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7-06-20 11:53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wendy
1.世界巨头悉数到齐
近期,世界轮胎巨头纷纷表示将业务重心移至中国,提高在生产、采购、营销网点方面的投入。业内人士认为,距国巨头在华增加的投入覆盖了产业上下游,是一种全局式的进攻战略,这将对国内企业的发展产生全局性影响。
世界巨头悉数到齐“圈地运动”如火如荼
据了解,截至目前,来华投资的外资轮胎企业已达20余家,约占国内轮胎企业的1/10。且世界排行前十位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内地基本上都拥有二至三家合资或合作企业,但是,这些外资巨头并不满足于此。
排名世界第一的法国米其林轮胎就表示,将其在上海的合资厂投资建设成米其林集团全球最大的轿车及轻型载重子午胎生产工厂之一,并打算在中国南方再建一家轮胎厂,以完成从北到南的布局。
另一轮胎巨头普利司通则在沈阳通过并购建立了第三工厂后,又成立了天津轮胎公司,并在对其在惠州和无锡的工厂及技术中心投资一亿美元以上。普利司通在中国已拥有四家生产基地、一个培训中心和两个研发机构。
此外,美国固特异轮胎去年在中国吸引了数百家零售加盟店,平均每天开设两家加盟店。固特异公司董事长兼CEO在其股东年会上说,通过在华采购轮胎、设备和原材料等,固特异去年节省了上千万美元资金,该公司将继续扩大在华业务。
新加坡佳通轮胎先后在合肥、福建莆田、重庆、银川建轮胎生产基地;意大利倍耐力在中国的轿车轮胎生产线会在今年第三季度建设落成,实现投产。德国大陆公司也在中国投资建厂,将投资三亿欧元在中国建设轮胎厂,并在上海设立亚太总部。
单纯生产向生产服务转型全局式立体式布局基本完成
其实,轮胎巨头们早在十几年前就已陆续进入中国,受低廉的生产成本吸引,其多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多个生产基地之一。“过去,国外轮胎公司往往选择一家中方合作伙伴,在一个地方建立轮胎生产基地,是单点合资、立足一地的桥头堡式布局。”业内专家表示。
然而,桥头堡式布局很快就不能满足外资巨头对中国市场的眷顾。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呈井喷式增长,从2002年到2005年四年间,中国轮胎市场一直保持爆发式增长。2006年,中国以11%的发展速度成为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而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生产消费国的美国,则陷入市场萧条阶段。据美国橡胶生产商会公布的数据,2006年美国的轮胎销量比2005年下降4.5%。
“十年前,国内轮胎市场是几千万条的规模,现在则是几亿条,市场基数的变化是吸引外资企业加大投入的主要原因。”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常务副院长吴桂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业内专家介绍,由于美国劳动力成本高、工厂设备老化、与联合工会谈判困难等原因,跨国轮胎公司正逐渐减少其在美国的投资或关闭工厂。据悉,米其林正计划紧缩在欧洲和北美的支出,以便将资金转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由于全球排行前十位企业几乎垄断了80%左右的全球市场,在高度集中的轮胎行业,正在高速成长期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外资轮胎企业争相投资的热土,并被视为未来全球战略的重心。
业内专家认为,通过世界巨头在华投资的扩大化可以看出,外资企业不光提高产能,而且加大采购力度,并着力于开拓渠道,把品牌与服务扎根于销售渠道,这是一种由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从而完成全局式、立体式战略布局。
责任编辑: 许乐天
上一篇:电动时代 世界电动赛车发展现状 | 下一篇:路虎上路10天就成病虎 法院判销售商退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