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汽车赛事 > F1重归美利坚 美国这次能留住F1吗?

F1重归美利坚 美国这次能留住F1吗?

大家车网 2012-05-04 00:00 来源:汽车之友 作者:曲彦洁

引言:就在2012年来临前两周,美国奥斯汀终于向国际汽联缴纳的2500万F1承办费。美国大奖赛也被正式列入2012年F1赛历。美国重返F1大家庭应该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事件,但连F1推广人伯尼本人在内都高兴不起来,他甚至怀疑美国能坚持多久?美国先后有10个赛道举办过F1大奖赛,但无一坚持下来。这次美国人说,要将F1留在美国40年,你信吗?

赛道罢工、组委会没付定金......奥斯汀终于赶上2012末班车

2011年12月17日,在圣诞节前的最后一周,国际汽联终于将美国奥斯汀站写入赛历2012年赛历,而直到这天之前10天,美方还没有交付定金。就在美国跌跌撞撞地重返F1之后,F1的推广人伯尼已经公开质疑:美国人这次是不是真的要回来啊?

实际上,美国这次与国际汽联谈好了两年的比赛,2012年在的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2013年在新泽西州。我们先说说奥斯汀这次比赛吧。

奥斯汀与新泽西都是2010年7月向国际汽联提出的申请。国际汽联早就熟悉美国人的套路:废话少说。你要是玩真的,先将2500万美元承办费打入国际汽联账户。

奥斯汀赛道位于美国出牛仔的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Travis县,这里没有汽车赛基础,只是德州以前承办过F1大奖赛。因此,当奥斯汀提出申办F1时,远不及靠近纽约、打恢复9-11信心牌的新泽西州靠谱。还有,新泽西是要搞街道赛,而奥斯汀是造一条赛道——美国赛道(The Circuit of Americas)。就在奥斯汀正式进入F1赛历之前,该赛道还发生了工人罢工事件,原因是资金紧张。国际汽联为了等美国人交钱,一直拖到最后一刻。

接着再说说美国大奖赛的出资人麦克康布斯(Billy Joe "Red" McCombs)。84岁的麦克康布斯是里德·麦克康布斯汽车集团的创建者,前圣安东尼热刺、丹佛掘金和明尼苏达海盗队的拥有者。2005年列入美国富翁400强名单。

如今,他将手伸向F1赛车,认为引进F1可以成为这个地区振兴的经济引擎,为此,他也说服了一批投资人。据说,美国站的门票预售不错,而麦克康布斯的F1计划是10年,到2021年!他说:“我们要将奥斯汀承办USGP变成现实。我们已经得到很多车迷的支持。列入赛历就是我们取得的胜利之一。”

美国,是F1推广人伯尼一直觊觎的市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有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集团,还有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全球最大的快消品,但他们对F1就是不感冒。伯尼不知怎么预感到欧洲经济将面临下坡,如今没有人再笑话他在亚洲开疆拓界。当然,美国也是其努力的目标之一。


亚美利加斯赛道大看台假想图

伯尼最近表示:“未来欧洲最多只举办5站比赛,我认为欧洲已经完蛋了,他们只对旅游者有吸引力。欧洲F1已经是过去式。”伯尼的扩张计划按部就班,在亚洲开花结果,甚至连印度都办F1了,唯有美国没有被征服。

2007年是美国最后一次承办F1大奖赛,被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弄得非常伤心的伯尼曾私下发誓:永远不再重返印第。时隔两年,新泽西和德克萨斯又找上门来,申请承办F1。


赛道工地现场

如今,伯尼再次圆梦美国,但他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就在2011年12月17日与美国的奥斯汀和新泽西正式签约之后,伯尼公开质疑美国是否能在2013年之后仍继续承办F1?

