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2-29 11:30 来源:网摘 作者:
■1988-1997:引进外资中期中国汽车史中诸多第一
★第一款量产的合资中高级轿车—奥迪100
第一头衔:中国量产的第一款中高级轿车、第一辆装备机械式汽油喷射发动机和4轮盘式刹车、第一款采用5缸发动机、液压助力制动系统以及第一辆前后都装备了头枕和安全带的车型。
1983年,随着红旗轿车逐渐停产,中央领导们的用车逐渐被进口车取代。于是,中央决定以引进的方式来生产新一代的高级政府用车。于是奥迪100便在1991年正式诞生了。由于奥迪100的技术先进,外观漂亮等特点,在当时的官车市场中供不应求。
先期上市的奥迪100搭载了一款1.8升4缸发动机,后来又有一款2.2升5缸发动机被装在了奥迪100的机舱内。这款发动机虽然装备了古老的博世K型机械燃油喷射系统,但比起古老的化油器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而四轮碟刹系统的装备更是提升了刹车性能、减弱了热衰减。而头枕和安全带的全面装备也提升了奥迪100的安全性。
★第一款量产的入门级家用车—奥拓
第一头衔:中国第一辆量产的入门级家用车、中国量产的第一辆微型轿车
中国量产的第一辆微型轿车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奥拓,奥拓引进的是铃木的第二代奥拓。值得一提的是,奥拓也是一款同步引进的车型。奥拓搭载了0.8升三缸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6.5KW,奥拓还是中国量产的第一辆四座轿车。
★第一款量产的紧凑级轿车—捷达
第一头衔:中国第一款紧凑级轿车、第一款搭载多气门发动机的国产轿车、第一款量产的自动挡车型、第一款搭载了柴油发动机的车型
进入到上世纪90年代,汽车已经进入了一些先富起来的人的生活中,但中国依然没有一辆像样的家用轿车。于是一汽与大众合资决定生产一款家用轿车,一汽到欧洲先后考察了高尔夫、第二代捷达和第三代捷达。而后因为中国人偏爱三厢车和第三代捷达成本太高的缘故,于是一汽决定与大众合资生产第二代捷达。1992年,装配2气门化油器发动机的捷达CL正式下线了。
1997年,第一辆搭载1.6升5气门发动机的捷达王上市了,正是从那时起多气门发动机的优势才被人们所熟知,国人们才真正享受到汽车在高速时那顺畅的感觉。3进2排的设计非常独到,这款发动机在大功率与燃油经济性间找到了平衡。
1998年,装备4速自动变速箱的捷达王在一汽大众总装车间正式下线,这款变速箱还是当时德国大众的主流产品“AG4”。从此,中国人也可以享受到国产的自动变速箱轿车了。
★第一款后轮随动的量产车—富康
第一头衔:后轮随动转向、国产轿车首次碰撞实验、第一辆绿色环保的国产轿车
在早年的老三样里,富康的款型是最新的。1991年,富康的原型车雪铁龙ZX刚刚在法国上市,第二年东风便迫不及待的组装出第一辆富康。1995年,由神龙公司生产的第一批富康下线销售。
富康的性能在当时的紧凑级汽车中是可圈可点的,当车辆转弯时,在侧向力的作用下富康的后轮也能偏转一个很小的角度,从而达到转向的效果。1998年,清华大学还用富康进行了中国首次汽车碰撞试验。1999年,北京颁布了汽车尾气排放新法规,富康便成为第一辆获得检测认可,被贴上绿色环保标签的国产轿车。
★第一款搭载电喷发动机的量产车—奥迪100(A6)
第一头衔:中国第一款电喷发动机、第一款装有ABS的量产汽车、第一款与国外同步换代的车型
1992年,奥迪在德国发布了第四代奥迪100,也就是第一代奥迪A6。93年,一汽大众便开始组装第四代奥迪100,这款车搭载了当时国内排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电喷发动机。在当时,大多数人都不会用电喷发动机,很多人还是踩着油门启动发动机。而ABS更是当时的新鲜玩意,当时很多老司机都在紧急制动时被ABS的弹脚吓得手足无措。
值得一提的是,第四代奥迪100还是中国第一次与德国本土同步换代的车型,但由于车型较新、技术过剩、推广力度不大、第三代奥迪100还继续生产等原因,第四代奥迪100在中国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热销,而是平淡的走过了它在中国的一生。
★第一款搭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量产车—奥迪200
第一头衔:中国第一款涡轮增压发动机、中国第一款装备电子油门的车型、第一款专为中国设计的车型
1997年,中国第一款搭载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奥迪200在长春投产。值得一提的是,此奥迪200非彼奥迪200,虽然在奥迪的族谱中确实出现过奥迪200这款车,但是一汽生产的奥迪200确实在第三代奥迪100的基础上专门为中国市场改进而来的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搭载了在中国量产车上第一次出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EA113 1.8T发动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直到现在这款发动机还在帕萨特新领驭上服役。值得一提的是,奥迪200还是中国首款装备了电子油门的车型,相信第一次开过奥迪200的网友们都会觉得奥迪200的油门响应有些慢吧。
总结
关于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诸多第一上篇就先盘点到这里。其实在这些第一中,有的早已在海外出现,但由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断档与闭塞,这些技术才迟迟的来到中国。不过虽然如此这些“第一次”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 陶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