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工信部对210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进行了点名与通报,海滨消消乐、搜狐资讯等在列。
据记者统计,今年,工信部已9次、累计对1160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进行了通报。去年,工信部也曾7次通报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违规收集个人信息平台,共444个APP被“点名”或“下架”。
刚买了房,就有人打电话推销装修、家具;刚在网上买了学习资料,就有人打电话推销课程;刚在聊天里说买包,打开购物软件首页就推荐包包……在数字经济时代,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此类困扰。
APP是如何获取信息进行个性化推荐,第三方又如何得知个人联系方式打电话“骚扰”消费者的呢?专家告诉记者,APP获取的第一个信息往往就是手机的IMEI号,也就是移动设备标识号。这个唯一的识别码,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不管是经过用户同意“拿走”,还是不经允许“偷走”,APP一旦获得了移动设备标识号,就为个性化推送奠定了基础,甚至有部分APP,会把信息传给第三方。
针对此类情况,包括姓名、家庭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甚至个人生物信息等在内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问题,成了互联网企业必须面对的新命题。
据记者了解,此前,针对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一般互联网企业会根据机构特征不同,有些问题交给安全部门负责,有些则是交给IT部门负责。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指出,谁处理数据,谁负责。新增的责任人制度自下而上帮助国家安全部门分担职责,意味着哪怕是委托数据信息的第三方,也需要承担监督的责任,无人能脱责。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要求企业需明确自身责任所在。”德勤风险咨询副总监王建霞表示,企业要先梳理个人数据的基础工作,将其类型、应用场景、数据生命周期的流向等全部梳理明晰。
腾讯安全云鼎实验室数据安全专家刘海洋则表示,企业作为个人信息数据处理者,有义务主动删除数据,需制定严格的删除评定标准,不允许企业利用技术架构或者业务形态逃避该义务,否则就进行强制停止数据活动指令。(记者 袁静娴)
关键词: 210款APP被通报 侵害用户权益 海滨消消乐 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