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1-05 0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小排量车成为2011年中国车市最受伤的群体。在小排量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和汽车下乡政策双双取消的同时,节能车补贴标准的门槛却被提高,一系列不利于小排量车野蛮生长的外力因素,让小排量车在刚刚加速狂奔的道路上来了个“急刹车”。
几乎所有批评的声音都将原因指向政策。一位业内知名专家尖锐地指出:鼓励节能减排和小排量汽车,应是一项长期国策,不应在政策层面出现太大的波动,更不应出现政策间的背离和冲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是,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和保护环境,而且有利于培育我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提高国际竞争力。
小排量车被“抛弃”的情况在北京尤为明显。在这个被称之为“首堵”的城市,汽车牌照已经成为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向高处走”的消费趋势已经很难逆转。“限购实行之后,京城汽车交易往中高档走的趋势越发明显,很多消费者买车都倾向于一步到位。再者,未来京城汽车消费主流应该是以升级置换的客户为主,他们大部分都是买中高端车,而不会再买低端小车。”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副总经理颜景辉表示,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实施后,大部分自主品牌小车落选,对价格敏感度较高的小车消费者影响明显。
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市共销售新车近40万辆,累计同比下降达56%,其中,豪华车的销售比例高达40%,而小排量车的市场占有率则节节下滑。而这样的情况,也同样出现在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其他一线城市。2011年9月,奇瑞在广州曾经规模最大的经销商悄然“关门大吉”,改投东风日产合资自主品牌启辰4S店。这也被看做是自主品牌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的一个现实写照。在鼓励政策纷纷退市之后,小排量自主品牌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进而发展和突破,成为值得全行业思索的一大课题。
著名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微博)认为,在中国,要使小排量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主流,首先需要政府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小排量,并坚持执行和落实到位;其次,汽车厂家应该加大力度研发高品质的小型车,不要让小型车成为低质车的代名词;最后,消费者应该树立理性的汽车消费者观念,不能盲目跟风,让节能环保的小排量车成为一种时尚。三者之间,缺一不可。
遗憾的是,节能环保还没成为一种时尚,相关的扶持政策就已经取消。然而,我们是否因此放弃发展小排量车,甚至自怨自艾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自主品牌小排量车举步维艰的时候,大众却凭借“TSI+DSG”笑傲江湖。其1.4T发动机不仅搭载在朗逸、宝来、速腾和高尔夫等这样的紧凑型车上,也搭载在新帕萨特、新迈腾这样的B级车上面。在“TSI+DSG”动力总成的大力进攻下,两个大众在中国市场全面开花,取得了销量和利润的双丰收。近期,“一汽大众年终奖发27个月工资”的消息在坊间悄然流传,成为大众高利润的一个佐证。
由此可见,市场并不是不欢迎小排量车,而是不欢迎技术落后、动力低效的小排量车。“由于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限小,国内以微面为代表的小排量车,在技术上与欧洲、日本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小排量车的单车利润太低,增产易、增利难,因此,汽车厂家也不愿意投入太大资金。”贾新光表示,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实施战略转型,希望能够突破中高端车型的壁垒,改变“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然而,从2011年的市场情况看,自主品牌向高端发力尚缺火候。在中低端市场阵地不断被侵蚀的时候,力保“主场优势”应该是很多自主品牌车企最好的选择。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两个本土自主品牌企业脱颖而出,一个是长城,一个是吉利。纵观这两家企业逆流直上的原因:一是投入大量资金,踏踏实实搞研发,在技术上向合资品牌看齐;二是有自知之明,在产品定价时不盲目攀高,无论是腾翼(微博)系列车型还是帝豪车型,都因为物美价廉,受到很多消费者的青睐。
对此,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有着非常精彩的阐述:“对企业经营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定位。长城汽车的企业经营战略就是:聚焦、聚焦、再聚焦,以聚焦创建品牌。聚焦的作用,就在于把有限的资源用在集中的领域。对中国汽车的自主品牌企业来说,这个作用是很明显的。因为自主品牌还不够强大,没有可供挥霍浪费的资源,那就要把好钢全部都用在刀刃上,专注于某一个细分市场做精做细,通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和产品企划,真正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轿车领域,长城只做A级车,并推出自己的高端车型,形成全系A级车阵营。”魏建军认为,A级车在中国占有60%左右的市场份额,因此,做好A级车就是最大的胜利。反观国内某些自主品牌企业,为了高端而高端,在没有品牌铺垫的情况下,推出15万元左右的车型,结局就是消费者望而远之,品牌高端化也就成为一个空壳。
2011年年底,新的公务车采购标准正式公布,规定一般公务车采购排量1.8升以下,限价18万元。此次新规出台后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在推动节能减排、降低行政成本的同时,也让自主品牌获得更多的机会。然而,令人嘘唏的是,本是扶持自主品牌的一大利好政策,却又一次使以TSI小排量车型为主的大众成为最大赢家。
因此,在中国当前市场条件下,小排量汽车要想走出困境并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光凭政策支持,甚至完全依赖于此显然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汽车厂家应该加大力度研发高品质的小排量车型,自主品牌更应加倍努力,改变“小车即低质廉价”的尴尬局面。
在年前举办的德班气候大会上,中国代表团表示,中国政府决心在5年内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碳排放强度,到2015年使全国碳排放强度比2010年下降17%。而在汽车行业,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的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将补贴的门槛提高,要求百公里平均油耗从6.9升下降到6.3升,在这一条件下,很多自主品牌被迫出局。而据相关人士透露,到2015年,平均油耗值或将下降至5.8升,因此,如果不采取全新动力总成或者新能源技术,很多企业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
致力于高效、节能、环保小排量车的开发和应用,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决胜未来的魄力与眼界。
关键词:朗逸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加速(0-100公里/小时) | 刹车(0-100公里/小时) | 实测油耗(L/100公里) | |
12.80 秒 | 0.00 米 | 7.70 L | |
总评分数 | 8.3分 | 测试文章:
|
|
评测编辑:林夕 |
8分 |
对朗逸1.6最大的印象就是它的舒适性,无论是悬挂的设定,座椅的舒适度,对噪音的抑制还是变速箱细腻的工作都透出一种舒服的感觉,不过除了这些我很难再找到喜欢它的理由,动力与油耗并不是我特别满意的,相比之下我还更青睐新宝来1.6款。 | |
评测编辑:张丽 |
8分 |
多了很多适应国情的装备,更加符合国人的用车习惯,但少了德国车的质感,有些遗憾。1.6升的朗逸总体来说符合来百姓用车的需要,但前提是要求不要太高,有得必有失嘛。还是那句话,朗逸最大的意义不是产品本身,而是本土化改造,沿着这个思路,今后的产品会更有看头 | |
评测编辑:陈真强 |
9分 |
我印象里,2.0我就打了9分,1.6升车型经过测试,不少性能还都说的过去,比如刹车稳定性、噪音成绩,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内容。对于这个大空间家用车,我评价不错,9分。 | |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