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2-04-05 10:35 来源:网摘 作者:
官车形象彻底转型(2)
少有人知道,A6其实是奥迪品牌的复兴象征。“二战”无情地摧毁了奥古斯特 霍希于1901年创立的 “汽车联盟(Auto union )”。1965年,境况不佳的“汽车联盟”被转卖至大众汽车集团,“奥迪将以大众汽车第七工厂的身份退出历史舞台”似乎已不可避免。
在时任奥迪公司技术总监克劳斯的领导下,奥迪的工程师们瞒过大众汽车集团,开始秘密研制一款中大型高档轿车。这款被称为F104的项目曝光后,大众汽车集团的董事们为其优雅的设计所打动,随即决定投入量产。以“奥迪100”为名第四代车型生产4年后,1994年3月奥迪发布了全新的车型命名方式。从此,奥迪100正式更名为奥迪A6。截至目前,该车系的全球销量已经超过700万辆。
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张晓军则更喜欢那个如何说服德国工程师把奥迪A6加长的故事—他们要求他像中国富人一样,放弃驾驶席改为坐在后排。此前与中方针锋相对的工程师承认,加长是个不错的想法。
2011年,在全球范围售出的196260辆A6轿车中,大半以上的买家都来自中国的加长版本。即便处于产品生命周期尾声,A6L依然保持着月均近万辆的在华销售业绩,帮助该公司再一次卫冕中国高档车销售冠军。加长版A4则超过了上一代车型销量的2倍,宝马的当家车型3系也难以望其项背。当每个德国同行都在效仿奥迪的加长之举时,后者试图让“科技”成为下一个成功的法宝。
全新奥迪A6L应用了全球领先的轻量化技术,采用钢铝复合式车身结构,仅车身就减重16公斤。同时,该公司还首次在国内提供全系标配带能量回收功能的发动机启停系统,这一相当于微混技术的系统使燃油消耗降低0.4升/100公里。
三重式战略
“还没有说出愿望,就已经心想事成。”奥迪管理董事会主席施泰德说。
奥迪有十足的理由沉浸在当下的辉煌里,梅赛德斯-奔驰这个老牌高档车制造商的金字招牌在公司创立的第125个年头开始褪色,在奥迪咄咄逼人的进攻中败下阵来,以126万辆的销量被后者超越。贡献了23.8%销量的中国市场使一种乐观情绪在奥迪公司内部蔓延,他们相信在2015年成为头号高档车制造商的目标触手可及。
奥迪总裁施泰德3月1日宣布,2011年奥迪税后利润猛增69%,高达44亿欧元;全球销量突破130万辆,取代奔驰排名世界第二位,在未来3年内有望取代宝马成为全球第一豪华车品牌。“预计2012年全球汽车销量将获得4%的增长,增速略低于去年。年内奥迪将推出8款新车型,以实现其2012年销量增速高于整体市场的目标。”施泰德称,他甚至开始将目光定格在2020年销售200万辆奥迪的激进目标。
英戈尔施塔特显然急于从已升至其全球最大市场的中国攫取更多买家。
“我们有一个‘三重式’的战略。第一重点是亚洲,特别是亚洲中的中国是重中之重。另外的两个重点是欧洲和南北美。”萧绅博告诉记者,“就中国而言,未来我们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增长产能达到70万。”
关键词:奥迪A6L 责任编辑: 张丽
上一篇:凯迪拉克改款SRX | 下一篇:东风悦达起亚K2送3000元礼包 |
加速(0-100公里/小时) | 刹车(0-100公里/小时) | 实测油耗(L/100公里) | |
8.50 秒 | 0.00 米 | 8.30 L | |
总评分数 | 7.7分 | 测试文章:
|
|
评测编辑:强子 |
9分 |
A6L3.0T在外观上可谓相当低调,它和配置最低的A6L仅凭外观几乎很难分辨。但是它强大的动力却足以让它在公路上蔑视绝大多数对手,轻快流畅的驾驶感受也会让驾驶员感到十分舒心。不过对于一辆行政级轿车来说,A6L无论豪华感还是乘坐舒适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毕竟这已经是即将被新款取代的老产品了,和新近换代的竞争对手们相比确实有些吃亏。 | |
评测编辑:林夕 |
6分 |
别光说宝马好, 现在买了宝马的人都后悔的、7 0多万的车车,居然是单碟CD、没有舒适进入、没有氛围灯、没有电动尾箱、没有倒车影 像。太有点让人寒心了。 | |
评测编辑:张丽 |
8分 |
2.0T发动机动力不如A4 2.0T,希望能有所改进,内饰要能推车一款运动版的内饰就好了。总的来说A6好车。 | |
6分以下:不做推荐 6-7.9分:合格产品 8-9.2分:优秀产品 9.3-10分:强烈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