伯尼说:“我们在美国最多搞定两站比赛,但要知道美国与欧洲面积差不多的,这是很奇怪的事。”“如果有更多的赛事和更多的电视转播,那才是应该的。美国人只是见到利润才下手做,但很不容易成功。”


赛道经理麦克康布斯与赛道设计者蒂尔克(右)

美国人热衷F1吗? 历史告诉你答案

欧洲的赛车运动起源公认是在1901年,美国人是远渡大洋去参与甚至去赞助。直到1907年,美国在纽约的长岛举行了Vanderbilt Cup汽车赛,这个比赛完全是山寨法国的Gordon Bennett Cup。美国在1908年成立了AAA(American Automobile Association),但同时还有一个与欧洲关系紧密的AIACR(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utomobiles Clubs Reconnus)对立组织。不过,AAA绝决执行欧洲的大奖赛规则,也导致两个组织的决裂。不久,AIACR消失,AAA成为美国赛车的领袖,同时继续与欧洲的赛车领袖FIA(国际汽联)分道扬镳。


赛道的鸟瞰设计图

国际汽联主办的赛事叫“世界锦标赛”,而美国办的是“世界联赛”。双方的规则大相径庭:欧洲主攻技术,最高端的代表是F1;美国主攻娱乐,代表是NASCAR。只有印第赛车外形没有脱胎一级方程式赛车,但在技术上已经分道扬镳,引擎不同、燃料不同、比赛规则也不同。最有意思的是,F1与印地CAR谁也打不进对方的市场,但谁都没有停止尝试。

二次大战后,美欧迎来了新的蜜月期,当时,NASACAR与欧洲房车同场比赛,新组建的F1世锦赛也能与美国印地联赛合并比赛。1950年,美国首次在印地500赛道举办了F1大奖赛,美国还是除意大利外,另一个一年承办两场F1分站赛的国家。之后,沃塞得、沃金斯戈兰、长滩、底特律、达拉斯、菲尼克斯也都先后承办过比赛,但这段蜜月到1991年嘎然截止。


美式赛车的推广就是将车手推到观众前,将赛事办在家门口(街道赛)。如果是换成F1车手也这样暴晒在阳光之下,你敢想吗?

51年前,美国人费尔-希尔成为首位美国F1世界冠军。1978年,马里奥-安德里蒂推着燃油耗尽的Cooper赛车在塞佰灵再次夺冠,他是取得F1世锦赛的最后一位美国人。

如今,美国又要重温F1梦。美国人说,这次要让F1留在美国40年。不过,有六大因素会制约F1根植美国:

一,欧美赛车文化背景不同。最早欧洲掌握国际汽联的是法国人,别说美国人跟他们打交道费劲,连英国人都不服法国人。上世纪80年代,英国人将法国人赶下主席位置。去年,法国人卷土重来。至今,美国人在国际汽联中没有什么重要位置。大西洋虽然没有割断两岸的血缘,但欧美赛车的鸿沟已经是无法填埋的。

二,“贵族赛车”与“平民赛车”理念不同,造成大洋两岸赛车理念的差异化。欧洲人追求的是技术,他们总是愿意斥资过亿走在科技前沿,消耗100万美元,只是为单圈提高0.1秒。美国则是追求满足五官欲,观众对单圈提高0.1秒没有感觉,但疯狂的撞车总能刺激神经。因此,在欧洲赛场普遍采用航天技术的同时,美式赛车技术仍停留在上个世纪,但唯一不变的是每赛必撞。
三,赛车的主体还是要通过车手在展现。F1车坛上也出现过一些美国车手,如安德莱蒂。由于赛车技术的不同,美国车手很难在F1中展现自己,就是美洲都算上也只出过维伦纽夫(加拿大)、蒙托亚(哥伦比亚)这两位后人——巧了,他们都是在美洲夺冠之后,才安排进入F1,但很快就又都返回美洲。

四,美国汽车厂商不热衷F1。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福特一度介入F1,但通过他们的一个子品牌——考斯沃斯,与美洲虎车队合作进入F1。2009年,在F1呼吁减负的时候,有些不开眼的美国人也蠢蠢欲动,要打造USF1车队,最终也是不了了之。美国媒体断言:如果F1不出现美国车队或美国车手,F1留在美国只是梦想。

