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7-12-12 07:21 来源:U-CAR 作者:高英凯
电动车中的小精灵 东京试驾三菱i-MiEV(2)
由车侧与车尾可以明显看出,iMiEV采用前小后大的轮胎设定,让后轮轮胎尺寸与胎面均较前轮放大,后轮也拥有防倾杆设计。原厂表示,这样的设计,将可提供后置后驱的iMiEV,更高的操控稳定度。
〖图为三菱i-MiEV电动车细节〗
由车侧与车尾可以明显看出,iMiEV采用前小后大的轮胎设定,让后轮轮胎尺寸与胎面均较前轮放大,这样的设计,将可提供后置后驱的iMiEV,更高的操控稳定度。
〖图为三菱i-MiEV电动车内饰〗
在详细的产品介绍后,开始试驾体验。在进入右驾设定的iMiEV座舱后,可爱感十足的仪表板,呈现电动设定的iMiEV重要的信息,包括中环仪表显示的电动马达瞬间输出状态与车辆时速,左小环仪表则显示电池电量多寡,右小环显示行车里程,由此也可注意到,当天试驾的iMiEV,累积总里程尚未破千。当笔者调整座坐姿时,车身尺码未及3.4米的iMiEV,四人座舱空间的表现还不错,即使调整出舒适的驾驶座空间时,仍未减损后座应有的乘坐空间。就绪后,左手将档位排入D檔,踩下「电门」踏板后,开始短暂的试驾体验。
车身尺码未及3.4米的iMiEV,四人座舱空间的表现还不错,即使调整出舒适的驾驶座空间时,仍未减损后座应有的乘坐空间。
起步加速时,可以发现踏板的设定相当松柔,动力反应也不偏敏捷的设定,没有原先担心电动马达瞬间输出过猛的状况。进行较大的加速动作时,系统反应则有更为明显的反应时间差,伴随轻手的方向盘,会让人觉得iMiEV呈现的,是偏向都会车通勤的轻柔惬意操控调性。不管如何,搭配无引擎运作的完全静肃性,难得电动车的动力体验,确实令人感到新鲜。不过,在满载四位成人后,iMiEV轻松而不感重拖的加速表现,仍是值得肯定。
〖图为三菱i-MiEV电动车外观〗
进行较大的加速动作时,系统反应则有更为明显的反应时间差,伴随轻手的方向盘,会让人觉得iMiEV呈现的,是偏向都会车通勤的轻柔惬意操控调性。
就弯道动态来看,不过于突兀躁动的后驱动力输出,对于轻型车设定的iMiEV算是适中的选择,让驾驶不需担心过大的动力涌现,对于过弯动线变化。虽然过弯时,iMiEV高车身带来的车身侧倾在所难免,不过,受惠于良好的车身刚性、防倾杆与极限性不错的Dunlop轻型车专用胎,仍提供iMiEV易于掌握的弯道动态。即使刻意于行驶时左右转动方向盘,变换车身重心时,偏软的悬吊让车身侧倾明显加大,但是四轮往角落外扩的底盘设计,仍在动线的维持保有相当的平稳度。整体操控反应,虽称不上乐趣十足,但对于日常都会通勤用车的需求,也已足敷使用。
受惠于良好的车身刚性、防倾杆与极限性不错的Dunlop轻型车专用胎,仍提供iMiEV易于掌握的弯道动态。
〖图为三菱i-MiEV电动车跑姿〗
而在此行试驾iMiEV的过程中,也可发现一项趋势,那就是新世代的省油小车,大都采用后制引擎、后轮驱动的设定,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将引擎室移至车尾后,可节省不少空间,达成在有限的尺码下,创造最大乘用空间的目的,而采后轮驱动的设定,也能够省去传动轴的空间与成本,让效益获得加成,综观车坛,包括SmartFortwo、Mitsubishii,甚至是Volkswagen甫于法兰克福车展首演,并预计将推出量产版本的up!概念车,都采用了这样的设定。
比较遗憾地,由于受限于场地与时间限制,无法更完整地体验iMiEV的操控特性,不过就今天体验的感受,iMiEV在乘坐舒适度与操控的成熟度,已与市售轻型车相当接近,接下来,就等Mitsubishi原厂在电池蓄电容量、电动系统效能、续航力与成本售价达到量产的水平后,便能看到iMiEV在大街小巷游走。
本文导航责任编辑: 许乐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