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养车心得 > 底盘养护 > 2007年度全球轮胎企业75强座次排定

2007年度全球轮胎企业75强座次排定

大家车网 2012-06-15 17:22 来源:中维汽车网 作者:

2007年度全球轮胎企业75强座次排定

    美国《橡塑新闻》近日公布2007年度全球 轮胎 75强排名(以2006年 轮胎 销售收入为依据)。其中,中国(含中国台湾地区)16家,比上年度减少5家;印度10家,美国8家,日本5家,俄罗斯4家,伊朗和韩国各3家,印度尼西亚、意大利和土耳其各2家。

    自1995年以来,全球 轮胎 企业排名冠军之争总是在法国米其林和日本普利司通之间展开。本年度二者的竞争尤为激烈,最终普利司通以1亿美元的微弱优势拔得头筹。

    上年度,普利司通取代米其林坐上头把交椅。2006年,由于日元兑美元出现5.6%的较大升值,几乎使普利司通销售收入增长缩减了一半,但加上其以44%控股的土耳其Sabanci 轮胎 公司贡献的4.837亿美元销售收入,普利司通2006年 轮胎 销售收入为194亿美元。米其林上年度销售收入落后普利司通4.1亿美元,本年度以11%的增幅,迅速增加到193亿美元,几乎与普利司通打了个平手。固特异年增长率为3.6%,2006年销售收入180亿美元,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仍排名第3位。

    排名第4-第13位的企业与2006年度一模一样,依次为德国大陆、意大利倍耐力、日本住友、日本横滨橡胶、韩国 轮胎 、美国库珀 轮胎 、韩国锦湖、日本东洋 轮胎 橡胶、中国台湾正新橡胶及新加坡佳通 轮胎 。

    据《橡塑新闻》对全球超过250家 轮胎 公司的调查估计,2006年全球 轮胎 市场规模增长约9.4%,达到1120亿美元。三巨头的总销售收入约占全球销售总收入的50%以上,前10强占74.5%左右。

    虽然本年度排名前13位企业和去年完全一样,但中国 轮胎 企业上榜数量却由21家降为16家。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未向《橡塑新闻》反馈信息,因此没有充分反映中国 轮胎 工业的整体实力。

    75强排名中变化较大的有3家企业。一是中国的杭州中策,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近50%,首次超过10亿美元,达到10.8亿美元,名次一举从第23位跳到第14位;二是印度的阿波罗,2006年收购南非邓禄普,销售收入增加到9.491亿美元,名次上升了两位,排第16位;三是美国的帝坦国际,在收购固特异北美农用胎及大陆北美公司越野胎业务后,其2006年销售收入增长1倍,达到4亿美元,排名上升12位,排在第34位。

    今年首次上榜的企业有:土耳其的Petlas 轮胎 工业贸易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1.32亿美元,排第51位;泰国的Vee橡胶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7500万美元,排第63位;伊朗的Artawheel 轮胎 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6300万美元,排第71位;印度尼西亚的P.T.MuhistradaArahSaranaTbk.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6190万美元,排第72位;印度的Ralson有限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4980万美元,排第74位;肯尼亚的Sameer非洲有限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4360万美元,排第75位。

    据分析,两起收购案可能会对下年度排名产生重大影响。一是德国大陆收购斯洛伐克Mata-dor51%股权,Matador公司2006年与 轮胎 相关的销售收入为3.58亿美元,排第36位;二是普利司通收购奔达可,将使普利司通年销售收入增加9亿美元以上。

    尽管销售收入增幅提高,但受原材料价格上涨、油价攀高等因素影响,2006年全球 轮胎 行业利润率却出现下降。

    主要 轮胎 制造商2006年员工平均销售收入为21.1万美元,比2005年提高8.5%。其中,东洋 轮胎 和韩国 轮胎 分别以38.9万美元和35.0万美元,位居员工平均销售收入的前两位。

    芬兰诺基亚 轮胎 是去年全球收益率最高的 轮胎 企业:营业利润率18.3%,净利润率12.8%。能得到数据的17家主要 轮胎 公司2006年平均营业利润率为6.1%,下降1.6个百分点;净利润率由5.1%降为1.5%。亏损企业由2005年的2家增加到4家,分别为固特异、倍耐力、库珀和Amtel-Vre-destein,前10强中有3家亏损。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