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数据来源
1.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2023年:2041万辆(公安部交管局《2023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
2024年:3140万辆(公安部交管局《2024年全国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
2025年:预计4200万辆(基于2025年6月3689万辆,下半年新增500万辆,全年增量1060万辆)
2026–2030年:1.5亿辆(欧阳明高院士预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政策支撑)。
2. 汽修厂与专修厂规模:
总汽修厂:44万家(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2024年汽修行业报告》)。
新能源专修厂:2024年占比5%(2.2万家),预计年增长30%(跟随新能源保有量扩张)。
3. 人才缺口:
103万人次(工信部《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4)》),年增20%。
设备需求(智能化设备为核心)
通过线上网络平台,淘宝,天猫,京东等APP查阅现有设备,只有一款(泽世科技电动压缩机诊断仪),该设备只能通过OBD进行检测,检测后只能获取到故障码,发现压缩机是否损坏,还需人工依次排除,存在性能单一(仅读取故障码)。
相关记者在华南地区最大的汽配城广州陈田湛隆汽配城走访时发现,仅有一款叫(电太医品牌)电动压缩机检测平台,该设备据汽配城相关人士称操作复杂,上手很难,在检测过程中如没有丰富的经验,将容易误诊断,还需人工再次排查等缺陷,有效检测设备占比不足10%,因此市场需求≈缺口。
假设:
每家电新能专修厂需 1台智能化检测设备(集成诊断、数据分析、故障定位功能)。
设备单价:2万元/台(参考工业级智能检测设备定价,含算法、传感器、模块化设计)。
三、年度需求与市场规模预测
四、缺口与行业痛点
1. 设备缺口:
2024年:现有低效设备仅覆盖10%专修厂(2000台),缺口 20000台(占比91%)。
后续年份:低效设备无法满足智能诊断需求,缺口≈总需求(替换+新增)。
维修厂,4S店相关负责人表示:在4s店及专业维修厂,检测设备将根据工位的数量来购买,目前维修厂工位(2~8个左右),主流4s店新能源汽车工位(8~15个左右)。
2. 转型瓶颈:
人才缺口103万→设备需承担 “降本提效” 核心角色(替代人工经验,缩短检测时间)。
政策要求:新能源维修工需持电工证+专业认证,设备智能化可降低人工技能门槛。
五、结论:千亿赛道的破局点
需求爆发力:2024–2030年,设备需求从2.2万台增至10.6万台,年复合增长率32%,市场规模从4.4亿增至21.24亿,七年累计超80亿元。
技术刚需:现有设备功能落后,智能化、集成化、模块化检测设备是唯一解,谁先突破“精准诊断+自动分析”,谁就能占据市场高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