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交通运输 > 长春市“城市美容师”频频血洒街头谁之过

长春市“城市美容师”频频血洒街头谁之过

大家车网 2010-03-25 09:45 来源:易车网 作者:

今年3月10日5时,女环卫工陈秋香被一辆面包车撞倒,肇事车逃逸;3月12日,长春市朝阳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张殿臣被一辆出租车撞飞;3月17日早,长春市宽城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女环卫工王某在清雪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倒。这是3月份以来,长春市环卫工人连续遭遇的3起被撞事故。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同时,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已经成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据长春市环卫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长春市发生环卫工人被撞事故90余起,平均每4天发生一起。今年1月至今,已经发生的较重大事故近30起,死亡1人。当环卫工人们频频血洒街头时,到底谁来为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

  被撞案例

  案例1——惨!

  女环卫工被撞飞身首异处

  2009年3月3日6时,在远达大桥上,长春市二道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女环卫工张秀华在清雪时,被一辆公交车撞飞,张秀华身首异处,当场死亡。3名目睹现场的环卫工因产生巨大恐惧,当即提出辞职。

  案例2——频!

  5名环卫工同一天遭车祸

  2009年12月8日3时左右,在自由大路和岳阳街交会处,南关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几名环卫工在清扫路面积雪时,一辆蓝色马自达轿车冲过来,撞倒2名工人后逃走。61岁的高洪翔右侧踝骨骨折,另一人轻微软组织挫伤。同一天下午,在人民大街和卫星路交会处,一辆白色丰田商务轿车撞伤3名环卫工人。

  案例3——悲!

  面包车撞倒女环卫工逃逸

  2010年3月10日5时左右,在长春市台北大街路段,55岁的女环卫工陈秋香在过马路送垃圾时,被一辆蓝色面包车撞倒,面包车司机驾车离开现场。事发时,幸亏某液化气公司刘先生和徐先生路过此地,报警并跟踪肇事车,最后将肇事司机抓获。

  案例4——痛!

  环卫工被撞得颈椎骨折

  2010年3月12日14时,在延安大街长春工业大学侧门外,朝阳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张殿臣在扫雪时,一辆出租车从身后驶来将他撞飞,张殿臣当场昏迷不醒。经过检查,张殿臣的头部、腿部和腰部均受伤,颈椎部位骨折,至今尚未恢复。

  最大“杀手”

  肇事车辆

  近半数为大型货车

  通过调查,记者发现近半数事故的肇事车辆为货车。而驾驶员疲劳、酒后驾驶是交通安全事故的最大诱因,尤其是经常开夜车的货车司机,给凌晨时分工作的环卫工人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长春市市容环卫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马森介绍,去年几起事故中,环卫工人多是被长途货车撞伤。一些开夜车的司机在清晨时超速行驶、闯红灯、逆向行驶,都对环卫工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今年以来,除货车外,出租车和公交车也多次撞伤环卫工。

  42岁的环卫工王大姐告诉记者,去年,她眼看一位工友被一辆大货车撞死,之后她再到马路上清扫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一旦有大货车驶过,她就会不自觉地哆嗦。“早上干活时只顾着低头扫雪,根本看不到旁边或后面的情况,而且一般情况下,货车的速度都很快,想躲都躲不开。”

  记者体验

  货车飞驰而过 轰鸣声震得头皮发麻

  3月22日,大雪又至,这已经是去年11月以来长春市的第22场雪。23日清晨,记者来到多条街路,体验了环卫工人在清雪工作中的辛苦与危险。

  地点一:东环城路

  货车在身边呼啸驶过

  5时左右,在东环城路路段,长春市二道区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处的工人们已经开始清雪工作。此时,天还没有完全放亮,空气中弥漫着一层薄雾。记者站在路边看到,一侧是正在奋力清雪的环卫工人,另一侧是呼啸而过的货车。

  赵大哥站在清雪队伍的最外围,低头弯腰,背对着马路中央,用铁锹铲雪。记者来到赵大哥的身边,刚要开口说话,突然一辆大货车从他身后疾驰而过,与记者和赵大哥的距离不超过1米,轰鸣声震得记者的头皮有些发麻。“干活时离货车这么近,不觉得危险吗?”记者大声地对赵大哥说。“看到有车开过来时注意点就行了。”赵大哥边干活边回答着记者,但记者发现环卫工人在干活时都是低着头,很难注意到旁边驶来的车辆。

  地点二:吉林大路

  出租车飞速行驶撞飞路锥

  5时30分,记者来到吉林大路路段,看到街路一侧立起两个红白条纹相间的路锥,10多名穿着橘红色棉衣的环卫工人正在干活。虽然时间还早,但路上已经有很多车辆,不时地从环卫工身边驶过。张大姐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干活时,街上的路灯已经灭了,几乎看不清10多米外的东西。为了提高安全性,环卫工干活时必须穿着带有反光带的工作服,此外还要在路边设置路锥,对过往车辆起到警示作用。

  就在记者和张大姐谈话时,突然一辆出租车飞速地驶过来,撞飞了路锥,没停车就开走了,好在没有撞到人。

  地点三:亚泰大街

  多数车辆看到环卫工不减速

  随后,记者又来到亚泰大街路段,在路边观察了近20分钟,发现只有少数私家车和公交车在经过环卫工时会放慢速度,而其余大部分车辆都是高速驶过。

  一位环卫工说:“有的司机看到我们在路边干活,经过时也根本不会减速,背对着车辆时,被刮碰是常有的事。还有一些司机在行驶中丢垃圾,这时我们就得跑到快车道上去清扫,特别危险。”