五,主流媒体对F1没感觉。媒体已经是一个赛事推广的三大不可或缺元素,擅长玩媒体的美国人不可能不知道,但是,美国三大电视网络就是不转播F1,只将镜头锁定NASCAR和印地联赛。曾经到过美国参赛的F1英美车队老板大卫·理查兹泄气地说:“我们好像空气一样,没人在意我们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F1能在美国火起来,那是天方夜谭。

六,市场运作水火不相容。麦当劳、肯德基是美国加盟店的营销模式,同时也是美国赛车的营销模式。美国的赛事只要很少的加盟费,而且没有多余的条款,而F1的推广却对主办方诸多限制,用当年申办时莫斯科市长的话说是:“除了烟尘,F1什么都没有给我们留下,那我们为何还要办?”美国同样也面临从伯尼那里挣不到钱的现实。奥斯汀并没有独特的经营之道。难道美国人在赌伯尼百年之后?

USF1 昙花一现的纯美国车队

2009年2月25日,USF1在美国南卡州的夏洛特成立,但这个车队连样车都没有造出来,就倒闭了。

USF1车队希望用美国技术打造F1赛车及招募美国车手。车队由前威廉姆斯车队经理,现美国F1电视直播员温瑟尔和曾于80年代任F1车队技术总监的赛车工程师安德森联手创建。在这支全新的美国F1车队中,安德森将任领队,温瑟尔担任运动总监,两人分别负责技术工程和车队运营。

车队除在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市设总部外,还计划在欧洲建设一个卫星基地,协调车队运营。车队宣布成立时还没决定用哪一车厂的引擎,但至少他们同梅赛德斯、本田都进行过接触。

据测算,USF1车队年营运费约6200万美元。车队将全面招聘美国车手,斯科特·斯皮德(Scott Speed)、马科·安德莱蒂(Marco Andretti)和女车手丹尼卡·帕特里克等美国著名车手都在候选名单内。

USF1希望在2010年参赛,虽然他们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已经计划成立这支车队,但随着美国经济疲软,最终也未能成军。


INDYCAR

印地安纳波利斯500英里比赛(Indianapolis 500-Mile Race)每年在美国的印地安纳波利斯赛车场举行一届。自1911年开赛以来,与F1摩纳哥大奖赛和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被众认为世界著名的三大汽车赛事。比赛日时的观众数可达40万。
 
美国赛车与欧洲赛车最大的区别是在赛道上。美国赛道多为1-2英里的椭圆型赛道。这种赛道建造速度快,观众席位也可以跟着赛道四周布满,非常经济实惠,同时也为美式赛车定下了寻求刺激的基因。

1929-1933年,美国汽车俱乐部专门为印地比赛设计一个模板,最早的“方程式赛车”。美国人称这种赛车为“外露轮方程式”。

1996年,美国IMS赛道管理委员会和车队联盟,因为经营理念不合而分裂。成立了CART(Championship Auto Racing Teams),可以在非椭圆赛道上比赛,并推广到日本。

IMS不甘示弱,组织起了IRL(Indy Racing League)比赛,并在加拿大、墨西哥设有分站赛。

不论CART还是IRL,赛车都使用8缸、2.6- 3.4升以甲醇为燃料的涡轮增压式发动机, 输出功率700~850马力。

CART和IRL最终于2006年合并,现称:IndyCar Series 。


NASCAR

NASCA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tock Car Auto Racing, Inc.)是美国最大的运动汽车竞赛组织,于1948年2月成立。NASCAR下辖三大赛事:Sprint杯、全国系列赛和世界皮卡系列赛。NASCAR除在美国39个州举办外,还在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澳大利亚、日本设有分站赛或表演赛。NASCAR一年在100条赛道共举办1500场赛事,在美国已成为收视率排名第二的职业体育运动,仅次于国家美式足球联盟。在国际上,150个国家转播NASCAR赛事。每年NASCAR的指定产品销售额超过3亿美元。NASCAR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德通那海滩。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