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

大家车网 2011-01-20 15:19 来源:网摘 作者: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2)

数字化绅士——上汽荣威550

有着一副英伦“范儿”的750好像一开局就要为荣威品牌定下一个古典绅士的调子,不过荣威550可没有那么多怀旧情节,不但外观现代,内饰时尚,“全数字轿车”的概念更是成为了讨好年轻消费者的卖点。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7) 大家车网

因为有着罗孚的底子,所以荣威550无论技术还是理念,都有着不低的起点,它有着比例均匀的车身,线条流畅的侧面轮廓整体造型既迎合了主流趋势,又不失自身的鲜明特点。车头鸥翼式的散热格栅无疑是一处夸张大胆的设计,相比有着雪茄型车身的750,荣威550更像是个衣着时尚,甚至有些另类的年青人,而不再是领结加燕尾服的传统绅士。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8) 大家车网

荣威550虽然属于A级车范畴,但若是倒退几年,其4624 mm的车身长度差不多就是标准的B级车尺寸了。而尺寸优势不仅塑造了更为流畅的外观,车内也得到不小的实惠,2705 mm的轴距尺寸轻松问鼎国内的同级对手,后排的膝部空间因此成为了最直接的受益部分。此外,别看荣威550的车尾短小精悍,但打开行李厢,452 L的行李容积却是一处会让人惊讶的地方。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9) 大家车网

从问世之日起,荣威550就极其强调“数字化”概念,而想要对这种提法有所认识,首先要进入车内。一体化的数字式仪表会给你上好第一课,车速、油耗及水温等大多数信息都以数字或LED的形式来显示,传统的表针显示只有转速表一个。RMI多媒体交互系统是550车内数字化的核心,中置在仪表台上的显示屏与仪表连成一个整体,再加上一个操作主旋钮,形式上颇有一些宝马i-Driver的影子,车辆信息、音响控制等功能都通过按键和旋钮,由RMI系统完成,操作起来并不烦琐,不过荣威550的数字化理念进行得并不彻底,例如空调系统就独立于了RIM的控制范围之外。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10) 大家车网

1.8T车型曾是为荣威550打头阵的先锋,之后带有DVVT技术的1.8 L车型也随即登场,除了丰富产品系列之外,拉低价格门槛,扩大销量更是1.8 L车型肩负的使命。DVVT是指进排气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项技术的好处是节油并提升动力,550搭载的这款18K4C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8 kW,最大扭矩170 N?m,与同排量对手相比,这样的成绩并不柔弱,但在城市驾驶时,荣威550 1.8 L还是会给人以温文尔雅,不急不躁的印象,甚至当你大脚油门,想要急加速时,550的表现也是温和型的。很显然大号A级车的尺寸以及沉稳的车身设计是造成荣威550低转速下活力不足的原因,不过550的高速稳定性却是值得称赞。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11) 大家车网

DVVT车型的5挡自动变速器由爱信精机提供,1.8T车型方向盘上的换挡拨片在DVVT这里也被保留,这在同级车中是一项不多见的配置。相比之下,5挡手动变速器没有带来太多惊喜表现,虽然入位清晰,但在操作时还是缺少顺滑感。

对比试驾上海制造的朗逸/荣威550/科鲁兹(12) 大家车网

运动性从来都是荣威极力强调的一个环节,目前麦弗逊式前悬架已经成为了轿车的主流设计,因此A级车之间的底盘区别主要也集中在了后悬架。荣威550采用了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架,结构上要比A级车中常见的扭转梁式结构更加复杂,但也不是750的简单延续。从550的底盘表现来看,上汽显然对于A级车的底盘调校有着不错的理解,尽可能的兼顾舒适与操控,而不是妥协于其中任意一方。我们用一段充满连续弯的山路来检验550的身手,入弯重心发生偏移后,车身被随之下压,此时的悬架能够提供充足支撑力,迅速将车身回正,550的行驶轨迹也会如驾驶者所希望的那样继续下去,而在此过程中,转向系统以及制动系统也都给出了灵敏的回应。

尽管价格门槛要比1.8T有所降低,但四款1.8DVVT车型12.68万~15.08万元的售价还是延续了荣威品牌之前高举高打的价格策略,不过这种与合资对手“贴身肉搏”的方式,对上汽的销售体系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

关键词:朗逸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
朗逸 2011款 1.6L 自动品轩版 实测
加速(0-100公里/小时) 刹车(0-100公里/小时) 实测油耗(L/100公里)
12.80 秒 0.00 米 7.70 L
总评分数 8.3分 测试文章:

评测编辑:林夕

8分

对朗逸1.6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舒适性,无论是悬挂的设定,座椅的舒适度,对噪音的抑制还是变速箱细腻的工作都透出一种舒服的感觉,不过除了这些我很难再找到喜欢它的理由,动力与油耗并不是我特别满意的,相比之下我还更青睐新宝来1.6款。

评测编辑:张丽

8分

多了很多适应国情的装备,更加符合国人的用车习惯,但少了德国车的质感,有些遗憾。1.6升的朗逸总体来说符合来百姓用车的需要,但前提是要求不要太高,有得必有失嘛。还是那句话,朗逸最大的意义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本土化改造,沿着这个思路,今后的产品会更有看头

评测编辑:陈真强

9分

我印象里,2.0我就打了9分,1.6升车型经过测试,不少性能还都说的过去,比如刹车稳定性、噪音成绩,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内容。对于这个大空间家用车,我评价不错,9分。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