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用车 >保养 > 养车心得 > 底盘养护 > 汽车前悬架零件的检修

汽车前悬架零件的检修

大家车网 2012-06-15 17:20 来源:中维汽车网 作者:

汽车前悬架零件的检修

 1.万向节轴的检查

    (1)等速万向节的检查

    如图 1所示,首先检查轴、毂、保持架及钢球是否有麻坑及发卡现象。如果万向节内的游隙过大,换档时能感到撞击作用,出现这种情况时必须更换万向节。如果球的表面只有磨光点及正常运转痕迹,则不必更换万向节。

    对于外等速万向节:外等速万向节壳体1与万向节轴2在夹角α最大为47°时,应能灵活转动,并传送扭矩。对于内等速万向节:内等速万向节壳体3与万向节轴2在夹角α最大为21°时,应能灵活转动,传送动力,且两者应该有不少于±19mm的相对位移。此外,还应检查内外等速万向节防护罩5和4是否有撕裂及擦伤的痕迹。

    (2)万向节轴的检查

    如图 2所示,主要检查万向节轴的损坏、裂纹和直线度。检查直线度的方法是将万向轴放在V形铁2上,用百分表3检查万向节轴的直线度,标准值为0.5mm,使用极限为0.8mm。 

    2.前 减振 器的检查

    (1)前 减振 器阻尼器的检查

    如图 3所示,检查时应固定住前 减振 器阻尼器1,并上下运动 活塞 杆2时应有一定阻力,而且向上比向下的阻力要大一些。若阻力过大,应检查 活塞 杆2是否弯曲;若无阻力,则表示前 减振 器阻尼器1油已漏光或失效,必须更换。

    车辆行驶时,有缺陷的 减振 器会发出冲击噪音,因此应更换 减振 器。 减振 器为免保养机构, 减振 器外面有轻微的油迹,不必更换 减振 器。如有大量漏油现象, 减振 器在压缩到底或拉开时,会产生跳动现象,因为 减振 器不能加油,这时只能整体更换前 减振 器阻尼器1。

    (2)前 减振 器悬架 轴承 和橡胶挡块的检查

    如图 4所示,一是检查前 减振 器悬架 轴承 1的磨损与损坏情况,应能灵活转动,更换时只能整体更换。二是检查橡胶挡块2的损坏与老化情况,并及时更换之。

    (3)前 减振 器螺旋弹簧的检查

    如图 5所示,应检查 减振 器螺旋弹簧有无损坏与变形,并测量螺旋弹簧的自由长度A,若比标准弹簧长度减少5%,即表示螺旋弹簧已产生永久变形,必须更换。同时应更换左右两侧的两个弹簧,以保持车辆两侧相同的高度。若螺旋弹簧上有裂纹也要更换。

 
 

    3.前轮毂与转向节的检查

    (1)前轮毂与转向节的检查

    检查转向节、前轮毂有无变形和裂纹,若有应及时修整或更换。

    (2)轮毂 轴承 的检查

    如图 6所示,该车轮毂 轴承 为双内圈双列向心推力球 轴承 ,并带有密封条,若在内圈2或3和外圈1的滚道上发现麻坑或烧蚀,以及钢球4上有严重的损伤或磨痕,密封片5损坏,均应更换 轴承 。 轴承 必须整体更换,并在 轴承 内涂好 润滑 脂。

    4.副车架(前托架)、横向稳定杆和梯形臂(下摆臂)的检查

    (1)副车架(前托架)、横向稳定杆和梯形臂(下摆臂)的检查

    需检查副车架(前托架)、横向稳定杆和梯形臂(下摆臂)有无变形或裂纹。若存在变形或裂纹,不允许在前悬架支承装置和导向装置部件上进行焊接和矫直,只能更换。还应检查横向稳定杆的橡胶支座和橡胶衬套、梯形臂(下摆臂)的前衬套和后衬套的损坏和老化情况,并及时更换。

    (2)梯形臂(下摆臂)下球铰的检查

    如图 7所示,首先检查下球铰1的轴向间隙应为0,用弹簧2检查下球铰1的拉力应在10.8-73.6N(新件)之间,用扭力扳手3检查下球铰1的扭力,应在1.5-3.4N?m(新件)之间。

 

    5.车轮的检查

    (1)轮辋跳动的检查

    如图 8所示,用百分表1检查轮辆2的轴向跳动,使用极限为1.2mm;用百分表3检查轮辋2的径向跳动,使用极限为0.8mm。

    (2)车轮平衡的检查如图 9所示,将车轮放在检查支架上,使车轮可以自由旋转,若车轮停止转动时,总是在某一位置,则应将重量平衡块安装在某一位置对面的位置上。直到旋转车轮后,车轮可以在任一位置上静止不动,则表示车轮已得到平衡。为防止出现安装误差和平衡误差,平衡前必须将车轮上灰尘和脏物清除干净,且车轮内外侧的平衡块不得超过60g,否则会恶化车辆行驶的平顺性。为此应对轮辋进行调试工艺,清除因装配产生的不平衡,如放掉 轮胎 气压、改变 轮胎 与轮辋的相对位置,重新充气等。车轮不平衡度不应大于12g(轮缘180mm处)。 

    (3) 轮胎 磨损的测量如图 10所示,必须在 轮胎 胎面主纹槽

内测定 轮胎 花纹的深度P(图B)。在主纹槽内设有高度为1.6mm、宽12mm的磨损标记1,用于识别胎面主纹槽(图A)。在胎侧设六个“TWl”标2(图C),用以标明磨损标记所在的位置。测量 轮胎 磨损时,不应将磨损标记包括在内,应从花纹最深处测量(图B)。 轮胎 花纹深度P磨至2mm时,即为 轮胎 的花纹深度的使用极限值,超过此值会影响 轮胎 的附着能力。

    (4) 轮胎 的定期换位 

    如图 11所示,为使各车轮 轮胎 保持同样的使用寿命,两侧的四个车轮同时(按图示)换位。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