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11-25 00:00 来源:网摘 作者:
为缓解打的难现状,昨日,武汉市委市政府批准《武汉市中心城区2011年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出让实施方案》,拟于明年2月1日前新增出租车1317辆。
据介绍,此次新增出租车全部为凯旋轿车,并实行新的运营机制。按照规定,新出租车运营5年必须更新;必须参加武汉市的电话召车运营;每天7:30—8:30、17:00—19:00出行高峰时段,不得交接班,否则视为拒载。
去年12月,武汉市自1996年以来首次增加出租车1500辆。加上此次新增车辆,武汉市出租车数量将达到15437辆。
中高档的士将达2817辆
车内空间更大更通透,仪表盘、码表等都是数字化,计价器比旧车更小更时尚,车顶灯、空车灯均采用更明亮更柔和的LED灯……去年12月,1500辆凯旋出租车亮相三镇街头后,得到不少市民“乘坐更舒适、外观更时尚”的评价。
据介绍,此次新增的1317辆出租车全部为凯旋车,出让的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期限为5年,自明年2月1日起计算。经营权有偿出让金为每车每年6400元,仍按年度收取。
明年2月1日新车全部上线后,武汉市中高档出租车将达到2817辆,占全市出租车的比例为18%,既可满足不同层次市民乘客的出行需求,也有利于提升武汉市出租车行业形象。
新运营机制破解管理难
此次新增出租车将采用新的运营机制,以从根本上解决服务质量低、难管理等难题。
按照规定,参加此次出租车经营权出让的出租车企业,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规模为100辆以上,不足100辆的可通过合并达到100辆以上;2011年质量信誉考核为合格;具有购买营运车辆和缴纳年度经营权有偿出让金(暂定每辆15万元)的资金能力;书面承诺对受让的经营权实行新的运营机制。
此前,武汉出租车名义上属出租车公司所有,但购车费用由的士司机自己支付,的士司机每个月还得上交“份子钱”。这种方式往往是一包了之,管理难以到位,可谓弊大于利。
新运营机制要求:企业全额出资购买符合规定的营运车辆和设施,车辆营运期满5年必须更新;企业为每辆的士聘用2名取得从业资格证、驾龄在5年以上的驾驶员为员工,实行双班制管理。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与驾驶员签订《经济责任制合同》,不得以车辆挂靠、一次性买断、高额承包等方式,及收取风险抵押金、财产抵押金、服务质量、安全保证金等不合法、不合理的费用,向驾驶员转嫁投资和经营风险。
企业向驾驶员核定下达单车月营运收入定额(不超过行业协会协商确定的上限),按月向驾驶员发放工资、为驾驶员配置工装等。
“六点钟现象”有望缓解
每天早晚人流高峰时段,特别是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在三镇街头,往往等上半个小时都拦不到一辆的士,人称“六点钟现象”。
新运营机制对的士司机也有了更多要求,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每 天 7:30—8:30、17:00—19:00,不得交接班。
武汉市客管处介绍,将采用强硬的处理措施规范这一制度,的士司机第一次拒载罚款300元—500元,第二次停运3天—5天,第三次取消营运资格。
此外,的士司机必须遵守《出租汽车服务国家标准》,文明、规范服务,使用普通话;不得将车辆交给《经济责任制合同》规定以外的人员营运等。
根除“打的难”还需努力
武汉市客管处相关人士称,为了此次的增车工作,有关方面进行了大量摸底调查。车辆增加太少,难以缓解“打的难”;增加得太多,又会对现有出租车秩序造成冲击。
去年武汉市增加出租车时,曾比照建设部有关规定测算出,武汉市合理的出租车数量应为16600辆左右。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侯仁勇参与了《提升武汉出租车行业服务品质的对策研究》专题研讨,他表示,城市建设带来的交通拥堵,加剧了打的难,为缓解这一现状,除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外,还应尽快建立一个平台,实现乘车需求与市场供应的对等沟通。
目前,武汉市
责任编辑: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