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3-07-16 10:47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宗巍 李香才 张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近日表示,中美将在5个领域加强气候合作,其中包括载重汽车和其他汽车的减排。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在汽车减排法规、高能效车辆技术研发、清洁低碳燃料开发等方面有先进经验,未来双方在诸多领域可能存在合作机会。
美国立法走在前列
数据显示,汽车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约占美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在部分州这一比例更高。由于民众对汽车排放问题的关注,美国在机动车排放污染立法方面走在前列。
早在1955年,美国便出台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立法《空气污染控制法》。1965年出台的《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指出,汽车尾气是重要的空气污染源,健康部、教育部、福利部可以对新生产的汽车设置一定的标准,减轻对空气污染物质的排放。1970年,美国制定《清洁空气法》,要求在1975年前降低90%的机动车污染排放。随后,美国相继制定柴油车排放标准、制定柴油硫含量限制、碳氢化物和氮氧化物排放标准等。
2009年5月,奥巴马公布一项汽车节能减排计划,目标是到2016年,美国生产的客车和轻型卡车百公里耗油不超过6.62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现有车辆平均减少三分之一。虽然这项计划令购车成本增加,但减少的油耗花费将抵消增加成本。
分析认为,燃油经济性标准制度无疑将给美国车企带来压力,倒逼企业研发和生产节能车型,引导新一代先进技术汽车的发展和普及。
先进技术是基础
在这些排放标准规范下,美国在控制机动车排污技术研发方面下足了功夫。近年来,美国汽车产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研发依然力度不减。
据专家介绍,目前美国在汽油车和柴油车减排方面均有多项先进技术。汽油车方面包括紧耦合催化转化器技术、三元催化转化器技术、汽油直喷技术、新型发动机连续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控制技术、多点喷射和多重放电点火技术、发动机运行优化技术、发动机电控系统管理优化技术、高品质燃料和润滑剂技术等;在柴油车方面,有涡轮增压和后冷却技术、基于电控单体泵和电控共轨喷油器的双电磁阀燃油系统、燃料电喷技术、尾气冷却再循环技术、柴油颗粒捕集和氧化催化技术、尾气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等。
以通用汽车为例,在节能方面,公司涡轮增压发动机、低滚轮阻力轮胎等值得一提。美国能源部称,涡轮增压技术可以让燃料燃烧效率增加7.5%,和直接燃油喷射技术搭配使用甚至可以提高12%。为提高能效,通用在部分产品选用了低滚轮阻力轮胎。根据研究,降低5-7%的滚轮阻力可以让能效提高1%。
■ 记者观察 排放标准升级须监管从严
我国乘用车国四排放标准实施以来,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由于标准实施过程中执行不够严格,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当前,北京等地已实施“京五”排放标准,重型柴油车“国四”排放标准实施在即,只有全方位全环节的从严监管,才能保证排放标准切实执行,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才能真正实现。
今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出现持续严重超标。有研究认为,汽车尾气贡献了三成左右的PM2.5,行业节能减排日益紧迫。
实际上,近几年我国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升级速度很快。轻型汽车排放标准方面,自2001年开始实施国一,2004年实施国二,2007年实施国三,2010年实施国四。我国用10年时间走完欧洲50年排放推进历程,逐步与发达国家排放标准接轨。重型柴油车排放标准方面,不满足国四排放标准的新产品从今年7月1日起不能上公告。
其中,北京等大城市的机动车排放标准的升级速度又早于国家标准。自1999年实施“京一”排放标准,今年北京已经开始实施“京五”机动车排放标准。据悉,实施“京五”排放标准后,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单车氮氧化物排放与“京四”相比均将下降40%左右。
尽管排放标准升级速度不慢,但是城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依然严重。业内人士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日益增长的机动车数量,还有排放标准的实施情况并不乐观。
业内人士表示:“一般情况下,汽车行驶里程达到7、8万公里就应该更换尾气后处理系统,才能保障排放达标。”然而,有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车主表示,基本没有去维修过尾气后处理系统。“新购买的车一般能够符合排放标准,老旧车基本上在年检时稍微花点钱就能通过年检,没有人愿意再多花钱去维护更新尾气后处理系统。”尾气后处理系统制造商也表示,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汽车厂商配套,汽车维修市场对该产品基本没有需求。
管中窥豹,小小的汽车尾气系统维修市场的缺失,反映出排放标准执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如果这种情况延续下去,排放标准的升级就形同虚设,汽车工业的节能减排效果也大打折扣。
此外,在重型柴油车国三实施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问题,还存在着油品质量尚未达标的问题。“国三柴油应该满足含硫量不超过250PPM,不过部分地方炼油厂油品质量较差,有的含硫量甚至达到1000PPM。国三油品尚未在全国范围内达标,国四排放标准的全国范围实施更存在困难。”业内人士坦言。
排放标准升级需要车企、零部件制造商、油企等多方配合,涉及各方产品是否达标需要地方政府的持续监督。随着国家加大对各地PM2.5等环境指标的考核力度,将促使各地更有动力严格实施排放标准。节能减排效果的保障,需要在后续车辆的使用过程中持续发力。
关键词:汽车减排 责任编辑: 谷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