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09-06-20 00:00 来源:中国汽车消费网 作者:
风云激荡30年 国际车企重组十大失败案(2)
6. 通用收购悍马
从1940年悍马诞生以来,这个品牌先后在威利斯公司、凯赛-吉普公司、美国汽车公司、AMG汽车公司、LTV公司、Renco集团等近10个汽车公司之间转手,1999年,通用汽车从AMGeneral取得了悍马的商标使用权和生产权,成为到目前为止的最后一个悍马的“玩家”,但实力雄厚的通用汽车照样没能将其医活,2009年通用汽车宣告破产保护,而悍马成为通用最先表态不会保留的品牌。
记者点评:1998年,正当丰田推出节能环保的混合动力汽车时,通用却收购了悍马,使其成为美国耗油文化的终极象征。当时公司高层认为“石油危机”是过去的事情,在可预见的将来油价仍将保持在低位,这是极端短视的行为。收购悍马也让通用背上了“漠视环境”的骂名。
收购时间:1999年
抛售时间:2009年
失败鉴定:活该
7. 戴-克联盟
1998年,戴姆勒-奔驰和克莱斯勒达成“平等合并”的协议,制造了世界汽车工业史上最大的一宗联盟,但由于戴姆勒和克莱斯勒在产品线方面缺乏互补性、双方技术共享程度较低、财务经营及企业文化无法融合,这些直接导致了戴-克集团的经营充满艰辛。2006年联盟亏损达到6.18亿美元,2007年迅速扩大到16亿美元,2007年5月14日,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宣布出售克莱斯勒,私募基金Cerberus资本管理公司以55亿欧元(74亿美元)收购克莱斯勒集团80.1%的股份。
记者点评:一次没有互补性的联盟,双方在联盟之后均未能从联盟中得到实质性的帮助,分手也就成为必然。
联盟时间:1998年
解散时间:2007年
失败鉴定:幸亏卖得早
8. 上汽收购双龙
不要以为在国际汽车市场上,中国汽车企业只是“看客”,事实上,除了四川腾中重工这个看上去不怎么靠谱的“玩家”之外,靠谱的“玩家”也有,比如上海汽车,2004年,上海汽车斥资5亿美元收购韩国双龙48.92%的股份,不过,看上去靠谱的“玩家”最终也不那么靠谱,2009年年初,双龙汽车向韩国地方法院提请“回生程序”,这标志着上汽对双龙的经营很可能自此撒手。
记者点评:上汽收购双龙是中国汽车企业出国门独自参与国际汽车并购的第一案,尽管这个“头”开得并不精彩,但上汽包括中国汽车,都从中学到不少经验和教训,国外的工会问题、自己的技术问题、境外资本的运作和管理,都是中国车企需要补的课程,现在,上汽双龙基本玩完,代价也许大了些,但希望中国车企不要因噎废食,继续努力,接下来你们有可能是世界汽车的主角。
收购时间:2004年
撒手时间:2009年
失败鉴定:就当交学费了
9. 宝马收购罗孚
1994年,宝马以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了英国罗孚汽车集团,具体包括罗孚汽车、MG跑车、罗孚(路虎)越野车和MINI。志在与奔驰在高档车市场一争高下的宝马汽车希望凭借罗孚汽车的影响力,一举超越奔驰汽车,但事与愿违,当时的英国罗孚在品牌号召力上已经远远落后于德国奔驰,宝马公司在苦心经营6年之后仍然毫无起色,不得不在2000年将原来的罗孚集团一分为三,罗孚汽车及MG跑车被英国私人投资商凤凰集团象征性地以10英镑“领回”英国,路虎越野车则被福特以30亿欧元的价格买走,只有MINI小车和“罗孚”品牌的使用权留在了宝马。
记者点评:宝马在错误的时间收购了一个错误的品牌,但幸运的是,宝马并不是“股市的最后一个傻瓜”,六年后,宝马成功地将罗孚集团一分为三,并给每位成员都找到了一个好归属。
买入时间:1994年
卖出时间:2000年
买入价格:8亿英镑
卖出价格:10英镑+30亿欧元
失败鉴定:学乖了
10. 塔塔收购捷豹、路虎
一场看上去很美的收购,但23亿美元的付出只换来自己7年来的首次亏损,汽车业绩的大幅下滑,塔塔开始品尝“冲动的惩罚”。
记者点评:现在断言塔塔收购路虎捷豹一事失败好像还早了点,但之前业绩良好的塔塔受路虎捷豹拖累已成不争的事实,在成功的运营国际知名汽车品牌方面,初出茅庐的印度塔塔和中国汽车企业一样,还有许多路要走。
失败鉴定:有后悔药吗?
责任编辑: 孟飞林
上一篇:意大利博通操刀广汽北汽自主车外形设计 | 下一篇:2009海峡西岸汽车博览会今日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