  数据统计

  六成以上事故发生在冬季

  据各级环卫部门的数据统计,近几年,长春市环卫工人被撞事故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年,发生环卫工被撞事故70余起,2009年上升到90余起,平均每4天一起,骨折以上重伤50多人,死亡3人。2010年1月份至今,已经发生重大事故近30起,死亡1人。马森介绍,自去年11月以来,长春市降雪20多场,降雪量是往年的几倍,环卫工的工作量非常大,也无形的增加了危险,今年发生的事故量是往年同期的数倍。

  根据统计,六成以上的事故发生在冬季,冬季是环卫工人最辛苦也是最危险的季节。马森介绍,环卫工被撞事故大多发生在冬季,今年第一起事故就是环卫工在清雪时被撞身亡。

  根据环卫部门的统计,每天4时至6时和19时至21时,是环卫工被撞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早上的那几个小时,被环卫工称之为“黑色时段”。

  记者在长春市各路段走访时发现,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人大都穿着统一制式的棉衣,棉衣整体为橘红色,在棉衣的胸部位置有一条反光带,这几乎成为他们唯一的“护身符”。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环卫工的棉衣因为旧和脏,反光带早已起不到警示作用。

  交警也表示单靠反光带很难起到警示作用,鉴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环卫工人应该配备能够显示人体轮廓的反光衣,帽子、手套、裤子都应该反光。

  保障举措

  相关部门:今年为环卫工办医保工伤保险

  马森介绍,长春市现有环卫工人15000多名,其中女性占80%,平均每人负责工作面积4500平方米,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每人3000平方米的标准。环卫工作又脏又累而且收入不高,很少有人愿意从事这项工作。

  大多数环卫工人家庭生活拮据,一旦遭遇车祸,根本无力承担医疗费用。为了救人,往往是环卫部门先行垫付治疗费,再等待调查结果。在今年年初的长春市民生大会上,相关领导提出将在今年为环卫工人办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这样,才能让环卫工的生活和生命有所保障。

  交警:需保证一人清扫另一人观察

  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司机醉驾、驾驶过程中麻痹大意是环卫工被撞的主要原因,环卫工人屡屡被撞也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的表现。他们长时间在道路上作业,受撞的概率很高,也需要从自身上提高安全意识。

  交警部门提醒广大环卫工人,在清扫道路时,最好能避开车流的高峰期,尽量不选择在道路中间清扫。如果必须清扫,需保证一人清扫,另一人观察。在没有指示灯的路口,事故最容易发生,一定要注意环顾四周有无车辆。同时,交警部门也提醒广大司机,在转弯或者凌晨行车时,一定要减速慢行,注意前方正在清扫道路的环卫工人,只有双方加强安全意识,才能降低事故发生率。

  环卫:每天上岗前宣读工作安全手册

  由于工作环境特殊,上级环卫部门为工人们分发了安全工作规程卡片,经常提醒他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最近几年,环卫部门也加强了保护措施和安全教育,例如环卫工的衣服上贴着反光带,垃圾车上也贴上反光条,在清理街路时设置路锥和警戒绳,给行车司机以警示。

  虽然这些设备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要想真正远离危险,还得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马森介绍,在每天上岗前,各个保洁队的班长都会宣读安全手册。清扫街路时,要求工人迎着车辆走,一旦有紧急情况可以及时躲闪。夜间清扫时,要求穿着安全服、佩戴安全帽,并保证反光标志颜色鲜艳,反光效果好。马森称,一些工龄较长的环卫工比较有经验,会听出车辆行驶的速度和方向,但一些工作时间短的环卫工就不具备这样的经验,往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司机:环卫工自身也应加强安全意识

  昨日,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环卫工接连被撞事件,记者在长春市几条主要街道上随机采访了一些司机师傅。

  在台北大街停车的货车司机刘师傅说:“最近这两年货车特别容易出车祸,同行里很多人都因为夜驾时车速过快把人撞倒。”

  一直跑夜班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则认为环卫工被撞不全是司机的责任。他说:“一谈到环卫工被撞,大家都认为是肇事司机的责任,我觉得有些不公平。我开了五年夜班出租,深夜或早晨开车时,经常能遇到环卫工人在干活,如果看到环卫工在马路上清扫,很远就开始鸣笛,可有的环卫工人根本不抬头,也不肯躲让,没有安全意识。”

  记者手记

  别再让“橘红色”染上鲜血

  每天,我们在街上最常看到的颜色就是橘红色。每年冬天,穿着橘红色棉衣的环卫工人天天在车流穿梭的马路上清扫积雪、捡拾垃圾,保障了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但是他们的安全由谁来保障?

  马森说:“只有广大驾驶员和环卫工人共同提高安全意识,才能有效的减少事故。不过,如果你能在街上少扔一次垃圾,那么,环卫工人的危险也就减少一分。”让每个人都从自身做起,不在路上乱扔垃圾杂物,驾车时遇到环卫工人清雪能减速慢行,别再让那抹“橘红色”染上鲜血。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