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这是去年7月15日发布《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提出研究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以来,管理层发布的第一个关于做市商制度的文件,它意味着科创板的做市商制度真的要来了。
与此同时,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细则》)和《上海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业务指南第X号——科创板股票做市(征求意见稿)》(下称《业务指南》),并向市场公开征求意见。一旦做市商制度的《实施细则》与《业务指南》正式出台,做市商制度就可以在科创板正式实施了。
为什么要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这是很多投资者以及部分市场人士都非常疑惑的一件事情。因为引入做市商的目的,就是为了活跃市场交易,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但A股市场却是一个并不缺少流动性的市场,市场投机炒作的氛围较为浓厚,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在全球股市中,A股股票的换手率是位居前列的。
如2021年,A股年度日均换手率为1.33%,按一年250个交易日计算,相当于每年换手3.33次,考虑到控股股东持股不流通及限售股锁定因素,假定半数股份不流通(实际上应该超过半数),这就意味着可流通的股份每年换手率达到7次左右,这个流通性已经是相当之高的。这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流动性是相当充裕的。而2021年科创板股票的换手率较之于A股的平均水平要高出许多,科创板股票的流动性也远在A股平均水平之上。
由此可见,科创板并不缺少流动性。那么,科创板为何还要引入做市商制度呢?笔者认为,至少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基于科创板的市场定位来看,其中的一项内容就是A股市场改革的试验田。A股市场行将引入的制度,都可以先在科创板进行试点。虽然目前A股市场总体上并不缺少流动性,但由于A股市场规模的快速壮大,目前A股上市公司数量超过4800家。市场两极分化明显,有一部分股票正在被市场边缘化,局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正在A股市场形成。因此,基于A股市场的发展考虑,A股市场有必要考虑引入做市商制度的问题。而科创板作为A股市场的试验田,因此,在科创板进行做市商制度的试点,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在科创板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科创板投资者门槛设置较高的不足。由于科创板的上市条件不同于A股主板及创业板,甚至业绩亏损的企业也可以在科创板上市,因此,科创板投资者门槛的设置也明显高于A股主板及创业板。个人投资者科创板开户的门槛是50万元的资产要求,而创业板的资金门槛是10万,主板投资者更是没有资金门槛的要求。正是由于科创板50万元资产门槛的限制,将A股市场97%的个人投资者挡在了科创板的大门之外。这也意味着科创板的投资者数量远远少于主板以及创业板的投资者数量。这也是科创板流动性的一个短板。而在科创板率先引入做市商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短板。因为引入做市商机制后,做市商需要不断地向投资者提供买卖价格,并按其提供的价格接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交易,从而为市场提供即时性和流动性。有券商分析,实行做市商之后,科创板日均换手率有望提升10%-15%左右。
此外,引入做市商制度,也是为了更好地支持与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毕竟科创板上市公司以科技创新企业为主,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要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在科创板的上市与再融资等,就必须让科创板上市公司保持足够的流动性。如果流动性萎缩了,就会影响到科技创新企业赴科创板上市融资的进程,也会影响到已上市企业的再融资。
实际上,正是由于投资者开户门槛的限制,在科创板的运营进入常态化之后,一些投资者对科创板的投资热情正在消退。科创板的流动性问题正在逐步暴露出来。有数据显示,2020年-2022年(截至5月13日),科创板日均换手率从3.61%下滑至0.83%,这也意味着,2022年科创板年内日均换手率首次低于上证平均水平(0.88%)。因此,对于科创板可能面临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管理层需要防患于未然。这也是在科创板率先引入做市商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只有科创板股票的交易保持必要的活跃性,才能更好地维护科创板的正常运营,才能更好地支持与服务于科技创新企业,从而更好地实现科创板开设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