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3-07-08 11:25 来源:新京报 作者:
6月19日,福特汽车总裁穆拉利接连出席了长安福特新发动机工厂投产和江铃小蓝基地启动两个活动。按以往惯例,这两个不算大的项目,穆拉利一般不会出席。对于这两次现身,最为贴切的解释是,福特汽车对中国市场越发重视。
无独有偶,上周神龙第三工厂投产仪式上,标致雪铁龙总裁瓦兰现身。的确,在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多家车企因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因素关闭其欧洲工厂的现实条件下,侧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汽车市场,是其不二的选择。大规模建设新工厂成为最好的注脚。在这方面,不但合资车企大规模扩充产能,自主品牌车企也不甘人后,在每周的汽车新闻中,几乎都有新工厂建设的消息。
大量建设新工厂必然推高产能,这在近十几二十年中,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有益的推动。但近两年,国内汽车销售进入微增长时期,而产能扩充速度却没有相应减缓。同时,在欧美车企重心转到新兴市场的刺激下,产能扩充速度还有可能再度提高。低速增长的市场与高速扩充的产能,两者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庞大的产能如何消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各车企要面临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合资品牌车企,还是自主品牌车企,在扩充产能规模和厂址选择上都属于各自为政的状态,甚至为了争抢某一区域市场,出现多家车企扎堆建厂的现象。对此本无可厚非,毕竟现在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企业有自由选择建厂的权利。但若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如此庞大的产能或将成为压在企业身上的一座座大山。高产能可能在特定时间点被放大,拖住企业。因此,适度控制布局或应该成为有关部门的工作之一。
当然,车企扩充产能,一方面是寄希望于国内汽车消费和前些年一样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竞争力。但为了减弱高产能带来的潜在风险,还是需要为产能寻找出路,多条腿走路总比一条道走到黑强得多。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是第一要务。同时,在生产成本占优的前提下,各车企可以争取为其他市场代工。
代工一方面可以解决产能闲置,另一方面还可以获得利润。从实际情况看,代工也具有可行性。目前各合资车企生产的车型多为全球同步,生产工艺、设备、质量控制等环节与国外生产厂商差别不大,而且经过多年的培养,国内车企员工的技术能力有了长足进展。这些都为代工提供了条件。不过,与合资外方的博弈将成为难点。
此外,扩充产能不一定非要在国内市场。近日有消息称,北汽集团将启动海外并购,目标是中型汽车品牌,以此作为生产基地,从而开拓欧洲市场。虽说北汽集团的战略更像是给自己打气,但像上汽、东风等企业还是有实力去实现的。虽说这与欧美车企将发展重心转向新兴市场的做法相悖,但为了分散风险和历练能力,还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否则按目前的发展速度,若市场不出现大的波动,几年后,产销矛盾就将出现。
关键词:车企寻出路 责任编辑: 谷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