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创业板的广州至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信药业”)IPO最终黄了。据深交所官网显示,至信药业IPO已经变更为终止的状态。在至信药业撤单背后,公司创业板定位等问题曾被重点关注。
招股书显示,至信药业专注于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财务数据显示,2018-2020年,至信药业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942.28万元、49215.53万元、44424.01万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5863.51万元、6703.75万元、5089.11万元。
深交所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7月28日至信药业创业板申请获得受理,同年8月25日进入问询阶段。在IPO过程中,至信药业交出了两轮问询答卷。如今在不少企业纷纷撤单之际,至信药业也打起了退堂鼓。
据深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5月7日,至信药业向深交所提交了《广州至信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撤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保荐人亦向深交所提交了《浙商证券关于撤回至信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申请文件的申请报告》。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有关规定,深交所决定终止对至信药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意味着至信药业IPO告败。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冲击创业板的过程中,至信药业创业板定位一度成为审核的重点。深交所指出,申报文件显示,至信药业创新、创造、创意特征,科技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新旧产业融合情况主要体现在采用小包装饮片生产方式,在销售过程中开展“在线药房”配送模式,以及采用真空汽相置润法、黄曲霉前处理非标优化技术等。
深交所要求至信药业按照《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第三条、《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十九条等规定要求,披露各项主要业务在创新、创造、创意方面的具体特征;同时保荐人说明判断发行人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推荐要求的具体依据。至信药业披露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意见显示,保荐人认为至信药业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推荐要求和创业板定位。
至信药业的保荐人具体谈到,至信药业与主要竞争对手在小包装饮片的生产方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至信药业开始生产小包装饮片的时间相对更早;除尚未提供煎药服务外,发行人与主要竞争对手在“在线药房”模式上不存在明显差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至信药业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持续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了一系列核心工艺技术,并较早开展“在线药房”配送模式。
和其他的拟IPO企业一样,至信药业也有着扩张的野心。据招股书显示,至信药业原拟募集资金49448.35万元,用于中药饮片(广州)产能扩建及技改项目、中药饮片(遵义)产能建设项目、中药饮片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至信药业计划在前述4个项目中分别投入资金17429.19万元、16821.49万元、5197.67万元、10000万元。
至信药业表示,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与公司主要业务密切相关,项目实施将有助于提升公司中药饮片产能,提高公司产品研发和检测能力,增厚公司的资金实力,有利于公司主营业务的发展和经营战略的实现。
至信药业还谈到,通过中药饮片(广州)产能扩建及技改项目和中药饮片(遵义)产能建设项目的实施,公司中药饮片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满足公司未来三年业务增长的需要,有利于公司实现持续发展。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随着IPO的终止,对于至信药业而言,其经营战略的实现恐遇到阻力。值得一提的是,在首轮问询中,至信药业募投项目的相关问题也曾被遭到问询。
针对公司IPO撤单的主要原因、后续上市计划以及募投项目的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多次致电至信药业进行采访,但对方电话一直显示“拨打的电话正在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