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中信证券A股收报于30.41元/股,总市值3238亿元;中信建投A股收报于49元/股,总市值3129亿元。自6月19日券商板块行情启动以来,两者累计涨幅分别为46.4%和31.76%。
短短四个月,中信证券(600030.SH)与中信建投(601066.SH)先后四次爆出“联姻”传闻,市场各方比当事者更为迫切、积极,恨不得立刻撮合成双。
上周末,两券商合并重组的消息再度来袭,而这次的“导火索”,是它们先后修订公司章程。
7月28日晚,中信证券发布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的公告。同日,中信建投亦发布新修订的公司章程。
有细心的投资者发现,中信建投新修订的章程中有多项内容与中信证券拟新增的章程内容高度相似,于是,市场又衍生了一波合并猜想。
截至时代周报记者发稿,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均未就此番传闻进行澄清,记者经多方联系,未能从两券商处得到正式回应。
8月3日,中信证券A股收报于30.41元/股,总市值3238亿元;中信建投A股收报于49元/股,总市值3129亿元。自6月19日券商板块行情启动以来,两者累计涨幅分别为46.4%和31.76%。
修订公司章程再次引发传闻
7月28日晚间,根据中信证券发布的关于修订完善公司《章程》的公告,此次拟修订的章程,新增了第十条、第六十八条、第六十九条和第一百八十条四项新条目,均为党建相关内容。
如新增条款第十条:“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及《公司法》相关规定,设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党委发挥领导作用。”
新增第四章“党的组织”,明确公司设立中国共产党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员会。
巧合的是,同日,中信建投也披露了修订后的公司章程。从内容上看,上述中信证券计划修订的内容,在中信建投新版章程中也有类似表述。
如中信建投章程总则第八条相似于中信证券拟修订章程新增的第十条;中信建投章程第五十四条相似于中信证券拟修订章程新增的第六十八条。
这是在为合并重组进行铺路?事实上,这已是近四个月来,市场中第四次盛传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
“更准确地说,这次只是一种猜想,不是传闻,”8月3日,一位资深的券商投行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认为,相较于此前的传闻,这一次市场思路理智一些,主流声音能够去分析两家券商修订章程与合并重组,其实并不构成直接关系。
虽然两家券商同日公告,但中信证券是“拟修订”章程,尚未经股东大会审议;而中信建投是审议后的正式披露,进展上明显领先一步。
且内容上,中信证券主要是加入党建内容,但中信建投是对多个条款进行表述完善,修订的依据和方向不完全一致。
时代周报记者虽然未能从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得到正面回复,但通过两公司人士了解到“为重组修改章程”的说法应该只是臆想。
前三次证伪都挡不住传闻
虽然还是传闻,但依然拦不住两家券商二级市场股价大涨。
盘面显示,公告发布的次日,即7月29日,中信建投A股涨7.90%,中信证券上涨4.82%。
事实上,今年以来,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传闻始于4月中。
4月14日,该消息在市场中发酵,并迅速引爆金融圈,当天中信建投A股大涨8.88%,中信证券盘中涨幅一度超过6%。
当晚,双方发布澄清公告,表示“不存在应披露未披露的信息”,间接否认了传闻。
4月23日,中信建投向中国证监会递交《变更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审批》的行政许可申请,由于其并未披露相关股东,很快,与中信证券合并的传闻又应势而起。
后被证实,此次股权变更是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将持有的35.11%股权改为北京金控集团持有。
此后近两个月,包括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A股市场的券商板块维持横盘沉寂状态。
彼时,券商股并未引起市场的广泛注意。“引爆点”是6月27日,有媒体报道,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
尽管证监会次日即通过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没有相关的更多信息需要向市场通报。但在“打造航母级券商”的想象空间中,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第三次传出合并。
至7月2日,市场多方消息,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内部已同意一项合并计划,志在打造一家规模达82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巨擘。
然而,当日深夜,两家券商再次双双澄清,对合并传闻作出回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两券商收到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就有关事项进行说明。
7月5日,两者复函上交所。
中信建投称,7月3日,公司向中央汇金书面征询,并于7月5日收到回复:“截至目前,我公司不存在涉及你公司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中信证券则表示,经与中信集团确认,截至目前中信集团未讨论过任何关于中信证券及中信建投重组合并的方案,中信集团也未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涉及收购中信建投股票的任何协议。
潜在的合并逻辑
看当下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联姻传闻此起彼伏,投资者眼前似乎有一幅热闹的画面,围观者都在高喊“在一起”,但主角双方却故作镇定,甚至无动于衷。
8月1日,时代周报记者询问了一位上市券商投行部负责人关于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的看法,他明确表示:“假的,已问过在中信证券的朋友,还是不要再传了。”
不过,依然有投资人士认为,市场热捧两者合并,也在情理之中。当下,面对外资的来势汹汹,打造高质量的“航母级券商”,升级行业竞争格局,已是大势所趋。
长期以来,监管层打造“航母级券商”的呼声也一直不断,种种迹象看,目前政策、业务、资本都在向头部券商倾斜,强者联合,这一目标更易实现。而这也是市场臆想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重组合并的关键逻辑所在。
时代周报记者通过公开数据计算,两者一旦联合,就是一艘市值超过6000亿元量级的超大券商,在今年上半年业绩简单叠加下,它将实现366.43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35.0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行业占比超过15%。
合并传闻的另一个逻辑则缘于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颇深的渊源。
中信建投成立于2005年,彼时老牌券商华夏证券被撤销业务许可,中信证券与建银投资共同出资成立中信建投,受让华夏证券原有的全部证券业务及相关资产。
2008年,证监会提出券商“一参一控”的监管要求,这一监管红线迫使这对“亲兄弟”开始切割。
2010 年 11 月,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获批受让中信证券挂牌转让的中信建投12.15亿元股权,同月,中国建银也向中央汇金无偿划转了其持有的中信建投股权。
目前,中信证券仍然是中信建投的主要股东之一。根据中信建投2020年一季报,中信证券仍持有中信建投5.01%股份。此外,中信证券第二大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的全资孙公司镜湖控股有限公司也持有中信建投4.60%的股份。
截至目前,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尚无有力支撑可以成行。
8月1日,一位了解两家券商深层关系的内部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坦言,合并也不是空穴来风,双方曾都有意愿,但并非市场所传的出于打造航母级券商战略考量,也并非最近才开始。
据知情人士称,早在2014年,中信集团就有心“收回”中信建投,但没有好的契机,也没有足够资金。
直到前两年,开始与中投公司密切接触,双方发现了一个“契合点”:中投公司一直没有自己的办公楼,而中信集团下有不少物业,双方有了交换的意愿。
后来,中信集团在物业产权方面未能厘清,现实的障碍使得双方“交换”最终推进不前。
由此也能看出,即使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有可能,暂时也是企业内在层面。(时代周报记者 王丹)
关键词: 中信证券(600030 SH) 中信建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