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何文英
(相关资料图)
“我从年前开始预约的提前还贷,都已经排到5月份了,现在预约就更难了。”长沙市民肖女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反映,最近提前还房贷的人很多,银行预约不但排起了长队,而且工作人员还会劝阻有此意向的居民。
《证券日报》记者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到,目前提前还房贷的人数确实有所增长,并且银行也在有意控制还款额度以及还款节奏。那么,居民为何扎堆提前还贷?银行又为何有意拒之?带着这两个疑问,记者展开了调查。
理财收益跑输房贷利息
银行理财收益大幅跑输房贷利息,是大部分提前还贷者的主要动因。
一位国有银行长沙某支行行长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提前还贷的基本上是之前房贷利率在5%至6%的贷款人,而目前稳健一点的银行理财最高收益率才3%左右,和贷款利率存在明显的倒挂,理财收益跑不过房贷利息,所以很多人选择提前还贷。”
相关数据进一步印证了上述说法。2022年,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两轮大面积的净值回撤:去年3月份,多个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跌破净值的窘境;11月份则是伴随着债券市场剧烈调整,银行理财产品破净数量一度超过6000只。
“去年买的基金套了20%-30%了,与其这样产生负收益,还不如提前还贷省点利息,我们业主群里好多购房者基于这样的想法提前还贷。”肖女士说。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提前还贷者中也分为几种类型,有全额还款的,部分还款的,还有商贷转公积金贷款的,但归根结底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长期从事公积金贷款担保业务的吴女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长沙公积金中心调高了可贷倍数,而且公积金利率比商业贷款利率低,因此很多购房者选择提前结清商贷转成公积金贷款。”
对此,上述银行行长表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无可厚非,不过大家也要量力而行,我们发现近期有一些投机分子鼓动提前还贷的居民在结清房贷后将房屋进行抵押贷款,这种贷款通常年限较短,如果后期遇到家里有急用钱的情况,会对家庭财政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和风险。”
专家建议丰富居民投资渠道
为什么居民有能力提前还贷?央行的一组数据给出了答案。
数据显示,2022年人民币存款增加26.26万亿元,同比多增6.59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7.84万亿元,与2021年全年相比多增7.94万亿元,较2020年多增6.54万亿元,较2019年多增8.14万亿元,住户存款增加额创有统计以来的新高。
上海立信金融会计学院博士孙文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组数据比较直观地展现了我国居民的经济实力,也证明很多购房者有提前还贷的能力。提前还贷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购房者为了减缓家庭支出压力,或者预防通货膨胀引发贬值;二是在经过近几年疫情风险后,大家的防御性心理逐渐增加,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促使居民存款余额快速上升;三是有投资意向的居民因为缺乏丰富的投资渠道使得这部分资金使用效率难以提升;四是羊群效应,看到别人提前还贷进而跟风,上述多因素共振造成了此次提前还贷集中出现。”
然而,居民手头有钱提前还贷,为什么银行要“劝退”呢?上述银行行长解释:“首先,这与国家提倡的鼓励居民消费初衷是不相符的;其次,银行有要求贷款余额不能出现负增长,提前还贷会降低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再者居民将大量资金腾挪出来提前还贷,家庭结构性风险的抵御能力会显著下降,这对家庭长期稳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就如何化解集中提前还贷,提高居民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给出建议。“从表面看,应该丰富居民投资渠道,提高理财产品或其他资产的收益率,使其高于居民负债端的房贷利率。但从更深层次原因看,要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单位时间的产出,进而提升单位资金的效益,使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给居民资产端的理财产品或其他资产带来较高回报,形成正反馈或良性循环。在我国宏观杠杆率提高,债务负担和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的背景下,政策应鼓励更多的资金进入高效率部门,继续加大对新动能的投入和支持。”
“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复苏,随着投资渠道拓宽,收益有望得到可观的回报。”孙文华建议,提前还贷者应从大局观出发,切莫因跟风还贷耽误了投资良机。
编辑:王亚冉关键词: 提前还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