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动态 > 车市增速低于3% 各大车企集体调整突围

车市增速低于3% 各大车企集体调整突围

大家车网 2011-12-27 07:30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车市增速低于3% 各大车企集体调整突围(1)

今年以来,政策“红利”终结,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合资车企产品区间不断下探,挤压了原本属于自主品牌的优势市场;合资自主品牌逐渐发力,也使得本土汽车品牌强烈感受到羽翼未丰的无奈。从数据上看,尽管中国汽车市场今年增速低于3%已成定局,但从年初开始,调整就已成为汽车企业共同的战略选择。除了对企业内部进行梳理外,更多的是对产能和市场规划的重新定位。

汽车集团集中度提升

虽然在市场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中国汽车行业并未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但汽车产业的集中度却不断加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江淮和长城,销量分别为364.16万辆、276.26万辆、237.27万辆、183.7万辆、138.98万辆、65.06万辆、57.84万辆、52.35万辆、46.68万辆和43.45万辆。与上年同期相比,长城、东风、华晨、上汽和江淮增速高于全行业,一汽和北汽略增,其他企业有所下降。

今年前11个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465.75万辆车,占全国汽车销售总量的87%。其中,上汽今年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产销突破4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

此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国内汽车大企业集团按照高于行业发展的增速发展,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集中度。

伴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升,各汽车企业集团扩充产能的确迫在眉睫。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本土的六大国有整车制造商——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已经超过2800万辆。单就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华晨和江淮六大自主品牌在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之和同样达到了惊人的1200万辆。

上述企业产能规划总和已接近4000万辆,恰恰与中国汽车市场的峰值上限吻合。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汽车行业生产集中度也大幅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国汽车行业应该拥有年产500万辆级别的大型汽车企业。”董扬说。

自主品牌深度调整

年初业界预测今年将是“本土自主品牌困难的一年”,如今这一预判变为了现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5%,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个百分点。有业内人士认为,除去出口增长的部分,自主品牌国内市场实际呈现的是负增长。

对此,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纷纷放弃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战略调整将功夫用在了品牌与品质的提升上。

奇瑞在今年的战略转型,除了放缓市场推进速度,重新梳理企业内部流程外,一个全新的自主品牌中高端发展计划终得以切实推进。11月28日,由奇瑞汽车与以色列集团按对等股比投资成立的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在江苏省常熟市举行了揭牌仪式。这是奇瑞在品牌进化的过程中,以合资方式实现高端自主的强力一步,无疑也开创了自主品牌发展进程中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

作为自主品牌中成长最快的长城汽车,今年也提出了“三高战略”,即要与同类车型有明显的区别,突破自主品牌汽车向高处走的困局;增加技术含量,改变中国车形象,进入国际高端市场;保持持续性增长的经营质量。从“皮卡大王”到深耕“精品小车”市场,长城多年前确定的战略转型路线,找到了自主品牌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前11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近76万辆,同比增长近六成,预计今年我国汽车企业出口有望超过80万辆,再创年度出口新高。董扬认为,出口作为企业做强的一大指标,将促使国内自主品牌走出去,真正步入国际化。

合资企业扩产探路

据了解,今年合资品牌的增长迅猛,

共 2 条1/2首页上一页1 2 下一页 末页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