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厂商 > 厂商动态 > 雷克萨斯混合动力是减排“标杆”吗?!

雷克萨斯混合动力是减排“标杆”吗?!

大家车网 2007-08-19 00:00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林卓群

雷克萨斯混合动力是减排“标杆”吗?!(2)

  来自美国最新一期的《商业周刊》的消息称:在过去3年里,丰田召回汽车的数量增长了两倍,在去年对全美消费者全面体验的排名中,丰田汽车在36家汽车品牌中列第28位。

  为阻止品牌下降,丰田在北美地区30000名工人必须在肯塔基丰田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和经过必要的技术指导,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5 年的时间。这就是为什麽丰田用了76年的时间,契而不舍的追赶美国制造的概念和精神的具体写照。

  毕业于静岗大学科学与工程研究生院硕士定方理,曾染指汉兰达、所有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型的执掌工作,于今年就任日本丰田汽车雷克萨斯研发中心总工程师。寻访经典日式民宅建筑是他的爱好---借鉴日本民居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设计经验,而建筑核心却来自唐朝的中国元素。

  雷克萨斯LS600hL的最大不同,既传承了普瑞斯的制造工艺传统经验,又开创雷克萨斯的制造新工序和为此打造的新工艺,在创新又形成多项尖端的工程创新,使LS600hL提升了品质。

  今年4月中旬,在日本轻井泽LS600hL日本媒体试驾会上,丰田将该车型定位---雷克萨斯旗舰车型。

  车重超过2.2吨的四轮驱动轿车不但具有优良掉头性能,转弯加减速也确保稳定的名牌车性能。这款车已改变由混合动力车而来的印象。

  此前的混合动力车,会听到高频音,或在马达助推的瞬间会猛然加速。而此车不然,它降低了声音及加速感,是款感觉不到是混合动力的高档车。只不过在起伏路段尾部有颠簸感,这是日本媒体对该车的试驾感受。

  目前,该车在日本本土已有了今后半年内目标销售量---4000辆订单。这是日本本土以前所少见的情况。

  当汽车加速时,马达开始工作,引擎尚未启动,此时噪音低,排放为零。在正常驾驶条件下,LS600hL交换使用引擎和马达,以达到最优组合。12伏辅助电池,为音箱、导航和其它系统提供动力。针对混合动力的技术特征定方理如是说。 

  丰田中国总经理矶贝称;作为进入中国较晚的一个豪华品牌,现阶段销量不重要,树立起高端的品牌形象,提升顾客的满意度才是最重要的。但他又说,一旦市场需要,丰田所有车型和品牌都可以搭载混合动力技术。

  业内人士分析,丰田为了对峙竞争对手,采取了不张扬,苦练内功的做法。当年雷克萨斯在美国市场的成功,一方面掌握了和了解了美国消费者的消费趋势和心理;另一方面用吸收了通用、福特等高端销售人才,此次雷克萨斯使用第二代混合动力技术,依然是遵循了是混合动力,又区别于混合动力的概念。

  证明丰田雷克萨斯汽车是高端品牌,同时又是环保技术的拥有者。如今在变化多端的中国市场,也使用了美国市场所积累的成熟经验和适合中国市场的具体做法,更何况,丰田又从北美增派了4名资深的销售指导专家。

  如何转变当前和未来中国汽车经济增长模式?如何保障中国汽车又好又快发展?我国钢材消费量已达到2.5亿吨,接近美国、日本和欧盟钢铁消耗量的总和,占世界总消费量 40%;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1927万吨。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冯之浚如是说。

  从建国初依靠苏联重工业体系和156个援建技术项目,向中国市场转移,到人工手敲原始的红旗及年度量产300辆上海牌轿车,从当时中苏两党时局发生变化到撤走专家团,又从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封锁再到勒紧腰带自力更生制造氢弹、原子弹,还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湖北山沟二汽的诞生,又到计划经济向6+3的中外合资的市场经济逐渐转变;此后,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多国和多元化技术换市场的集成创新的经验及奇瑞、吉利、力帆等民营企业自主造车经验积累。

  中国汽车的发展由一穷二白到规模量产,通过吸收、消化、创新德、美、日、法、韩多国掌握了不同的多样化技术制造体系和管理体系,由当年小量生产,少数阶层消费上升到现在大批量生产,进而,形成了群体性大国消费,消费结构在经济增长的拉动下,发生了重大的质和量结构性的转变。

  乃至影响到从“一五”到“十一五”计划国内从钢铁、高标准钢板轧制成套制造装备的创新,最终形成了由过去自力更生迫切自主到现在集成创新自觉自主的国家制造体系标准创新的局面。这既是新中国工业迈向现代化所形成的艰辛历史过程,又是中国制造韬光养晦厚击薄发加快促成全球化的一个必然缩影。

  如果从国家发展角度看,更加感到当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所采取的中国引进国外技术的迫切性,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当今中国与全球发展的和谐性的深远战略意义。。

  反过来看,丰田用了76年的时间才赶上通用,而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肯定要经过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科技创新,更重要的是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需要。这当中,既需要学习全球化的全新技术,更需要在此基础上打造中国元素。

  近期,一汽公布2008—2020年投入打造自主品牌的130亿的中期科技目标。其中88亿用于研发新车型,25亿用于研发中的软、硬件。

  二汽在8月上旬成立了乘用车事业部,6亿建设自主研发中心,其中,一期投资36亿,08年建厂,年产12万辆。

  上汽在未来5年,乘用车的整车开发和发动机及技术中心的建设将投入270个亿,南汽与上汽在国家产业政策的督导下,最终将形成中国沿海与拉动内地,乃至全球汽车产业链,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产业集约到制造聚合效应的国家未来的深远战略意义,而这种国家性的产业战略整合,代表的是国家整体营销,对此怎麽评价都不过分。

  全球汽车22家著名零部件厂商,围绕江淮自主品牌宾悦轿车基地,从中部自主崛起;上海通用泛亚中心集美、韩、中三方设计人员的5000人设计队伍的优势,针对国内市场需求的适应性逐渐壮大;神龙双品牌零部件进一步本土化,成本更加优异化;吉利集团香港上市和奇瑞与菲亚特签约;宝马中国本土零部件厂商年底达到102家,采购将达26亿元。

  经过25年的市场换技术的经验积累所构成的多元化制造体系的变化,形成了目前中国汽车乃至全球汽车发展的历史性拐点---根据未来国家新的减排措施、合理产业布局、强性和刚性指标的建立与创造建设新型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中国汽车产业和国外汽车企业的深度合作及新技术的运用将成为未来产业架构的新平台。

  至此,一汽丰田普瑞斯进来了,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进来了,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的混合动力车型也将在奥运期间在北京市场亮相。

  这一切表明;中国的发展既要融入全球新技术平台,更要强化规范各产业的刚性标准提升。在迫切自主和自觉自主与市场增长和全球减排的宏观大背景下,雷克萨斯混合动力车进入的意义,能成为中国市场减排标杆吗?!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吴舟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