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产业观察:城市交通与“汽车社会”的来临

产业观察:城市交通与“汽车社会”的来临

大家车网 2012-09-24 13:36 来源:文汇报 作者:

产业观察:城市交通与“汽车社会”的来临(1)

中秋国庆长假期间,包括高速公路、收费桥梁和隧道在内的所有收费公路,将对7座及以下小型客车实行免费通行,这是全国小型车辆首次被免除高速公路通行费。这项政策的出台,可谓一石激起千重浪,通行贵、油价高、拥堵烦、停车难,无疑是令驾车者头痛的四大苦恼,而免收通行费估计可以节省自驾游30%到40%的交通成本,受此利好政策的刺激,长假期间的自驾游市场无疑会井喷,这不仅带热了“十一”黄金周的租车市场,而且间接推动了上海9月份私车额度拍卖中标价创出历史新高。不过,拥堵和停车这两项驾车烦恼所带来的通勤痛苦指数,在“十一”黄金周预计也会创出新高,而且这一痛苦经验也会传导给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人群。高速免通行费政策,也许是经济低迷时期一项临时性的市场刺激措施,我们很难判断它对汽车产业的发展究竟有多少推动作用,也很难推断它对呼声很高的收费公路改革究竟会有多少影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汽车使用而不是汽车生产,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与城市发展难以回避的问题,汽车使用同样也成为了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民生问题,而中国社会是否已经做好了“汽车社会”降临的准备,则是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

通勤痛苦指数

阅读IBM公司近两年发布的年度“全球通勤痛苦指数调查”,会发现全球一些重要城市的交通状况正在持续恶化,城市交通基础建设与经济活动脱节情况并没有显著改变。在城市里工作和生活的人们,往往需要忍受高强度的通勤痛苦。IBM全球智力交通专家纳文·兰巴认为,“一个人对日常通勤在情绪上的反应既受到交通阻塞的影响,又受到其他一些看似不相关的事情的影响。全球通勤痛苦调查显示出全世界城市里的司机比往年不安和焦虑得多。”

在全球通勤痛苦最剧烈的三个城市里,北京在2010年度的调查中占据了首位;在2011年度的调查中,原本第二名的墨西哥城赶超北京,上升到了首位。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城市交通状况有了好转,在2010年还不那么醒目的深圳,在2011年已经快速达到了与北京相同的通勤痛苦程度。2011年全球通勤痛苦指数最高的五个城市分别为墨西哥城、深圳、北京、内罗毕和约翰内斯堡。其中墨西哥城的指数是108,深圳和北京的指数都是95,其余城市的指数都没有超过90;最不痛苦的分别是蒙特利尔(21)、伦敦(23)、芝加哥(25)、斯德哥尔摩(26)、多伦多(27)、纽约(28)和马德里(28)。

IBM的年度调查覆盖了全球六大洲20个主要城市里八千多名受访者的通勤情况,调查内容涉及通勤时间、交通耗时、油价、通勤压力、交通状况导致的愤怒情绪、交通状况对工作的影响等十个方面。调查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在过去三年中交通状况变差了。一些重要的国际城市则表现出惊人的二分倾向:一方面通勤情况似乎比上一年更能忍受些,但司机的压力与受挫感则更强了。在一些城市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共交通而不是自驾,40%的受访者认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对改善交通有好处,在大多数受访地区,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数都有上升。新墨西哥城的67%、深圳的63%、北京的61%的受访者说,鉴于交通状况,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最近的一个月内决定不开车了。调查显示,35%的受访者改变了出行方式,在内罗毕则有70%的受访者日常通勤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除了内罗毕,新墨西哥城、深圳、北京等都市人选择公共交通的意愿也更为强烈了。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这或许是改变交通状况的有效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的交通拥堵已经是相对普遍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些国家,已经在基础设施方面进行巨额投资,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班加罗尔、新德里、北京和深圳在过去的三年里在交通条件上都有改善。2010年北京投资了约800亿元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墨西哥城在未来几年将投资25亿美元用于改善这个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的交通网络。尽管新兴市场城市中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情况有所好转,但他们认为改善交通条件的道路仍然漫长。在许多城市中,因通勤而产生负面情绪的人数有了明显的增长,受访者认为道路交通增加了个人压力和愤怒,并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学习。69%的受访者认为交通或多或少地对他们的身体产生了负面影响,42%的受访者感到压力的增长,35%的受访者变得易怒了。这些城市的大多数受访者(超过全球平均人数很多)都认为交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生产力等都产生了负面影响,深圳87%、北京86%、新德里70%、内罗毕61%的受访者都认为交通是他们工作学习的主要抑制因素。在中国和印度,由交通状况引发的呼吸道疾病已经日趋严重。

共 3 条1/3首页上一页1 2 3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黄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