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业绩“难产”多家房企停牌
(资料图)
近期,因无法按时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多家房企集中发布停牌公告。在延迟刊发财报的队伍中,有包括世茂集团、中国恒大、中国奥园、阳光100、新力控股、花样年、当代置业等在内的老面孔,也有一些新面孔进入停牌大军,如旭辉控股集团、大发地产、上坤地产、祥生控股集团、佳源国际控股等。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若有发行人未能按照相关规定如期发表定期的财务资料,港交所会要求发行人的证券停牌,直至发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20家房企停牌,以待刊发2022年业绩。对于未能如期刊发业绩,大多数房企给出的理由为公司部门关键团队人员辞任,人手不足、忙于清盘与债务重组,以及新冠疫情影响、核数师辞职更换等。
看点:选择年报季“爽约”的企业越来越多,其中也增加了物企新面孔,停牌容易复牌难,再度“归来”之路十分艰难。不过,目前房地产市场回温态势明显,房企若能抓住这一时机,令生产经营活动回归正轨,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停牌满18个月 新力控股被退市
4月6日,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称,由于新力控股集团未按时履行复牌指引而复牌,自2023年4月13日上午9时起,该公司上市地位将根据《上市规则》第6.01A(1)条予以取消。公告指出,新力控股自2021年9月20日起已暂停买卖,若公司未能于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复牌,由于停牌已满18个月,联交所可将该公司除牌。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20日收盘,新力控股股价为0.5港元/股,总市值18亿港元。据财经网不完全统计,自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6日,已有23家房企处于停牌状态。
看点:新力控股成为第一个退市的出险房企,自2021年下半年陷入流动性困局开始,公司危机不断增加,但面对债务大窟窿,新力没能给出积极化债方案,此番黯然离场也给其他停牌房企敲响警钟,在缓冲期内,必须尽快加速销售去化,回笼资金加快化债,按时完成复牌指引,才能保住上市地位。
易居披露债务重组计划阿里已签署支持协议
4月3日,易居企业控股披露境外债重组计划,主要包括现金支付、以股抵债两部分内容。其中,现金偿付方面,企业拟以股东供股方式筹集4.8亿港元,支付部分债权人本金、应付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大股东周忻拟协议包销。债转股方面,企业拟将控股股东TMHome的65%股权置出抵债,TMHome里包括易居的核心资产克而瑞和天猫好房及乐居。针对此次计划,阿里巴巴已和易居签署债务重组支持协议,并同意在重组过程中与旧票据持有人为同等债权人。根据公告,此次重组对象主要包含2022年到期利率为7.625%的优先票据与2023年到期利率为7.6%的优先票据,合计本金5.98亿美元,及阿里巴巴持有的可转换票据,合计本金10.319亿港币。
看点:本次重组方案,易居采取了直接消债方式,并且重组方案暂时获得阿里支持,得到正向反馈,但能最终否顺利上岸还有待时日。当地产行业处于下行周期,对于地产客户过于集中的地产服务商来说,及时优化战略重心,稳健经营是关键。
恒大债务重组新进展:已签订三份重组支持协议
4月3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债权人特别小组的成员签订了三份重组支持协议,即“A组重组支持协议”、“景程重组支持协议”和“天基重组支持协议”,据此各方同意合作以促进拟议重组的实施。上述债权人分别持有现有恒大和现有景程票据的未偿还本金总额超过20%及35%。此前于3月22日,恒大披露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涉及债券总金额合计191.485亿美元。其中,恒大针对现有票据,提出两种方案。一是债权人可按可获偿金额1:1转换为新发行的票据,新票据年限10至12年。二是组合型方案,首先,债权人可选择将其可获偿金额,转换为期限为5至9年的新票据;其次,由五笔与恒大物业、恒大源汽车股票挂勾的股权挂勾票据构成的组合,挂勾方式包括由其担保、挂勾、可强制交换或可强制转换对应股票;再者,可以是前两者的组合。此外,针对景程、天基的债权人,恒大给出的偿债方案分别是,债权人将获得5笔由景程发行的期限为4至8年的新票据,本金总额为65亿美元;债权人将获得4笔由天基发行的期限为5至8年的新票据,本金总额为8亿美元。
看点:恒大境外债务重组取得标志性进展,超20%比例的债权人签订支持协议,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得到了所有境外债权人的支持,目前还不能安然度过危机。如今公司不仅面临资不抵债的局面,且停牌也将满18个月,可能面临退市风险,想平安走出“ICU”路还长。
华夏幸福转让南方总部资产予华润 已获27.5亿元款项
4月3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公司下属公司已与华润置地签署《华夏幸福南方总部资产包整体转让协议》及其相关协议,并已完成标的股权持有人变更的工商登记手续等交割事宜。根据约定,华润置地已于2023年4月3日将第一笔转让价款中的27.5亿元支付至公司指定账户。据悉,去年12月28日,华夏幸福与华润置地全资附属公司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华夏幸福南方总部资产包整体转让协议》,约定将其各自持有的4家下属公司股权,包括华御江(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华御汉(武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华御元(南京)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0%股权、华御城(深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华夏幸福持有的前述标的股权公司的142.33395亿元往来债权转让给华润置地,合计金额124亿元。
