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汽车赛事 >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

大家车网 2012-06-15 08:30 来源:汽车之家 作者:

HANS系统的历史发展与应用

◆HANS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1、20世纪80年代:从概念构想到生产销售

    HANS系统是由美国人——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力学工程教授、通用汽车碰撞安全工程师——罗伯特·哈伯德博士(Dr.Robert Hubbard)设计的。该系统最初的构想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在1981年的一次事故中,房车赛车手吉姆·唐宁的好友因颅骨骨折不幸身亡。于是,唐宁希望他的表兄哈伯德博士能够设计一个头颈支撑系统,以减少或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0) 大家车网

    哈伯德博士在1985年设计出了第一个HANS样品,1989年该装置在碰撞测试中被证明能有效降低碰撞对车手头部、颈部造成的伤害。然而,该装置在当时并未被主流的赛车安全公司所重视,于是哈伯德和唐宁在1991年成立公司,自行开发、生产和销售HANS。

2、20世纪90年代:从推广受阻到产品改进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1) 大家车网

    然而,该产品一直备受冷落,因为最初的HANS设计的比较宽大,并不能适应方程式的狭窄座舱。直到1994年F1车手埃尔顿·塞纳和罗兰德·拉森伯格的意外身亡,让F1对HANS显示出了兴趣。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2) 大家车网

    1995年,F1迈凯轮车队车手“芬兰飞人”哈基宁在练习赛中发生重大事故,他的头重重磕在了方向盘上,受伤严重险些丢了性命。这次事故之后,国际汽联开始与奔驰一起寻找保护车手头颈部的措施。1997年,哈伯德博士开始研发用于单座赛车,且更能承受高速撞击的改良版HANS。

1985年-2001年 死于颅骨骨折的赛车手人数
比赛人数
F12
印地5001
纳斯卡8
CART3
ARCA1

    从1985年HANS发明到2001年广泛普及期间,因颅骨骨折而受伤或死亡的事故仍不断发生,纳斯卡车手Ernie Irvan、F1车手菲利普·斯特雷夫、CART车手贡萨洛·罗德里格斯等都受到过伤害。2001年,认为HANS不舒服、不安全而拒绝佩戴的Dale Earnhardt Sr.,在戴通纳500比赛中身亡,他也是14个月内第4个死于颅骨骨折的纳斯卡车手。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3) 大家车网

    为了让更多的车手愿意在比赛中佩戴HANS,哈伯德博士努力改善该装置的舒适性。经过多年的测试与改良,一款造型符合方程式赛车需求,同时车手在佩戴时不会产生不舒适感的HANS,终于被研发出来。

3、21世纪:强制使用和大规模普及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4) 大家车网

    直线加速赛车手布莱恩·约翰逊在1996年死亡后,HANS系统开始在该赛事中使用,但在2004年之前并不是强制的。而自2003年直线加速赛新人达雷尔·拉塞尔身亡起,参赛的所有赛车手,无论是专业的或是爱好者,都必须佩戴HANS设备,否则会被取消参赛资格。


☆延伸:10000马力赛车使用的HANS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5) 大家车网

    与普通的HANS不同,使用2500-10000马力赛车参加美国直线加速赛的车手们所佩戴的HANS系统,主体部分是由高强度聚合材料制成,外面包裹了7层Nomex纤维织物。这些额外的防护措施,都是为了在发动机着火时,为车手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想了解更多关于美国直线加速赛的内容,请点击下图: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6) 大家车网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7) 大家车网

    在其他赛事中,美国的纳斯卡等赛事都是从2001年开始使用HANS;F1在2003年引入HANS,WRC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和澳洲V8房车赛则从2005年开始要求车手必须佩戴HANS。

◆HANS的实际效果怎么样?

    近年来,F1比赛中的严重撞车事故屡见不鲜,但车手的生命安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护。这主要得益于赛车的单体壳、多点式安全带、头盔以及HANS系统的保护效果。

视频1:库比卡严重撞车 赛车粉碎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大家车网视频频道

    2007年F1加拿大站,宝马索伯车队车手库比卡遭遇严重撞车事故,他的赛车以2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上水泥防护墙。在撞击的一瞬间,库比卡身体承受了75倍于重力加速度的撞击力,而他本人却只受了一些皮外伤。

视频2:韦伯惊天一撞 赛车飞天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大家车网视频频道

    2010年F1瓦伦西亚站,红牛车队车手韦伯的赛车右前轮与前车的左后轮接触,韦伯连人带车高速飞入空中,车顶落地,并向前翻滚直到撞上轮胎护墙,在如此严重的事故中韦伯也毫发未损。

    总结:从HANS发明到大规模普及之前的17年中,因为颅骨骨折而死亡的车手多达15人。为了防止这种惨剧再次发生,除了私人组织的业余比赛以外,现在所有的汽车赛事都强制使用HANS头颈支撑系统。在HANS普及至今的十余年间,再也没有发生因为颅骨骨折而导致车手死亡的事故。在赛车运动强制使用HANS系统的最初几年里,总是有车手抱怨感到肩部疼痛,而且头部运动受到限制。不过与颈椎受伤相比,这些“痛苦”是车手必须要克服的。赛车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运动,如果你也想参与其中,一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头盔、赛车服、HANS头颈支撑系统都是重要的车手装备,虽然它们分别保护身体的不同部位,但只有所有装备共同作用,才能全面保护车手的安全。

●相关阅读: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8) 大家车网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19) 大家车网


 碳纤维“围脖” 揭秘HANS头颈支撑系统(20) 大家车网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