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国财政部长提交了一份网络影响者良好行为指南文本,网红不得在一些社交网络上宣传整容或医美内容,在使用美颜滤镜时也必须“保持透明”,让订阅者知悉。
在我国,由于短视频平台和社交平台的火热,也让美颜、滤镜等成为了常态,进而发生了不少因此导致商品失真的例子,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资料图)
直播、社交平台美颜滤镜等问题频出
不久前,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布《直播带货类消费纠纷案件审判情况》报告,就直播带货类消费纠纷案件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指出直播带货纠纷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中,就包括直播滤镜厚、话术多,易陷入带货套路。比如,通过滤镜和特定角度展示商品,故意不展示瑕疵,导致货不对版。
财经网科技登陆各个短视频、社交平台发现各个平台存在的美颜、滤镜问题不在少数。例如,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有宣传账号在推广某遮瑕产品,在视频中,博主会先展示整张长满红肿痘痘、黑头、粉刺的脸,然后拿出产品在某一半边脸上使用,通过博主本人左右脸对比的效果,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从展示效果来看,博主使用产品的半边脸蛋立马变得光滑、细腻,犹如剥掉壳的鸡蛋,另外一边则依然存在大量痘痘等,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从皮肤边缘等地方其实能够看出滤镜的存在。
可儿告诉财经网科技,自己曾在短视频平台上购买了一款身体素颜霜,但拿到手之后,发现擦在身体上美白效果并不大,“当时看博主的展示效果,涂抹上之后,左手跟右手立马有了很大的色差,也许是滤镜或打光的作用吧。”
无独有偶,在某社交平台博主“喵哒哒哒”的两个作品中,对护肤产品进行相关描述时,拍摄自己在使用前的黯淡无光到使用后皮肤透亮,声称“你用一次就能瞬间提亮的美白产品”,后被中消协认定涉嫌虚假宣传。
除了上述品类,媒体还曾报道过珠宝赛道有因使用滤镜引发官司的前例。
不仅如此,翡翠、美食赛道等也会因为美颜影响颜色、滤镜磨平商品细节等,严重影响商品质感。财经网科技留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消费者投诉直播间“天色寻翠”用美颜灯滤镜欺骗误导消费者,重金到手的货品与直播间看到的品质完全不一致,有纹不处理,还态度恶劣,拒不退款。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提醒消费者,直播间下单贵重物品要有甄别和存证意识,切勿迷失在各种美颜滤镜之中。
为何开美颜加滤镜成为惯例?
纵观国内直播行业,开美颜加滤镜似乎成为惯例。财经网科技留意到,目前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博主甚至专门教授他人如何打光,如何开美颜、滤镜让直播间环境更好。
主播为什么要开美颜?滤镜、美颜是否会给观看者造成影响?
有观点认为,网上直播带货开滤镜美颜的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开美颜只是为了人单纯的好看,跟所售卖的商品没有直接关系,不会对商品颜色、材质等造成误导;另外一种则是为了售卖商品,有可能构成夸大效果或虚假宣传的可能。
一名在直播间售卖多肉的卖家指出,他们在直播卖货之前会对滤镜、美颜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发现,APP上的滤镜和美颜对于人脸有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多肉会明显失真。“我们做了对比度和锐化的处理,锐化会增强图片清晰度,增加颗粒感,细节呈现更清楚,缺点是会降低叶片的油亮度。对比度可以把黑白差距变现得更明显,加深黑色阴影,突出植物本身。”
上述卖家表示,因为多肉都是小型植物,把细节、纹理、质感突出,让大家看得清楚是他们的初衷,因为光照、不同手机的原因,大家呈现出的画面不尽相同。“综合大家的反馈不要滤镜,我们也会商量着做改变。”
在某些社交平台上,针对植物品类有不少消费者反应称,“直播间滤镜是我一直没下手的原因。”“第一次买,客服发给我的,我直接怀疑不是同一个,直播间特别绿,颗粒感超级强,感觉看啥都好看。”
针对翡翠赛道,家里从事翡翠线下交易的叶子对财经网科技指出,查看翡翠成色如何,需要用电筒照,还需要在自然光下反复观看,“在线下,从店铺灯光下和自然光下看都会有区别,更别提直播间开着滤镜美颜的情况了,想通过照片或者视频看出翡翠真假、好坏,几乎是不可能的。”
此前,就有直播间的主播注意到了美颜滤镜对产品所带来的影响。据央视网报道,一名96年甘肃女孩张明霞因直播带货时不开美颜,被网友嘲笑“又黑又胖又丑”,她表示由于自己做的是农产品直播,更需要让实物与视频相符,而美颜滤镜会影响实物的品相。
是否该明示消费者?
事实上,除了被使用在卖货上,美颜滤镜也曾在旅行等方面深深伤害过消费者。
此前,在某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博主推荐旅游地点,在晒出的图片中添加滤镜,营造出更美丽的景色,引得无数网友心驰神往,但也有很多网友按照推荐去过之后,直呼上当受骗。
例如,博主推荐的云南某处粉红沙滩,被称之为“国内99%的人都不知道的粉红沙滩”、“国内唯一粉红沙滩”,博主晒出的沙滩非常唯美,但在网友晒出的真实对比图中,相比网图呈现出更粗糙的沙石,还有杂草,色彩、氛围等也大打折扣。有网友称“是红色但不是粉红,是沙滩但沙子里有很多石头和野草,红沙遇水变成红色泥巴,真的很坑。”
除了粉红沙滩,坐标武汉的府河湿地、杭州的转塘凤凰国际创意园都成了吐槽的重灾区。
由此可见,在当下,美颜滤镜会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引导。那么,在社交平台推荐商品,或者在直播带货时使用了美颜滤镜是否应该明示?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知悉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做虚假或者引人误导的宣传。无论是传统的商品广告还是通过网红直播带货,消费者都有权知道商品的真实情况。
他指出,网红通过“美颜滤镜”功能刻意美化商品和商品使用后效果,相当于向消费者提供不够真实的宣传信息,很可能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消费者没有充分了解商品真实情况,被“美颜滤镜”宣传效果误导做出购买选择,说明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受到严重损害。“商家适当地采用一些美颜功能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尺度,不能通过美颜功能夸大商品性能或者隐瞒商品真实情况。尤其不能故意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选择,有必要‘明示告知’消费者。”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也曾对媒体指出,以盈利为目的,利用“美颜滤镜”夸张宣传某一种商品或者某种奇特的功效,而这种效果客观上不是商品服务本身带来的,而是人为干预导致的,就一定要如实告知消费者。特别是切割商品的实际效果和滤镜技术之间的关系,那就纯属赤裸裸的故意制造假象,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信以为真,上当受骗,则构成欺诈。
刘俊海建议,商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话只说一半等于撒谎。对于消费者不知道的信息,有义务告知消费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