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连续4届的积累,4月15日,第131届广交会又一次“踏云而来”。无论是线下还是“云端”,六十多载不中断的历史让广交会积淀出数量庞大的“铁杆粉丝”,无数企业在这个闻名中外的贸易促进平台上深耕海外市场、做大贸易“朋友圈”、打造中国品牌,多赢故事在这里常写常新。
保订单抓市场育新机
从23岁的风华少年到54岁的壮志中年,四川省外贸机械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欧阳凯自参加第69届广交会到如今的第131届广交会,31年间从未间断。谈到上届参展的成果,欧阳凯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去年,在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第130届广交会重启线下展,企业的产品能够更有效地向境内外客户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虽然第131届广交会重回线上举办,但欧阳凯依然信心满满“云上广交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几届,建立了比较成熟的展示洽谈模式。相信本届广交会能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对接交流平台,让产品吸引到更多的客户,让企业收获更多的意向订单。”
对于广交会在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方面的作用,欧阳凯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广交会,企业看到了“一带一路”市场的发展机遇。借助广交会平台,企业发现了新商机,收购了国际知名量具品牌达时科(DASQUA),在意大利成立了达时科有限责任公司,把意大利作为企业“出海”的前沿阵地,为产品快速进入“一带一路”市场夯实了基础。
“在全球疫情持续影响下,客户进不来,企业出不去,我们获取订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广交会这个享誉全球的品牌展会。有了广交会这个持续有效的贸易促进平台,国外客户可以顺利地与我们对接,这对企业签署更多订单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欧阳凯说。
寻客户聚产业增信心
作为广交会的“铁杆粉丝”,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营销副总裁林晓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同样对广交会赞不绝口:“参展20多年来,广交会对我们的支持非常大,上一届还帮我们与一位摩洛哥客户成功对接,让我们受益良多。”在他看来,从展位安排、客户渠道、媒体支持到平台搭建,广交会为外贸企业带来的是全方位、多维度的贸易服务。
“广交会是见证并助力中国外贸发展的‘金字招牌’,60多年来已经建立起独特的信用优势。有了广交会的背书,我们与很多客户都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一做就是十几年。”林晓峰说。
作为一家太阳能全产业链企业,拓日新能源现有生产线既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大宗贸易产品,也有民用消费品。参展本届广交会,企业向广交会官网平台上传了40多个型号的产品。“我们发现线上客户越来越多元化。我们是产业链企业,可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在借助广交会平台寻找传统客户的同时,也期待与同行业的生产企业扩大合作渠道。”林晓峰说。
主营圣诞和家居装饰品的陆丰市怡雅工艺品有限公司也是一家“老广交”。该公司采购经理陈远菊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多订单都是在参展广交会期间促成的。上届广交会,我们与来自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的4个新客户成功签单。”
疫情之下,虽然第131届广交会无法举办线下展,但云上广交会的如约而至依然为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增添了信心。
“今年我们会与客户继续相约‘云端’。”陈远菊表示,本届广交会开幕前,公司就已将一些新产品的介绍发给了老客户。“我们很早就开始筹备广交会了,向广交会官网平台上传了许多产品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吸引到新客户,不断拓展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