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多地疫情多发,加上近期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出台相关举措保供稳价。
5月7日,商务部召开部党组会议,研究部署抓紧抓实商务领域疫情防控和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工作。此前,商务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确保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在相关部署安排下,今年上半年商务系统保供稳价工作取得实效,全力保障了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运行。
发挥联保联供机制作用确保供应不脱销不断档
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商务部均已启动“多方帮一方”的联保联供机制,同时,指导疫情防控地区按照“外保货源、内保畅通、末端保供”的原则,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基本消费。
1月份天津、陕西、河南等地出现疫情,商务部指导其就地就近、分区分级、联保联供,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如西安疫情出现反复后,商务部第一时间组织安徽、山东、广西、海南、四川、云南等6省区,围绕陕西省搭建七省联保联供机制,协调跨省生活必需品运输,并随时做好应急调运准备。针对天津疫情形势和市场供应情况,协调山东省商务主管部门帮助天津对接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强化天津蔬菜货源保障。
3月份多地疫情形势严峻,商务部加大与有关地区协调联动力度,做好粮、油、肉、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监测,协助组织货源供应,根据需要帮助重点地区建立联保联供机制,指导商贸流通企业加大货源组织力度,对接蔬菜生产大省、输出大省,强化产销衔接,巩固已有进货渠道,保障总量供应充足。
4月份针对疫情多点散发情况,商务部保障市场供应工作专班始终处于工作状态,密切跟踪市场供应变化,针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采取针对性举措,强化联保联供机制,全力保障受疫情影响地区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
针对疫情防控重点地区,每日调度周边省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交易量和可调运总量,协调帮助当地主要保供商贸企业与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点对点”定向对接关系,按照需要及时组织跨区域调运,保障生活必需品总量供应充足。截至4月27日,内蒙古、辽宁、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四川、广西、云南、宁夏等12省区累计供应上海蔬菜27808吨、米面850吨、肉蛋500吨、方便面6180吨。
为确保各地“五一”假期市场保供工作,商务部一方面推动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生产基地紧密合作,根据节日消费的特点加大生活必需品备货量,进一步扩充商业库存,丰富商品种类。另一方面,推动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在做好重点场所和人员疫情防控前提下,让兜底民生保障的供应网点应开尽开,保供人员应出尽出,保障“末端配送”顺畅到位,满足群众节日期间生活需求。
完善防汛保供应急预案准备充足及时妥善应对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实践效果上看,上半年商务系统的各项保供稳价措施发挥了实实在在的正向作用,“面对疫情的反复,各地在应对疫情突发时能够通过一系列措施来确保鲜菜、猪肉等主要食品以及其他日用品供应的充足,通过物流运输的通畅运行来保障物资的及时送达,对群众的各项诉求也可以及时回应。而从物价上看,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处于温和增长区间,充分说明有关部门在保供稳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6月份,广西、广东、山东等地部分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商务部按照“预先准备充足、应对及时妥善、保障供应稳定”的工作思路,加强对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的监测预警,组织指导各地制定完善防汛保供应急预案,开展防汛相关检查,增加生活必需品库存,强化应急值守,做好汛期灾害防备和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相关地方商务主管部门积极开展防汛保供工作,确保市场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广西商务厅对自治区5家大型农批市场、234家农贸市场和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实施日报周报监测,组织各地市摸清重点商超和批发市场的物资商业库存情况。广东省加强省市联动,通过省内直拨或跨市调拨的方式及时将生活必需品送达受汛情影响地区。青岛市商务局加大“菜篮子”产品货源组织力度,完成1万余吨蔬菜、猪肉政府储备收储。
在付一夫看来,下半年,在面对汛情和新冠肺炎疫情散发等突发因素影响时,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特别是对趁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的不法商贩的不法行为,要予以坚决打击。“从长期来看,应着力发展智慧农业,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应用于农业发展之中。这样既能促进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的提升,确保居民食品安全和供给稳定,又能推动农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