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持续释放内需潜力。3月9日,商务部部长钟山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已经是消费大国,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他表示,今年商务部在促进消费方面要抓三件事情,包括“提升城市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扩大乡村消费”和“发展服务消费,优化服务供给”等。
如何进一步促进消费升级?哪些领域会成为新的消费增长极?
消费结构总体是升级的
“总的来看,随着人民收入水平提升,消费结构总体是升级的。按国际通行指标恩格尔系数衡量,这几年都是下降的,说明居民消费中非食物性支出在总体上升。”在国新办1月21日举行的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被媒体问及对于消费降级这一社会担忧的看法时说。宁吉喆表示,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商品消费向高品质方向发展。物美价廉的商品好销售,但是质量高、价格不菲的商品也开始更多地进入中高收入家庭。
2018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0987亿元,比上年增长9.0%。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90065亿元,比上年增长23.9%。
此外,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快于人均GDP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同时,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85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4%,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比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12元,名义增长6.8%,比上年加快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24元,名义增长10.7%,比上年加快2.6个百分点。
过去的2018年,“消费降级”的说法一度引发热议。宁吉喆说,国家统计局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研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扩展到能够把服务消费也纳入进来。
据宁吉喆介绍,2018年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居民消费升级提质。“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进一步巩固,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6.2%,比上年提高18.6个百分点,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3.8个百分点。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8.4%,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
激发国内消费潜力背后的房价隐忧
虽然消费降级的说法被证伪,但消费升级也面临一些掣肘因素。苏宁金融研究院联合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发布《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指数报告(2018)》显示,这些因素包括:房价快速上涨给居民消费带来“挤出效应”、高品质商品和服务有效供给相对不足等。
“居民杠杆率过去不高,现在已经相当高了。原因和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一方面高杠杆带来高风险,另一方面给老百姓造成了很重的负担,同时也挤压了消费。我把家里所有的存款和我父母的存款,都拿去买房交首付了,还有很大一笔贷款要还,我怎么还敢消费?可能未来多少年他的消费都会受影响。”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认为,未来几年消费走缓不奇怪,但是只要坚持市场导向的改革和结构调整,未来经济发展仍然会有前途,还会恢复。
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我国在扩大消费规模、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结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当前制约消费扩大和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突出。重点领域消费市场还不能有效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监管体制尚不适应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迅速发展,质量和标准体系仍滞后于消费提质扩容需要,信用体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还未能有效发挥作用,消费政策体系尚难以有效支撑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和预期改善。
《意见》提出,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等。如在壮大消费新增长点方面,地方各级政府要适应平台型消费、共享经济等快速发展需要,加强制度供给,研究制定专门管理规定,明确运营规则和权责边界,提升相关主体整合资源、对接供需、协同创新功能。在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财税金融土地配套政策等。“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把握好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与消费信贷合理增长的关系。”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此前表示,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低时也超过50%,最高时甚至超过70%。她认为,在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稳内需特别是稳消费,对经济的稳增长至关重要。
张近东
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 需格外关注
新京报:你对接下来一段时间我国消费趋势有怎样的预判?
张近东:有两个趋势值得注意。一方面是2018年乡村消费品零售额超5.5万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增速连续七年超过城镇消费增速。同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37万亿元,同比增长30.4%,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2305亿元,同比增长33.8%,农村电商迅猛发展。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县镇市场、农村市场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地区,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据商务部统计显示,智能手表、智能音箱、翻译机等智能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同比增长超过80%,苏宁在2018年的零售过程中也同样感受到这一趋势,智能消费、健康消费、颜值消费、服务消费成为新的增长点。接下来一段时间国内的消费结构升级趋势也将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新京报:企业要在促进消费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比较迫切需要哪些支持?
张近东:在促进消费过程中,企业担当了重要角色,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在数据开放、数据安全,绿色物流、智慧物流,提振农村消费、农业扶贫等方面,希望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能够尽快完善和出台,比如新一轮“家电下乡”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地细节等。
新京报:从消费领域整体来看,有哪些现象和趋势需要警惕或调整?
张近东: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同比增长26.6%。2017年中国快递业消耗了塑料袋147亿个、包装箱86亿个、胶带3.3亿卷,编织袋30亿条。生活垃圾中,快递垃圾占据了90%以上的增量,与之对应的是,包装物总体回收率不到20%。然而我国物流末端配送环节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痛点:末端配送与城市交通管控矛盾逐渐升级,标准规范亟待出台;新能源车路权不明确,制约末端配送模式多样化、合理化发展。
这次两会针对绿色物流和智慧物流方面,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从制度层面推进可循环包装国家标准建立,制定更符合物流行业的绿色包装规范,推进绿色包装回收体系建成;建立绿色包装奖惩机制,配套出台推进绿色发展结构性减税等政策;制定冷链包装耗材标准,鼓励企业探索使用新型可回收冷链包装。将智慧物流纳入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布局;制定末端物流配送车辆国家标准,对配送车辆进行差异化管制;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推进末端配送新模式落地。
新京报:有一些分析认为,高房价给居民消费带来了“挤出效应”,你怎么看?
张近东:从当前政策来看,“稳房价”仍是中央对房地产调控的核心诉求和底线,房地产政策仍会保持相当强的定力。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带来了明显的改善,这对于提振居民消费具有向好作用。同时,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居民收入、产品供给、消费理念、技术发展等等。
新京报:对于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还有哪些建议?
张近东: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需要格外关注。鉴于现阶段我国宏观环境、乡村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都有了明显变化,建议相关部门在细化、落地相关政策与举措时,优化方式,提升实效,让农村消费者真正受益。
例如,增加下乡产品的多样性,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除家电产品之外,可增加汽车、教育、休闲娱乐、母婴美妆等方面的产品,拓宽下乡产品的范畴、增加多样性。
再如,利用互联网方式优化补贴手段和范围,提升实施效率。一方面,加大补贴力度,补贴范围也可从家电产品扩展到更多品类;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通过网上自主申请、发放电子券等信息化手段优化补贴发放方式,进一步提升相关促进措施的实施效果和效率。
还有,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营造品质消费良性环境。建议完善相关监管政策,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不法商家假冒伪劣的生产与销售行为。同时,鼓励推广优质产品与服务“下乡”,给农村消费者提供充足的正品好货,让消费者放心消费、安心消费。
新京报记者 陈鹏 陈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