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视的屏幕越来越大,功能愈发丰富,但套路也越来越多。
2月15日,中消协发布的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中,智能电视“套娃式”收费被点名。此外,“智能电视使用套路”、“如何看待电视收费乱象”等话题也频上热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智能电视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面对种种乱象,相关各方又该如何应对?
乱象从生
“现在我在家已经很少看电视了,很多想看的电视剧都要先付费才能看。”小津(化名)对财经网表示。
近年来,消费者对智能电视收费的吐槽不绝于耳。今年1月,演员李嘉明就曾发视频指责智能电视收费乱象,称“花费几千块钱买的电视看不了,还要充值包月VIP”,而该条视频获得了超79万次点赞。此外,在小红书平台上,有博主还表示,为了找到免费的电视剧,家中老人竟需要列出单子一个一个确认。
这种消费乱象的产生的一个原因在于,目前许多剧目的版权归属于视频平台,但各个视频平台手机端与电视端的会员并不通用,消费者若想在电视上观看相应剧目,需要额外进行付费。
例如,在爱奇艺APP上,“黄金VIP”的首年包年价格为148元,可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端,而若想在电视上也享受VIP服务,则需开通“白金VIP”,首年包年价为228元,每年需额外支出80元。优酷视频APP上的VIP服务与爱奇艺类似,“优酷VIP”可以在手机等三个终端上使用,首年年费178元,而添加电视端服务的“酷喵VIP”首年年费则为248元。此外,腾讯视频、芒果TV等视频平台也有类似的收费标准。
而据中科网联报告显示,有近四分之一的消费者直接购买过智能电视品牌提供的会员服务,而智能电视用户在智能电视上的月平均花费大约在31元左右,这其中既包含了购买会员的费用,也包含了单片付费的行为。
不过,办理会员之后,消费者仍难以实现“看剧自由”,由于不同平台的剧目不同,消费者若想观看其他平台的电视剧,仍需继续办理会员。在小红书平台上,也有消费者表示,其办理了VIP后,部分剧目仍需单独付费后才能观看。
此外,智能电视广告较多的情况也影响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小津对财经网表示,此前其买过一款小米智能电视,但每次开机都要看近30秒的开机广告。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智能电视开关机广告调研报告》显示,有83.8%的消费者认为“开关机广告过长”是使用智能电视的最大痛点。
可见,智能电视的收费及广告乱象已经引发诸多消费者的不满。只是,这一行业为何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在产经观察家、钉科技创始人丁少将看来,近年来,电视市场规模整体下滑,厂商竞争愈发激烈。此外,上游面板价格也在持续上涨。在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电视的盈利空间日益减小。因此,许多电视厂商成立了专门的OTT(越过电信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服务)运营公司提供智能电视系统内容及服务,并通过投放广告等手段来提振收入。
以创维集团为例,2022年中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创维集团智能电视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的收入分别为44.50亿元及39.19亿元,分别同比下滑24.2%、17.6%。不过,其旗下的智能电视操作系统,即酷开系统的收入为6.64亿元,同比增长9.8%。
而关于收费乱象的问题,丁少将表示,电视厂商成立的OTT公司通常不自产内容,因此需要与爱奇艺、腾讯视频等第三方内容公司进行合作,以向用户提供内容服务。但这些第三方内容公司又各自独立,消费者若想看不同的内容,就需要分别充值不同的会员,这极大影响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如何破解?
那么,面对上述问题,相关各方该如何推动行业走出困局?
在丁少将看来,要想改善上述情况,首先需要电视厂商避免恶性竞争,并逐步推进高端化,让硬件业务有利可图。在这样的基础上,电视厂商才能优化内容和服务,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实际上,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消费者对高品质电视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刷新率在120HZ以上的彩电产品销量达558万台,较2020年增长了365%。此外,游戏电视的零售份额也在持续增长,2022年1-10月,游戏电视线上销量份额达11.1%,而2020年,该产品销量占比仅为1.0%。
丁少将还建议,各电视厂商旗下的OTT运营公司也应积极推动不同平台间内容的整合,让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个账号观看想看的内容,避免“套娃式”收费。
此外,针对智能电视的收费、广告乱象,目前已有部分行业协会推出了相应的规范性政策和自律性措施。
2023年2月7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互联网电视工作委员会发布《关于规范智能电视收费行为的倡议书》,倡议杜绝“套娃收费”“套路收费”,畅通投诉、咨询和纠纷解决渠道。2020年3月,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发布《智能电视开机广告服务规范》,对智能电视开机广告启播时限、播放时长、广告提示、剩余时长提示、关闭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但一般而言,行业协会推出的规范性文件对企业并无强制性约束力。在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看来,政府有关部门也应积极行动,对行业生态进行深入调研,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据此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约束企业行为。若企业不加以改进,则应采取监管措施,甚至作出一定的处罚。
当然,除了电视厂商和相关部门外,消费者自身也应注意维护自身权益。
丁少将提醒道,无论是在购置智能电视还是进行内容消费时,消费者都应保持理性的态度,不能贪图便宜或冲动消费,以避免自身利益受损。而在遇到智能电视乱收费、广告时长过长等情况时,消费者也应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并可向工商、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进行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编辑:王健文关键词: 智能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