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广汽三菱进入"试运营"

广汽三菱进入"试运营"

大家车网 2012-07-06 10:44 来源:网易汽车 作者:

  广汽三菱合资公司的大幕已徐徐拉开,错过了最佳发展机遇期的三菱汽车,要实现在中国的崛起,目前也只能押宝这家新公司。日前,有广汽三菱项目筹备组的人士告诉网易汽车,“9月底,广汽三菱将正式挂牌成立,同时,挂牌当天也将举行首款国产车型劲炫的下线仪式。”

  7月新公司开始试运营

  事实上,为了顺利完成“新老公司过渡”,在本月开始,广汽三菱已经进入了新公司的试运行阶段:高层人事任命也已明晰,所有的职能部门人员已基本到位,劲炫也开始试制生产。

  据上述人士表示,在新公司为挂牌成立之前进入工作状态,目的是通过这三个月的大练兵,能迅速打开局面,因为广汽三菱已经拖不起、等不起,“我们已加快了三菱产品的导入与国产:劲炫9月下线,10月将上市;明年上半年,国产帕杰罗劲畅也将上市;另外,全球小型战略性车型Mirage也已列入国产规划中。”

  北京车展上,三菱社长益子修曾在接受网易汽车采访时表示,到2015年,三菱在中国汽车销售要达到30万辆。而在他看来,构成其30万辆产销目标的主力是Mirage小型车,他预计在华国产后的年销售能达到10万辆。

  “在产品导入方面,包括SUV和轿车在内,广汽三菱保住每年起码会有一款新车导入。”北京车展上,广汽三菱筹备项目负责人付守杰曾向网易汽车表示。

  付守杰还表示,广汽三菱的经销商网络发展有三个来源,一是从广汽集团旗下的经销商中发展,一是广汽长丰的经销商里挑选,再就是原来三菱进口车的网络中发展。从现在到劲炫上市,将有60家经销商开业销售。

  据网易汽车从三菱中国相关人士获悉,新公司的管理架构已基本确定,原广汽长丰董事辰巳大助或将担任该公司总经理,而中方或仍维持以付守杰为核心的领导团队。在此之前辰巳大助在中国的角色是: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北亚本部中国生产项目主管,他也曾在北美、日本本部负责过生产品质与战略规划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一个值得广汽与三菱思考的问题是,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将面临严重的人才不足的现状。不过,有迹象表明,已有广汽集团或广汽旗下合资公司的部分人才已被调任至新公司。

  也有人担心,这家原有浓厚军工背景的车企,在与长丰分家之后,至少有一个利好会随之流失,那就是曾占相当比例的军备采购将无法进入,“但一般的军车采购我们还是符合条件的。”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即使如此,由广汽长丰打造的猎豹汽车成为香港回归15周年的检阅车,仍让他津津乐道。

  新公司到2015年累积销量目标20万辆

  不久前,三菱汽车公布了5月份的全球产量为84,178辆,同比下降了3.5%;在日本国内市场的销量为9,819辆,同比下降了6.9%。而在另一方面三菱汽车5月份日本工厂出口量为22,614辆,同比下降11.8%,在亚洲的出口量更是下降了多达58.3%。

  从这些不甚好看的数据来看,在全球市场呈现疲态的三菱,急需一支强心针来提高士气,目前看来,唯有中国能够扮演这一角色,而在中国,承担这使命的重担自然落在股比对等的广汽三菱新公司。

  对于三菱将宝押在广汽这边,付守杰曾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三菱过去做的应该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才愿意跟广汽合作,希望在中国进一步把它的业绩做好。”

  早在2006年,三菱刚与东南汽车建立合作关系的时候,就希望能在2008年达到在华销售31万辆,其中挂三菱LOGO的汽车就达到20万辆。

  为此,东南汽车被委以重任,但东南连续几年的完成率都只有年度计划的2/3甚至1/2,让三菱对其未来的发展失去信心,继而倚重即将成立的广汽三菱。

  一位只卖三菱进口车的经销商向网易汽车抱怨,“三菱把卖得最好的这两款车:劲炫和帕杰罗劲畅都被广汽三菱拿去国产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不好过。”

  重磅车型陆续被新合资公司收归国产,这也侧面说明了,三菱对与广汽的合作抱有很高期望。

  数据显示,去年进口三菱在华销量达到2.7万辆,增长幅度在13%,这样的增长速度远超于海外的其他市场,其中劲炫和帕杰罗两款车型的销量占了整体的半壁江山,分别是1万辆和4600辆。

  此前,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三菱社长益子修曾流露出对新公司成立的急切心情,“作为三菱汽车也好,广汽集团也罢,双方都想尽快推进这个项目。但是现在还在办理政府方面的相关手续。为了使计划不受延误,我们在做着各项准备,一旦审批通过,马上就可以正式启动。三菱和广汽每天都在积极争取尽早得到政府的审批,这样项目就可以顺利进行下去了。”

  他还说,在30万辆的总体目标中,广汽三菱所占比例是20万辆。这时,或许大家都能理解他的急切与期望,这一役,三菱不能再失败了。

责任编辑: 林建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