看点:华夏幸福以124亿元“清仓”南方总部,加速资产处置脚步,目前已得到实质性进展,而对华润来说,拿到的项目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包括土地出让金未缴清、项目限高等,要想顺利解决并在接手后盘活资源,尚需花费一番功夫。
【市场】
一季度百强房企累计业绩同比转正
本周,房企一季度销售数据出炉。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3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17589.5亿元,同比增长8.2%,是2022年以来首次实现增长。其中TOP100房企3月单月销售额环比上升36.7%,同比上升24.6%。2023年1-3月,TOP1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742.6亿元,较上年增长10.8%。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从企业排名来看,一季度,保利发展以885.5亿元权益销售额领跑于榜首,万科和中海地产分别以794.6亿元和784.9亿元位列第二、三位,碧桂园以713亿元排名第四,超百亿权益销售额的企业共31家。此外,克尔瑞数据显示,一季度百强房企中,超半数房企累计业绩同比出现增长,其中累计业绩同比增幅大于30%的企业数量达到38家。
看点:随着经济复苏以及各地楼市宽松政策落地,消费者购房需求得到释放,一季度销售明显回暖,但从房企端来看,竞争格局分化依旧明显,TOP10房企发展韧性较强,中小房企竞争力不足,应该紧抓政策端的利好和消费端的置业热潮,加速项目去化。
【政策】
郑州、合肥楼市放松限购
4月3日,据大河报官网消息,郑州已取消二环外限购,开始执行新的限购区域调整。据悉,此次限购调整范围为航海路以北,桐柏路以东,农业路以南,中州大道以西,以此为二环限购范围,限购区域外的房产套数,不计入限购房产数量。限购范围内依旧执行每个家庭2套住宅的限购政策。4月6日,据“合肥晚报”消息,合肥购房政策近期有所调整。其中,在庐阳区大杨镇、三十岗乡,蜀山区小庙镇,包河区淝河镇、大圩镇购买住房不限购。有60岁及以上成员的本市区户籍居民家庭,以及有未成年子女的二孩及以上多子女本市区户籍居民家庭,可购买第3套住房。
看点:目前郑州住房可售面积仍处高位,放松限购有利于缩短出清周期,提振楼市信心;而合肥楼市目前整体有所回暖,从刚结束的第一轮土拍可以看出,优质地块引得多家房企竞品质争夺,土地市场热度高涨,加之合肥需求端调控多管齐下,将能更好激活新房消费需求,促使市场加速回暖。
百余城推广“带押过户”
自然资源部、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协同做好不动产“带押过户”便民利企服务的通知》,明确各地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带押过户”推行情况、模式及配套措施情况,深入探索,以点带面,积极做好“带押过户”。随即,北京、福建、东莞、湖北襄阳等多地发布通知,启动“带押过户”模式。根据中指监测数据,2022年以来全国已有超百城出台二手房“带押过户”政策,包括深圳、济南、大连、天津、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湖北等地。
看点:推行“带押过户”能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提高市场活跃度。不过目前“带押过户”还处摸索阶段,在交易过程中,相关部门需精细化流程,加强风险管理,避免出现安全性问题。
东莞:坚决杜绝新增“商改住”行为
4月3日,东莞市自然资源局、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印发《东莞市严控商业办公用房改公寓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严格新增商业办公用房的管控,强化属地镇街(园区)和部门相关行政审批的协同监管,加大惩处力度,多管齐下,坚决杜绝新的“商改住”行为。一经发现,将依法对项目开发商予以严厉惩处,并计入征信,对其后续的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从严要求,在符合上位法律法规的情况下,采取必要的市场准入限制措施予以惩戒,情节严重的限制或禁止参与土地市场交易。此外,通知还强调,对去化周期过长的镇街,将暂不予以批准商业办公用地。
看点:“商改住”公寓因价格低吸引了一批购房者,但此类公寓存在一定风险,包括使用年限短,税费高,也存在消防安全、建筑安全等隐患。此次东莞发出遏制新的“商改住”信号,将有效打击“商改住”的擦边球行为,遏制乱象,能进一步维护购房者利益。
银保监会:警惕“以房养老”等诈骗陷阱
4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养老诈骗的风险提示。消息称,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养老”、“投资理财”等方式“套路”消费者,尤其令老年人“防不胜防”,严重侵害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3年第1期风险提示,提醒广大老年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防上述三类养老诈骗陷阱。其中,关于“以房养老”陷阱,不法分子打着“以房养老”旗号,诱骗老年人抵押房产购买所谓“理财产品”并承诺给付高额利息。实际上是以老年人房产办理抵押借款,获取资金后被不法分子挪作他用甚至挥霍。一旦资金链断裂,老年人不仅无法收回本金、获得收益,还将面临房产被强制拍卖的风险。
看点:在日常消费中,老年人的分辨能力较弱,一些不法分子趁机诱骗其抵押房产进行诈骗,会造成严重的经济以及精神损失,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强管控,防范此类事件出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黄宁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