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囿于地产困局,物管独立前行,才能破局。”在中指研究院物业事业部总经理牛晓娟看来,物管行业现在处于一个重要转折期。
而为了摆脱对于地产的依赖,物管企业需要在地理空间和服务内容上有更多的覆盖和延伸,将服务范畴逐渐从单一的不动产管理进行扩大,跳脱出楼宇的固定形态,不再局限于有限企业、有限服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当前“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市场不断开放,这为城市引入物业服务企业参与城市治理创造了机会。放眼物管行业,包括碧桂园服务、万物云、保利物业、金科服务、世茂服务、雅生活等众多大型物企均已在加速抢占这一市场。
城市服务能否成为物业服务和增值服务两个万亿市场之外,未来又一个新的蓝海市场?
尚处初级阶段
“独立”是牛晓娟在提及物管发展前景时反复提及的关键词。“现在不管母公司有没有遇到困难,物业公司都应该独立前行了。毕竟这个行业已经发展了40多年,现在也该独立了。”
她认为,城市服务本身就是迈向独立之路一个很好的尝试。“很多企业说要独立,实际操作上怎么证明自己独立?就是必须有百分之七八十的业务要是第三方给的。如果一个企业真能以城市服务业务为主,那背后有没有开发商已经不重要了。”
所谓的“城市服务”,本质上是将城市内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资源当做一个整体,由物业企业深度参与治理的业务。
据牛晓娟介绍,目前城市服务业务整体可分为四类:市政、环卫、园林、城管执法、绿化、景观网格化管理等为主的城市基础管理服务;餐饮、购物、休闲、运动、交通等城市生活服务;办公、会议、制造、运输等从生产端切入的城市生产服务以及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社区矛盾调解等一些针对特殊人群的城市社群服务。
在“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物业企业正在进军城市服务。有机构数据显示,今年6月,TOP20物企拓展城市服务项目总金额达46.5亿元,其中碧桂园服务、保利物业等4家中标金额超过亿元,物企参与公开市场的环卫项目招投标动作活跃。
不过,牛晓娟告诉财经网,整体来看,城市服务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正在向上爬升的过程中,行业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程度还不是很高。
公开数据也佐证了行业处于初级阶段的说法。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服务的城市服务营收最高,达到21.0亿元,其余企业均不超过10亿元。在城市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上,除了碧桂园服务和保利物业外,企业该业务的收入占比均不超过10%。
虽然营收规模占比不高,但增速极快。根据年报,2021年,华润万象生活共获取50个城市空间服务项目,其城市公共板块在管面积较2020年增长314.5%;碧桂园服务的城市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12.3%。
很显然,物企不约而同加快了布局的步伐。
布局与母公司相仿
与住宅、商办等服务业态相比,城市服务所面对的人群、范围明显不同。不同城市之间也存在着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化布局,物企过往积累的经验是否对于城市服务业务有所帮助?
对此,牛晓娟给出了肯定答案。她认为无论是城市服务与曾经的服务业态相比,还是不同城市之间相比都属于“大同小异”的服务。从服务上来说,相同点在于不管是 To C 还是To B,本质上都是对于人的服务,所以过往经验是有效的。
而差别在于企业管理范围和半径成百上千倍的提高了。对于企业的调度能力、智能化水平与服务住宅、商务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另外,政府所关注的点也不同。政府更关注绿色发展、智慧化、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等方面。而这些变化都对企业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
但物企目前是可以应对这些要求的。“以智慧化为例,头部物业公司做智慧化起步较早,所以他们的智能化系统覆盖到城市服务里是没问题的。因为企业现在接的城市量级并不大,基本是一些一二线城市的某个新区,或者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五六线城市,系统的载量本身就是按照大体量小区规模设计的,所以在城市服务领域还是可以支撑的。”
她进一步指出,从城市角度来说,不管在哪个城市,一些最基本的业务,比如地干不干净、绿化好不好,即便是不同城市也都有统一标准,所以起码70%的内容是可复制的。差异在于每个地方的气候、环境都不一样。比如,在鼓浪屿需要考虑防台风,在雄安就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个事情。
而目前,企业切入城市服务主要以基础服务为主。“如果剔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单纯将社区外面的业务算入城市服务的话,好多公司目前还停留在一些基础管理的方面,占比能达到总城市服务的六成到八成。”
在牛晓娟看来,因城施策是必须的,但因为这些项目大多布局在母公司相对熟悉的区域,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区域标准,相对而言开展业务并不难。
以头部企业为例,万物云城市服务的主要对象为一二线城市新区,其中一二线与母公司城市布局相符,新区则主要考虑的是历史负担轻、便于新模式开展。碧桂园服务是以环卫服务作为城市服务的突破口,区域布局方面以三四线城市为主,也与母公司布局相仿。
城市选择是考验
随着物企的加码,城市服务的市场空间或将进一步打开。但这并不是一个提振企业盈利水平的拐杖。
“不高也不低”,这是牛晓娟对于城市服务盈利水平的评价。据其了解,几个头部物业城市服务的毛利率水平大概在百分之十几的水平,而城市服务的形式注定不会是一个毛利率很高的业务。
她进一步解释称,城市服务本身属于偏民生的业务,如果毛利率达到了百分之三四十,对任何一个城市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它的特点就是单子很大,动辄十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且盈利较为稳定。
城市空间服务业务对物企的面积贡献和收入贡献大于利润贡献,是当前行业现状。但以此进行拓展、探索更多业务模式,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进而巩固自己的地位,对于当下的物企而言,比着眼于盈利高低更具有重要意义。
而城市服务显然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牛晓娟表示,按照全国城乡社区服务事务总财政支出,把其中与物业没关系的剔除掉,同时考虑城市支出复合增长率、物业公司渗透率等因素,预测五年内城市服务能达到7600 亿元的体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城市服务没有阻碍。当下物企之所以在城市服务赛道中一路驰骋,在牛晓娟看来,是因为物企承接的项目大多还是比较优质的,释放出城市服务项目城市本身的发展水平、财务状况是不错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放开这一市场,这一状况需要引起注意。牛晓娟强调,城市服务最根本的痛点在于城市的选择。“因为它作为一个轻资产的行业,尤其现在经济形势下,现金流是重点要考虑的。城市服务单子很大,但是能不能收回来现金,或者多长时间之内能够收回来?这是物业公司最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目前制约城市服务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基于此,牛晓娟认为,现在物业公司向前推进城市服务发展是毫无疑问的,但也要考虑风险,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博取一个平衡,预计接下来行业会是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发展过程。
文/王亚静(责编:高雅)
编辑:王亚静关键词: 方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