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油价不跌? 还“管”?该“帮”了 |
又是赶在一个周末,七个部委“悄然”公布了 “三公”经费报告。所谓“三公”消费,就是公车、出国、接待的三种公费消费开支。这里我们主要谈公车消费问题。毋庸讳言,从目前已公布的账单看,大多含糊其辞,让在下这等门外汉看了,真有天上人间、云山雾罩的感觉,看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只是大约觉得,公车消费在“三公”消费中所占比例相当不小。
从已经公布“三公”消费的单位情况看,花到公车上的款项,多数达到或超过了“三公”消费比例的一半,比如农业部、审计署、中国工程院等,水利部的比例甚至高达80%以上,相对吃喝、出国,公车消费是公款支出中当之无愧的头号“大户”,的确到了让纳税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最让大家称奇的是审计署的报告中,每辆公车一年的运行费用竟高达5.4万元,这里面还不包括专职司机的工资,依据各地标准,大约在3万~5万元。仅此两项,每辆公车一年的运行费用就接近十万元,足可以够一般白领人士买一辆很不错的自主品牌轿车了。一般私家车一年的运行费用一两万元就算高的,而公车却要高出数倍,数字是很惊人的,也是大家始料不及的,如此大大方方地花纳税人上缴的税款,怎能不让他们感到愤慨?这可能也是“公仆”们不愿,或者不敢公开“三公”数据,特别是不拿出细目的原因之一。
大家知道,官员一般换车比较勤,公车更新率较高,很少见官员坐一辆今天坏、明天修的老破车,这么高的运行费用,究竟花到了哪里?据知情人介绍,公车的运行费用主要是花在烧油和过桥过路费上,不知确否,作为纳税人,我们特别想知道开销的细节,才能知道这些开销合理不合理。此外,由于各个单位人数、工作性质不同,需要车子的数量和种类也不一样,笼统地公布一个单位公车支出的总数,其实没有太大意义,即使公开了所谓人均花费,也说明不了问题,因为有的单位可能普通职员多,人均起来“分母”比较大,也就掩盖了车子的真实开销,自然也难以看出其合理性在哪里。
当然,公布公车消费,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给公车改革提供了基础条件,大家知道,有多少车,花了多少钱,就可以讨论到底一个车的运行费用多少是正当的,花多少钱是合理的。没有这些基本数据,公车改革就只能是空口论道。所以,公布公车消费,最重要的是要公布车子的数量,而且要公布每辆车的维护费用,根据各家的工作性质、范围,确定合理不合理。如果只是公布花了多少钱、车均多少费用,那岂不是买的车越多越好,那样每辆车平摊的维护费用就越低?所以不公布开支细节,“三公”公布仍然只是摆花架子。
文本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