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研究 > 他山之石 世界各国公务车采购管理概况

他山之石 世界各国公务车采购管理概况

大家车网 2013-01-15 10:29 来源:盖世汽车网 作者:Shirley Huang

  中国公务车采购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不是一种寻常现象,保有量远超其他国家的同时管理机制却漏洞百出,极大增加了国家行政支出的负担。与此同时,种类繁多的公务车市场中,外资品牌占据了压倒性优势。尽管国家有意扶持自主品牌,但是多年来始终收效甚微。有人称自主公车采购恐将有违WTO世贸规则。而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表示,政府采购花的是纳税人的钱,且采购物品可能涉及国家安全,因此并不受WTO规则限制,此外,根据国际惯例,很多国家在公务车采购方面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本土汽车品牌,以下为您简要介绍各国公务车的采购及使用管理情况。

  各国自主公车采购情况:

  美国:

  根据美国Insideline报道的2011年美国政府公车采购销量十强车型榜,入榜的福特维多利亚皇冠、雪佛兰Express、道奇Dakota等车型清一色为美国自主品牌汽车,分别是福特、通用、克莱斯勒。即使是对外宣称高度自由民主的国家,美国在公务车选购方面依然首选自主品牌。知名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美国某州长在竞选时仅凭一句话便成功击败对手,“一个每天开着奔驰汽车的人如何能够爱美国的国民”。由此可以看出在美国采购自主品牌公务车的重要性。

  德国:

  虽然德国政府未明确要求把“国产车”作为公务车的选购类型,但国内明文规定不准购买欧盟以外生产的车辆。多年以来,德国总统、总理和高级官员的座驾大多是“奔驰”S级轿车,此外还有不少奥迪A8、大众辉腾和宝马7系的防弹轿车。此外,德国各州的官员和政客在选择座驾时还会偏向本地品牌。

  法国:

  法国拥有雪铁龙、雷诺、标致等品牌,因此不同总统也有不同偏好。前任总统希拉克是雪铁龙的“粉丝”,他的私人座驾和公务车都是雪铁龙汽车。

  现任总统萨科齐则更爱雷诺汽车。2007年就职典礼时,萨科齐还站在一辆标致607的加长敞篷轿车上向民众挥手致意,不过典礼结束后萨科齐又把车还给了标致公司,没有将之收归爱丽舍宫的公务车队。

  在法国,还设有一个国际博物馆,向人们展出该国的高级公务车。

  俄罗斯:

  俄罗斯官员若乘坐进口轿车出行也会被认为“有损国体”。通过竞标,俄利哈乔夫汽车厂获得为普京设计汽车的殊荣,在2003年,利哈乔夫汽车厂精心设计了一套出行用的三款车型:正式会晤用车、公务出行用车及检阅部队用车。

  日本:

  日本将政府用车的范围划定在国内车企,天皇、首相和大臣的座驾都是丰田日产提供的不予出售的“总统”车。曾在日本丰田公司工作的一位技术人员曾表示,这种习惯营造了国内车企相互竞争政府用车的意识。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为保护自主品牌,规定联邦和各州政府的公务车必须是国产品牌,连总理都“委屈”坐国产车。

  此前贾新光接受采访时称,马来西亚总理乘坐的“宝腾”国产车档次仅仅相当于丰田的花冠系列。宝腾汽车公司成立于1983年,近几年才开始进军豪华轿车市场,推出了“总理”系列的高级轿车。有意思的是,总理保镖乘坐的反而是进口的沃尔沃XC90越野车。除了总理外,其他官员的座驾大多是宝腾的Perdanas车型。

  印度:

  尽管印度本土汽车工业发展一般,但政府有关公务用车规定中特别强调,印度政府各级官员,包括总统和总理,都必须使用国产汽车。在这样的背景下,印度总统的座驾也不过是“大使”牌国产车,档次相当于中国的夏利车。

  各国公务车使用管理情况:

  美国:

