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本田欲借“中国计”加入汽车军备竞赛

大家车网 2012-04-09 10:31 来源:腾讯专稿 作者:

[导读]但随着北京车展的临近,各大车企都释放出一些年度计划,4月10日即将发布的本田中国计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可以被解读为:本田已经决心加入正在中国上演的全球汽车军备竞赛。

上个月中旬,听闻本田将发布在中国的中期战略,我就撰写了《日系中国本土化不能光喊口号》一文,在那篇文章中,我侧重于解读丰田、本田、日产三个传统日系车企的中国本土化战略变迁史以及战略成果差异,并由此得出:本土化改革不能靠口号实现,谁先付诸行动,谁才能占据更有利地位。但随着北京车展(微博)的临近,各大车企都释放出一些年度计划,4月10日即将发布的本田中国计在这个背景下,我认为可以被解读为:本田已经决心加入正在中国上演的全球汽车军备竞赛,此轮军备竞赛会持续5年以上,是否参与以及参与力度强弱将预示着未来10年全球汽车产业的全新格局,未来20年全球汽车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将是中国,现在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的跨国车企都将被淘汰出局,本田正匆忙赶上这个军备竞赛的末班车。

在4月10日的本田中期战略规划中,很可能仍是新产品、新能源技术以及新的管理合作体系,这和丰田云动计划没有什么不同。“本田中国”要变成“中国本田”的口号与丰田的”中国最重要”相比,显然更激进一些——丰田只是认为中国目前阶段最重要而已,丰田仍然是日本丰田。本田不可能不激进,与丰田日产相比,本田的产品线还很短,产品系列的断档比较多,如果没有激进的中国本土化策略,它很可能在日系3大中垫底。有业内人士认为此番中国计可圈可点的只有新能源车和配件的本地化采购,新能源车是个长线投资,前景得看中国政府的脸色。配件的属地化采购倒是个硬功夫,但无疑对本田现有裙带体系的伤害最大,能否下决心实施,这是个大考验。

先不论本田中国计的结构如何,从战略层面看,无论是本田中国计还是丰田云动计划,都可以被看做是对大众、通用近年来中国市场成功策略的滞后模仿——大量引入新车、本土研发、任用本土管理层、加大中国投资。但日系的这一战略效仿规格较高,它们都将调动母公司全球资源向中国市场投资,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主要跨国汽车公司的最先进生产平台、最新车型、最强管理层、最大研发的投入地,这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产业军备竞赛。

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军备竞赛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几个新工厂都是其全球最新的生产平台,采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也都是大众汽车全球最先进的。比如此番全新奥迪A6L的钢铝复合车身需要的铝合金生产工艺就处于全球领先水平,能够被用在一汽大众的奥迪生产线上充分说明奥迪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仅是拿来最新的产品,为了扩大和巩固优势,最新的生产工艺也拿到中国来。再比如丰田的云动计划中提到的丰田中国研发中心将围绕混合动力的电池、电控、电机的三大核心技术进行本土研发,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对于通用汽车等美国公司而言是稀疏平常的事情,但对丰田本田等纯粹的日本企业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受其日本国内民众欢迎的决策。几十年来,日本的策略都是尽可能从全球获取低价原材料,在日本进行高附加值的生产,然后高价出口,由此获得贸易盈余。日本高额的人工成本,交叉持股形成的庞大产业群已经使得任何本土的变革都难上加难。这意味着任何创新对日本车企而言都代价高昂,正因为如此,仅10年来,丰田和本田的本土车企在产品和技术研发上都没有太大的突破。

仅以本田来说,近年来,其对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的新产品支持异常乏力,在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纷纷借助新产品来瓜分其市场份额的时候,本田的合资公司仍然只能借助雅阁、CR-V两款明星车型苦苦挣扎。虽然两个合资公司都有很给力的营销体系,但新车型匮乏的短板如果没有更短的新产品换代周期来弥补,这无疑会透支两款明星车型的品牌号召力。大众面临这个困境对策是本土化和放弃传统的垂直换代策略,通用面临这个困境的对策是拿来其他市场的车型贴牌。在竞争对手灵活适应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坚持日本策略的本田在中国遭遇连年市场份额下滑就是必然。倒不是本田和两个合资公司产品营销不给力,而是大众和通用这两个全球对手已经不再是欧洲和美国市场上的那两个对手。

还好,这次本田将发布的中国计中包括了全新车型和研发中心,但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两年的市场仍然需要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利用现有车型和体系打好市场份额保卫战。从目前来看,本田正在支持广汽本田进行全系车型的技术换代,东风本田的新CR-V也刚刚上市,拿着“双王四个2”的东风本田也信心满满。从我熟悉的汽车服务体系来看,如果年内本田能够进行整个4S店体系的升级改造,相信本田两个合资伙伴的市场前景会更好。毕竟,大众将在年内完成其中国市场的上千家经销商的店面服务设施改造,通用也已经完成了所有经销商的设施改造。对于4S体系主导的中国汽车产业而言,产品的竞争力是一方面,服务的竞争力也不容小觑,眼下竞争对手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不参与这个军备竞赛的本田可能令两个合资公司留下市场短板。

如果我们把大众正在推进的2020!战略,丰田的云动计划,本田的中国计放在一起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中国的交集——新产品、新能源、新的管理合作体系,这与它们的本土市场旧工厂、旧的劳资关系、旧的研发体系呈现出鲜明对比。从战略层面看,欧盟和日本的本土汽车产业已经陷入僵化,苛刻的劳资关系,不鼓励创新的经济模式,不欢迎外来投资的政策体系使得大众汽车、丰田汽车、本田汽车都很难在本土市场采用最新的技术、最新的管理方式,除了按部就班地进行新车换代,它们的管理层无法实施任何变革。而近乎彻底开放的中国市场已经给予这些跨国公司良机引入全新生产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随着本土竞争加剧,研发竞赛也将开始,本土研发中心将吸引来自全球的汽车研发人才聚集到中国。我相信这样一场全球汽车产业的军备竞赛只能在中国市场上演,在这场竞赛中,本土的内资自主品牌的压力会更大——全球的跨国车企会把最顶尖的汽车生产工艺和研发人才调集到中国来支持母品牌参与市场竞争——这种高强度的军备竞赛将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内资车企尤其是那些拥有合资公司的内资车企也将能够从中得到提升。未来10-20年能够在这种竞争压力下生存下来的自主车企都将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的生产、研发和管理提升到能够参与全球竞争的水平上。具备了这个水平,中国内资车企在走出去,来到亚非拉中东市场时,它们将具备更强大市场竞争力。

有了上面这个逻辑,我们显然应该欢迎本田中国的”中期算计“,我希望本田中国能够尽早兑现其要变成“中国本田”的承诺,真正拿来能够与大众汽车、通用汽车对抗的产品、研发和管理创新,我更欢迎更多跨国车企加入正在升温的这场中国汽车市场军备竞赛——中国的汽车强国梦得靠它们一同来捧场才有实现的可能!我知道这种说法会招人讨厌,但那种指望中国内资车企拿政府补贴埋头研发、政府只买自主品牌车、把全球车企挡在国门外,然后中国车企就能成为全球第一,这样的想法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

关键词:雅阁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