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年,外部环境对于中国经济环境、消费市场以及零售行业都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由此也打乱了不少企业发展的节奏,让一些企业日常循序渐进的变革积累到一个时间点上发生突飞猛进的变革。
随着市场预期持续好转,所有行业都面临着复苏的问题。是沿袭三年前的模式,还是基于过去三年人口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做出调整?抑或是借助此次变革的契机,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瞄准下一个10年、20年,其实这都是值得企业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日,京东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从这份财报来看,京东选择了主动求变,聚焦、提效、生态等关键词将是未来的重要目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着眼消费趋势变化 进行主动变革
2023年一季度,京东收入同比依旧实现正增长,达到2430亿元人民币;一季度,京东集团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7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3%,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这一成绩,是京东主动变革所带来的反馈。面对消费市场的改变,从2022年开始,京东基于行业态势和业务结构的判断,就开始有意识的做出了预判和调整。调整的方向是聚焦业务主航道,持续降本增效,进而推进业务、利润健康发展。
在降本方面,京东的业务将更聚焦于创造长期价值的业务上。事实上,在关停一些对核心能力帮助不大的业务之后,京东的盈利水平指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在增效方面,2022年底,京东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调整,主要进行了事业群的拆分和整合。近期,京东组织架构再次调整,选择从事业群制回归到事业部制,事业部将按具体品类拆分为采销的作战单元。
调整之后,京东管理层级精简,组织架构变得更为扁平,这也让京东的决策链条变短,响应速度变高,有利于管理和运营效率的提升。例如,采销业务从普通员工到CEO中间最多只有3个汇报的层级。
与之前相比,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也让京东在责权上发生了变化。调整之后,和市场、用户最近的业务单元将拥有更大的决策权,每个业务单元的绩效跟自身业绩也有强绑定的关系,这将激发业务单元的作战精神,让团队更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业绩发布当天,京东还宣布CFO许冉将接替徐雷担任集团CEO。许冉也在财报会议上表示,京东集团会继续规模化经营、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以及(实现)收入结构的多元化来保持集团利润的长期健康增长。
引入三方商家 繁荣平台生态
从业务和财报情况可以看到,京东保持了基本的盘稳定,核心品类如家电、家具、3C、数码,包括面临挑战的酒水、母婴等品类,都在进一步的夯实并扩大市场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季度业绩当中,来自商家和用户的数据尤为值得关注。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一季度京东服务收入达到47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9.5%。三方商家的繁荣带动一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4%;另外,用户平均购物频次、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ARPU)和日均活跃用户数(DAU)也在持续提升。
这也得益于京东对于商家生态的提升。一直以来,京东都以用户为中心,服务于全画像消费者,这其中既包括高端市场,也包括下沉市场。为了让不同消费层级的用户都能买到更丰富商品,京东近年来也在积极拓展商家数量,丰富商品品类。
从供给侧来看,京东梳理和优化了业务结构、品类组合,提供了更为开放的生态。很明显的举措之一就是“春晓计划”。该计划通过12项扶持举措进一步降低商家入驻的门槛,包括个人、个体工商户、工厂等特色商家都能更方便快捷在京东开店,这些海量的优质中小商家极大的丰富了京东的生态,也丰富了特色低价商品供给。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在减免和补贴,提供技术和自动化工具等方面扶持第三方商家之外,京东在流量上也有了更均衡的分配机制。当前,流量“平权”已在京东自营和POP的运营中展现,依据统一的标准,谁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价格、服务,谁就有更多的机会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这意味着,无论是品牌还是白牌,不需要依赖投入营销费用引流,就有更多机会获得流量和增长。在这个开放的池子里,京东自营和POP体系共存,形成合力,真正激活了生态的活力。
换而言之,生态繁荣、供给增加、体验提升,这些改变能够吸引更多层级、更多用户到京东购物,进而构筑出属于京东自己的流量场,因为用户流量增长,又会有更多的商家入驻。总体而言,京东生态已形成内循环,未来用户增长天花板还很高,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据京东高管在电话会议上透露的情况也的确如此。京东主站3月份DAU 继续取得双位数的同比增长,同时一季度零售业务的复购用户和付费会员规模取得同比接近 20%和30%的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一年以上活跃的下沉用户的规模和UP都取得了稳健增长。
释放供应链能力 带动产业高速发展
相较于对营收、利润的关注,一季报背后所反映出来的情况以及未来的趋势也更为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一季度,京东在自营商品SKU超过1000万的基础上,库存周转天数为32.4天,继续领先行业;履约费用率降至6.3%,达到近年来同期的最优水平。
高效的运营后面,离不开京东的供应链。早年,在其他互联网企业还未意识到之时,京东就不惜重金自建物流,打造出安全、高效的物流供应链网络,获得了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优势。
在全球化的今天,供应链已经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供应链的优化和创新对于企业竞争力、成本控制和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在供应链基础设施资产规模达到1372亿元的前提之下,供应链帮助京东筑牢了自身底座,也帮助京东赋能第三方,并获得了外界的广泛认可。
自2019年京东全面向行业和社会开放自身的供应链能力,此后数年,京东的服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至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提升到19.5%。
从同期京东物流发布的财报来看,当前包括汽车、家具家电、生鲜、3C等多个行业都已是京东的客户。大量头部的签约其实背后也反映了一个逻辑,各行业内的企业不再仅仅依赖抢占新用户和市场份额来维持利润,而是转向效率升级、服务升级,而京东能够将其供应链能力平行复制到这些行业,帮助这些企业完成产业升级。
例如,汽车行业可将其配件仓库交由京东物流运营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冗余库存,提升订单满足率,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售后服务体验。
当前,京东正将其供应链能力开放于千行百业,也将自身与产业结合的蓝图展现得淋漓尽致。据了解,京东旗下的京东产发和京东工业等一批完全服务于产业用户的业务板块已率先成熟,并在资本市场和多个行业不断发力和布局。
对于京东来说,未来不仅仅是围绕消费者和生态内的商家,而是在产业里深耕耘,去挖掘产业内更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将技术渗透到电商之外的战场,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不仅能够增强自身的实力,也能挖掘其他行业的发展潜力,最终实现共赢。
在消费市场发生变化之时,京东凭借调整不断繁荣商家生态。在产业化趋势的前提下,京东又开出了京东工业、京东产发这样两朵花,加速了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这无一不在说明,京东一直在做战略的提前预判,因为始终着眼于长期的发展,京东才能够将调整做到前面,才能在变革到来之际走得不慌不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