  在公务车管理方面,美国严格控制公务车的数量。据悉,联邦政府一个上千人的部,公务用车往往只有几十辆,州政府的公车数量也不多,不少市政府可能只有几辆甚至没有一辆公务车。主要原因主要在于两点:首先是公车采购须由议会同意方可批准,由于公车使用的费用均来自于税收,通常议会的审核标准也十分严格。其次,美国民众的监督力量不可小觑,据悉曾经有民众对政府公车采购抗议过。

  在实际公车采购中,美国政府的公务用车管理部门专门负责公务车的集中采购,避免了采购系统的混乱,降低了采购成本,同时也杜绝了腐败的制胜。

  在公车使用方面,处于安全因素,除了美国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部长等少数顶级官员的车辆有较高特权,其他高级官员包括多数部长、国会议员或是州长,上下班都开私人汽车,只有参加公务活动时才可以用公车,除非有特别重要的任务请警车开道,平时没有特权。此外,美国公务车每次用车记录都会被记载在册,并统计各项汽车维修费用,公之于众。

  日本:

  在公务车使用管理方面,日本政府各部门内部严格控制公务车数量。据悉,在日本国会众参两院的公务车辆有200多辆。除正副议长、各委员长的专属车之外,其他600多名众议院议员和参议员共同使用100多辆公务车。按照规定,这些公务车的每次使用时间都被要求限制在3小时以内。

  日本总务省大臣官房(相当于中国的各部委的办公厅)负责公用车管理的山田利美此前接受采访时称,日本公务车数量编制根据机关工作的实际需要配备,主要是根据需要配备专车的领导人数和机关公务活动的频繁度等情况决定。

  日本任何政府机构和部门都没有接送机关工作人员上下班的班车。工作人员上下班全部利用电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为了减轻员工的交通费用负担,政府给机关工作人员发放交通补贴。交通费用的补贴原则上是根据居住地到办公场所最短距离的实际所需交通费的数额,采用实报实销的政策,但有最高限额。

  德国:

  在德国,联邦政府只为联邦级的领导人和各部部长、国务秘书配备公务用专车。司局长级的官员只保证公务用车,不配备专车。国防部和各州主管部门的公车中还有相当数量是租赁的,连接待来访外国元首用的车有时也是临时从汽车公司租赁的。

  英国:

  为了解决伦敦市道路拥挤问题,伦敦市长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鼓励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到提高停车费、征收拥堵费等,限制公务车也是一大举措。

  据了解,英国政府部门有相当严格的公务用车规定。在英国,有“特权”的车只有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这3种车辆在执行紧急任务时要打开警灯,开响警报器,此时可以不受交通信号灯、标志线和行驶时速等限制。除了警车、消防车和救护车之外,英国政府用车则和普通车辆一样,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违反规定一样将受到处罚。

  与此同时,英国公务车使用方面的监督机制也相对完善,近日,据某英美报道,英国铁道部部门主管伯恩斯独占一辆豪华公务车通勤,每年花掉纳税人8万英镑的事实,遭到了英国民众的一致声讨。

  瑞典:

  几年前,瑞典财政部请专家设计了一套由电脑控制的“公务汽车监控系统”:在每辆公车上安装了带公用和私用双按钮的计程器和代码发射器,一个按钮上刻着“公务”,另一个按钮上刻着“私用”。任何人用车时,必须先按下两个按钮中的一个,车才能起动。按钮按下后,代码器就将该车的特定代码发往监控卫星,卫星再把代码及汽车所在的方位信息传向中央监控台。如果中央监控人员发现按下“公务”按钮的汽车驶向一些与公务无关的场所时,便用无线电话询问开车者“为何用公车办私事”。每隔一段时间,监控人员就会将收到的资料进行核实,据此对开车者收费或罚款。更重要的是,监控机构不受当地政府管理,直接向上级负责,而且可以在网上公开查询记录。这种透明的监督管理有效地遏制住了公车私用现象。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公务车的有效管理离不开具有约束力的政策,同时也离不开政府官员的自律与社会舆论的监督。这对中国逐渐推行的自主公车改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公务车   责任编辑: 谷珍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