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

大家车网 2012-08-06 10:08 来源:名车志 作者: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1)

  它看起来有多诱惑无须多说,所以问题只是极光开上去的感觉是否和它的外表一样光鲜动人。路虎家族中最年轻的成员是否能够从容地应对没有小山包和沙丘的普通道路和测试跑道?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0) 大家车网

  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优点:外观、内饰、隔音水平、动力表现。

  缺点:制动需要加强,视野盲点大。

  苏晓:极光的机械造诣谈不上有多惊天动地,设计理念其实和大部分尺寸接近的紧凑SUV也没太大的不同,唯独包装手段着实高人一等,打造出此等令人销魂的外观和内饰,气场自然就比所有的对手大了不是一点两点了。要说这款车没有缺点肯定是胡掰,但竞争对手哪怕再好开再实用也不及它那么有诱惑力却是不争的事实。要找一款在功能上代替极光的车型一点都不难,但极光之所以那么热门就是因为它的魅力并不是一款综合能力更强或者驾驶起来更有趣的同类车型就能轻易取代的。

  在过去6个月极光一直都是我们最关注的车型,它是封面上的明星,它也是《名车志》2011年度十佳车型之一,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我们的对比和专题里,也许你还记得就在3个月前它还曾陪伴我们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完成了一次有趣的壮游。如今频繁的曝光说明它是一款绝对现象级的车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它成为了我们的测试对象。这款明星产品的道路性能是否像它的外观一样耀眼?我们希望能有全面的客观数据来说明问题,当然日常驾驶和激烈操控时的主观感受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开启专业测试这个栏目后,路虎第一次成为我们的测试对象,这也说明了它的定位和特性的确和别的路虎都不太一样。

  外观和内饰

  从LRX概念车在2008年亮相后,全世界就开始期待这样一款路虎能早点问世。这款概念车迅速地成为了许多人的梦中情人。收窄的前脸、低矮的车顶、向后上扬的腰线、离地间隙充分的底盘设置和尺寸惊人的车轮。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这就是SUV的最佳诠释。这款概念车具备明显的全地形特征并且又显得年轻、时髦而且极富动感,同时它的尺寸也很合适,既能确保不错的实用性,开起来也应该会比大部分现役路虎更加灵活有趣。而这就是极光,它忠实地继承了概念车所展示的设计思路,甚至依旧保留了一个三门版本。这个版本便是我们选定的测试对象,我们都觉得这个版本不但更加忠于原著,而且看上去也更加潇洒。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1) 大家车网

  极光的外观是许多人甚至愿意花费多出车价1/3的代价得到它的原因。看看那些迷人的细节,前后保险杠下的整体式护板,孔武有力的轮眉和漂亮的大号轮毂(罕见得我们觉得极光的20英寸轮毂对它而言已经够大了),巧妙地镶嵌在前方两侧进气口中央的雾灯,还有日间行车灯亮起时,那神气中带有一丝冷峻的眼神。它就像电影里的显赫家族继承人,年轻、英俊、风度翩翩而且非常自信。

  这种感觉同样延续到了内饰的设计上。中控台看上去不像任何一款现役的路虎,它既没有揽胜的隆重感,也一点不像神行者那样,看起来就像是专门为了在泥里摸爬滚打设计的。它采用了时髦的斜躺式设计,就像大部分高档轿车那样让高分辨率的触摸显示器占据了最主导的位置,但这并不影响使用那些不得不被布置在更低位置上的按钮或者旋转开关。传统的换挡杆已经让位于从捷豹上拿来的圆柱体,而长条形的驱动模式选择开关则是车内唯一会让人联想到“越野”的元素。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2) 大家车网

  拨动拨片就能介入手动模式,一直按着+挡不放就能回到自动模式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3) 大家车网

  仪表盘很有运动味,另外你能从TFT液晶显示屏里知道你想要的所有行车数据和状态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4) 大家车网

  那么贵的车不可以没有一键启动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5) 大家车网

  环绕影像系统在停车时实在太管用了,不过在黑灯瞎火的地方还是得靠驻车雷达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6) 大家车网

  极光上出现这玩意儿,充分说明了捷豹和路虎是一家人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7) 大家车网

  默认的公路模式最实用

测试路虎揽胜极光3门耀动版 尤物正传(8) 大家车网

  多在城市里,坡道缓降功能鲜有用武之地

  作为揽胜家族的一员,内饰装潢的材质令人满意。真皮、铝金属、塑料,这3种材料构成了你可以触碰到的所有部件,其中的绝大多数都能提供让人愉悦的质感,唯独车窗开关是个例外,僵硬的硬质塑料让人有点失望,在小改款时换成中控台上开关的材质就完美了。对我而言即使把座椅调到最低的位置,坐姿仍然有些偏高,但驾驶姿态已经明显偏离了揽胜或者发现那种直挺挺开车的风格。我希望制动踏板的位置能够稍微再低一些,但是方向盘的直径和手感都很理想。不过这台车的视野并不是很好,无论是后方还是前侧都存在盲点,尤其是狭小的后窗所提供的视野非常有限。后排倒比想象中宽大,虽然进出肯定会有一些不便,但坐在后排上经历一次长途旅行绝对称不上是受虐。这款车的隔音水平让我相信它的价格比许多内部空间与之接近的家庭轿车贵上3倍是有道理的,出色的噪音控制突显出优秀的音响声效,电台里滚动播放的那些流行歌曲听起来从来都没有那么饱满过。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陶瓷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