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一个有点时尚,还有一点嚣张的词汇。能跨界的人无疑是复合型人才。运动员中,李妮娜去当外景主持、杨影去当体育评论员、田亮去当演员、郭晶晶去做职业特邀嘉宾,他们均是脱离运动地跨界。但像卡尔·刘易斯那样,既参加短跑又参加跳远的运动跨界名将却不多见。如今,来自吉林市, 身高1.95米,名叫孙龙将的小伙要来一次冬夏项目跨界。作为两届全运会速滑男子全能冠军的他将参加明天举行的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如此跨界,国内体育 第一人。
孙龙将参加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
4月23日 河南信阳站
男子个人40公里计时赛
5月10日 浙江安吉站
1.男子个人40公里计时赛
2.男子团体180公里
为啥跨界
提高速滑运动员能力
当短道已拿多枚奥运金牌时,为我国拿到第一枚冬奥会奖牌的速度滑冰还处在摸索阶段。速度滑冰女子运动员最好的成绩是奥运亚军、男子最好的成绩是奥运第四名,为什么就差一步呢?
孙龙将的恩师乔静介绍,“多年的专业训练,我感到我们运动员最大的问题是有氧训练量的问题。而在训练中,常常是量上去了,却达不到训练效果,因 此改变成为必须。自行车项目是业界公认的提高有氧训练量的最好方式,但非专业的自行车训练其实并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有了现在的尝试。”
对于新训练方式,孙龙将非常赞同:“本身我就非常喜欢自行车,通过专业自行车训练,还能让我们可能有些枯燥的训练变得丰富。”
如何跨界
隔一天要骑200公里
“我们速度滑冰运动员,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在冰上滑的,每年的3月份到8月份,我们都是不能上冰的。”孙龙将说,“因为室内的冰场太贵了。国外也一样,荷兰可能好一些,7月份就能上冰。”
不能上冰的时候,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最好方式就是骑自行车。但因为怕在公路上出危险,有时只能是在室内骑。其余的训练还包括跑、跳等。不过,现在变身自行车运动员后,孙龙将更多的是进行自行车专项训练。
孙龙将介绍,速滑运动员的自行车训练最多一天是四个多小时,骑行距离在100公里左右,时速在36公里~40公里。而变身为自行车运动员后,每 天起码要骑160公里,速度也快了。“我们和省自行车队一起练,开始真的跟不上,只能和女运动员一起练。不过,现在我们也要完成和男队员一样的量。”孙龙 将还小有成就感:“不过,他们隔一天200公里的量我们还是跟了下来。尤其是和我们省最好的运动员刘浩一起练!”
灵感来源
黄金宝恩师给乔静启发
老资格的体育爱好者对乔静并不陌生,她与李琰等人是国内第一批7名短道速滑运动员之一。在退役当教练后,培养的孙龙将填补了我省在速度滑冰全能 项目上全运金牌的空白。“去年夏天我们在昆明高原训练,在那里碰到了沈金康(黄金宝的教练),当时他非常看好孙龙将的身体条件,与欧洲选手相似。”乔静回 忆说,“后来我就想,能不能让孙龙将参加正式的自行车比赛呢?当时我的想法得到了我们中心陈主任的支持。这种尝试国内没有,不过美国人海登就曾这么做。”
跨界之后
“感觉更有劲了”
从上月底到现在,孙龙将已经跨界训练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对于训练成果,孙龙将简单归纳为:“感觉更有劲了。”
不过,孙龙将也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我在技术上与专业运动员还是没法比,现在是慢慢摸索和学习中。其实就一个上下坡,怎么骑行都是有很多说道 的。”孙龙将的自行车和专业运动员的车也没法比。他们的自行车2000多一台,可这个价钱连专业自行车运动员的一个轮子都买不到。
孙龙将说:“温哥华我男子全能拿到第23名,现在怎么也能是个中游水平,如果自行车比赛跨界表现良好,索契冬奥会就再冲一冲。”
乔静分析:“我们这一次练自行车,就是希望通过专业训练和比赛能促进队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同时提高肌肉的通透性,达到增强体能、耐力的目的。”
■跨界的名将
伊根拳击、雪橇比赛都曾得金
卡尔·刘易斯曾被公牛选中
在
现代奥运会上,唯一一位兼获冬夏奥运会金牌的运动员是美国运动员爱德华·伊根。1920年在安特卫普第7届夏奥会上,拳击运动员伊根获得了金 牌。在1932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上,他又参加了4人有舵雪橇比赛,获得金牌。此外,还有一位横跨冬夏两季的大牌运动员——埃里克·海登。1980年普莱 西德湖冬奥会上,他获得了5枚速滑金牌,那也是新中国首次参加奥运。此后,他改练自行车还参加了环法。目前海登是美国速度滑冰队的领队,孙龙将和乔静在国 际大赛中曾与之有过几面之缘。
另外一位美国人卡尔·刘易斯,在1984年奥运会、1988年奥运会,曾夺得男子百米和跳远金牌。据说,刘易斯还参加NBA选秀,且被公牛队选中,不过他并没有去报到。
我省的一位著名田径教练分析:“刘易斯跨界,实际上是有必然联系。因为跳得远需要速度,短跑运动员恰恰有速度。刘易斯之前有比蒙,之后有鲍威尔,他们都是短跑加跳远。”
■你不知道的孙龙将
没有微博 很少上QQ
孙龙将,1992年8月23日出生在吉林市,身高1.95米,体重85公斤。2009年获得全运会男子全能冠军,2012年卫冕全运会男子全能冠军。2010年参加冬奥会获得男子全能第23名。
孙龙将的名字是从家谱上算出来的。可一直有人都叫他“孙龙”,少了一个“将”。他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很多人念错他的名字,尤其是在一个文章中,总 会将他名字念成“孙龙”将要如何。“不信,大家可以到网上搜索下!”孙龙将笑着说。生活中的孙龙将没有微博,极少上QQ,到了外地,怕影响比赛训练,连手 机都不开。本组稿件 本报记者 陈涛
(责任编辑:赵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