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看车 >新车 > 国内新车 > 海马股份郑州基地牛年“双微”上路

海马股份郑州基地牛年“双微”上路

大家车网 2009-04-28 00:00 来源:中国汽车网 作者:

闭门修炼两年后,海马股份郑州基地起身“出关”。

这是海马布局中原两年后,海马股份郑州基地交出的第一份成绩表。2009年,海马郑州基地高调亮相上海车展,齐刷刷亮出“双微”战略、“四大”门生——福仕达微客、M1微轿、Mpe并联式纯电动车以及Me纯电动车。一时间,海马郑州迸发出的“功力”,迅速吸引了市场、行业和媒体的关注。

carschina.com

海口回马一枪

“只为这一枪”,这是海马股份副总裁、海马郑州总经理孙忠春先生在上海车展第十三次拉幕之际,动情地道出海马郑州“出关”披露谋略、展示成绩而广受关注时的感受。

carschina.com

而这显然不是感受那么简单。站在市场和营销的角度来看,郑州基地这精彩一枪,其实早有伏笔。当年,谁也没想到05年初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在海南岛运筹的微车构想,能在两年后的中原腹地——郑州一锤定音。2007年,“布局中原,开拓微车领域,寻求未来主业增长极”的构想开始变为现实。随后“海马重组郑轻汽”的消息充斥各路媒体版面时,海马“回马枪”刺微车的谋略,才第一次被曝光于天下。

众所周知,微车领域曾是自主品牌车型的“后花园”。之所以叫后花园,这与早期多数自主品牌“前低后高”的发展路径有直接关联。曾被“低处着手”选择的微车,成为自主品牌开发高级别车型的基石。而在中级车市场屡有斩获的海马汽车,从高起点的A级车市场向下延展微车领地,因反其道而行之而与多数自主品牌车企做法有大不同,被冠以海马“回马枪”。

2007年,被誉为民族汽车工业并购大案的“海马重组郑轻汽”事件拉开大幕。在随后两年的时间,海马紧锣密鼓,相继完成了中牟6万辆微车工厂技术改造,开封零部件工业园顺利投产,园内11家企业开始正式配套供应,销售网络也初见成效。

至此,海马回马一枪的谋略,在海马多年中级车制造经验和郑州诸多优势资源的整合下,得以落地生根。

郑州笃行不止

2007年,孙忠春正式就任海马郑州总经理。上任不久,他就根据海马郑州基地现状并结合海马汽车整体企业未来发展规划,明确了海马郑州基地的未来发展方向。他说,郑州基地是海马汽车布局中原的重要战略,也是海马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对于“双微战略”在海马产业链中的意义,孙忠春表示:“轿车领域竞争城市化是一个明显的消费现象,上要面对合资品牌甚至进口车型的压力,同时又要应付其它自主品牌的冲击。相比之下,农村是一块尚待开发的巨大市场,目前每年百万辆左右的规模,是不能满足庞大的消费需求的,五菱、长安等微车企业也不可能占据全部的市场份额,这让我们看到了海马汽车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双微”战略之于海马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的确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颇多产业研究机构给予双微动作以较高评价,认为海马郑州基地将以微型车作为市场切入点,并逐步丰富产品序列,未来会作为海马主要的微车生产中心,同时也将成为海马汽车另一个增长极。

“如何实现突破和增长?我们定位在轿车级的微车理念上,用微客和微轿两条腿走路,在海马坚持一贯的品质之路上,笃行不止”,孙忠春说,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的提高,“低质低价”的微客产品时代已经渐行渐远。如今,对微客消费者来说,不仅要经济、实用、可靠,还要舒适、有面子。我们基于这一趋势而提出的“微客价值论”,就是未来的微客产品,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产品价值,必须同时具备经济、实用、可靠、舒适、品质五个基本元素”,车展期间孙忠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说。

这能从海马郑州亮相车展的“门生”身上也能略见一斑。定位于“轿车级精品微客”的福仕达,由海马郑州基地历时27个月自主开发而成。这款以“商乘兼备、经济实用、轿车品质”为理念,面向城乡一体化市场开发的轿车化面包车(轿面),节能环保、舒适可靠、经济实用,精如家轿,是城市交通代步车,农村小康起步车的理想选择。对于消费者,福仕达不仅是一款生产工具,更是工作、生活的得力伙伴”,他说。

历史或者未来

回首国内微车发展,固然有着气势磅礴的高歌猛进的光辉一面,也曾有过暧昧的一面。曾几何时,前后全裸的、穿着大肚兜的、咧着小嘴的、胖乎乎小孩子一般的,蹒跚着穿行于大街小巷,曾与善男信女们日益国际化的品质生活形成强烈的反差。

当下,中国微车市场的热,海外汽车市场的冷,这一奇特的车市“对冲”更引发了中国微车市场的新趋势。越来越多的国际巨头如本田甚至奥迪不断表达了推出微车的欲望,这在一定意义上,会放大海马的微客价值论,并强化自主品牌微车向轿车品质进军的趋势,同时也对传统意义上的“低质低价”微车提出更大挑战。

特别是,2009年在金融风暴的淫威下,消费者似乎在一夜之间成熟了起来。站在高油价、好品质、专属服务的新起点,人们蓦然回首时发现,并非是“价格因素”限制了自己的选择,在高档轿车上开的花,在微型轿车上同样能结出果,轿车化的微客似乎已不再是梦想。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