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汽车业库存持续上升 欧系豪车陷入价格战

汽车业库存持续上升 欧系豪车陷入价格战

大家车网 2012-11-08 07:06 来源:网摘 作者:

[导读]今年由于市场低迷造成了大量的压库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库存车的大量涌入,会冲击国产车的销售和国内企业的利益。

近日,由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下称“中进汽贸”)发布的《2012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年度报告》(下称“报告”)中显示,2012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海关进口量增长22.6%。不过这一“虚高”增速是以厂商和经销商高库存、车型大幅优惠与大批经销商亏损为代价取得的。

虽然有跨国汽车公司过高预期的销量目标这原因存在,但有进口车市场专家表示,欧洲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增长最快,其市场份额也狂涨18.2%,达到历史高点的66.6%,而日系、美系等都在下降,因此,欧系车的涌入才是进口车“虚高”的始作俑者,但其背后又隐藏着车企因欧债危机导致市场低迷的无奈。

欧洲车涌入冲击国产车市场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而且至今看不到解决的办法和转机的迹象,受其影响,欧洲汽车市场也陷入持续低迷,众多欧洲汽车企业正在寻求出路。

其中,菲亚特关闭了两家欧洲工厂,PSA和通用分别裁员数千人等等,但这并不能解决已有的大量欧洲库存车,因此美洲及亚洲等仍保持增长的市场,成为它们库存的主要目标。

德国贝尔吉·施格拉德巴赫汽车管理中心分析主管斯蒂芬·布拉特泽尔认为,今后,大众、宝马和奔驰等德国车企将更多业务转移到中国和美国市场。

其中,宝马是向欧洲以外地区消化库存的主力之一,其销售总监伊安·罗伯逊表示,虽然中国市场增长也在放缓,但相比欧洲,仍是宝马的首选市场之一。

公开数据显示,9月宝马在华共销售 29631辆,同比增幅高达59%,增速远超竞争对手和行业水平;1~9月,宝马集团在华累计销量达到23.7万辆,已超越2011年全年销量。

中进汽贸高级经理王存对《证券日报》表示,欧系品牌一直没有消减对华出口的力度,加之日系、美系汽车进口量下降,欧系进口愈演愈烈,尤其豪华及超豪华品牌已逐步占据进口车七成以上,三大德系豪华品牌更进口车的主力。

对此,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认为,这将对中国车市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首先,国内汽车的产能已经非常高,今年由于市场低迷造成了大量的压库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库存车的大量涌入,会冲击国产车的销售和国内企业的利益;其次,跨国车企将国外库存车“甩卖”到中国,严重影响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定价秩序,从年初延续至今的豪华车市场的价格战就可见一斑;第三,现阶段我国汽车保有量已处在高位,不论是能源、土地还是环境,都已处于极限,大城市病更明显。

经销商“苦”字当头

“一辆车一降就30万元,这是以往不曾出现的情况。”北京一奔驰经销商对《证券日报》无奈地表示,而虽然目前价格有所回升,但也回不到此前的价格,全年的业绩必定下滑严重。

据悉,宝马虽然在进口车方面增长最快,但使经销商陷入价格战的还是奔驰,在其带动下,进口豪华车价格整体下滑,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优惠幅度已经屡见不鲜。

在今年价格战时期,记者在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看到,一辆奔驰S300降价幅度高达20万元,指导价位93万元的S300商务型优惠后进入70万元区间,奔驰E级降幅在10万到20万元之间。

为了应对奔驰S级的降价,宝马针对宝马740车型,推出了优惠16个点的促销措施,奥迪等其他众多品牌也纷纷被迫跟随降价。多家进口车经销商表示,去年年底以来,店里的库存压力较大,优惠加大也是没有办法。今年可能出现销量增加而利润反降的状况。

《报告》显示,许多跨国汽车公司基于2011年的市场惯性,制定的2012年销量目标增幅超过40%甚至50%,其中个别企业高达70%,远远高于实际市场需求增长。供求关系背离导致进口车经销商库存短期内快速增长、价格一路下探。

《报告》还统计,截至2012年9月, 进口车经销商库存一直徘徊在1.5以上的高位,部分品牌库存深度已超过3,比2011年同期翻了一番,而正常数值应该在1.2以下;进口车市场优惠品牌、车型增多,优惠幅度在10%左右。

由于新车销售亏损,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和日常运营费用过高,大批进口车经销商陷入亏损状态。 进口车经销商经营信心指数已跌至最低点,许多经销商进货积极性下降,部分厂商与经销商的上下游关系紧张。

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的延续,且宝马未给予相应的商务支持政策,宝马在北方的主要经销商,燕骏汽车才在8月底以3.05亿美元卖给了宝马另一家经销商宝信汽车,退出宝马经营。

《报告》预测,如无刺激性政策出台,2013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总需求大约增长10%,供需结构、品牌结构、车型结构将进一步调整。

责任编辑: 随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