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电商平台的繁荣,把更多的购物选择权交到了消费者手上,如何让人在眼花缭乱的商品中选出最符合心意的那一款,也成为了人们甜蜜的负担。
为了解决“选择的烦恼”,不少第三方评测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帮助消费者“种草”“拔草”,但行业背后存在着公平性、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反而给消费者的选择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资料图)
“买前看评测”越看越为难
网络市场日趋庞大,商品种类日益丰富,不少消费者为了挑选到质量出众、性价比高的产品,常常需要货比三家,但繁杂的选择提升了对比的难度,为了让消费者更容易选择商品,不少第三方评测机构也应运而生。
所谓“第三方测评”,是指独立于两个具有相关性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以公正的身份,通过自身评测或引用对比专业检测结果等方式,对商品质量、功能等方面进行检验评测,并给出评测结果。
财经网科技在社交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关键词“评测”发现,当前各种评测账号五花八门,类别涉及美食、穿搭、护肤品、家电、玩具等,小至厨房中的一把削皮刀,大到整屋的新风系统,可谓“万物皆可评测”。
从内容上来看,这些评测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形式相结合,通过一些标准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再结合个人对商品的体验,给消费者提供参考和建议。例如,美妆产品一般会结合肤质讲解使用效果,还会给出红榜、黑榜。
在各类主播、博主的助推下,“买前看测评”成为了不少消费者的日常习惯。文心告诉财经网科技,家里孩子出生后,为了给孩子买到最具性价比的好物,自己开始关注各类评测主播,通过主播,自己的确认识到了不少优质母婴产品,也避开了很多雷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评测开始变得很有目的性。”在文心看来,后来的一些评测越来越具有煽动性,一些“必买”“不买就后悔”等话语也经常出现。更离谱的是,当评测账号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时候几个账号评论出来的东西都不一致,在这个博主这里被评为推荐物品的,却在另外那个博主那里被评价为垃圾。“看得越多,发现越来越迷茫,难以下手购买。”
可见,互联网评测机构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消费者减少了挑选成本,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层出不穷、良莠不齐的评测机构显然已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显示,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
行业乱象频出是中立还是为了利益?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11月14日,主流互联网平台中带有“测评”标签的账号总量共有15117个。按测评账号粉丝量计,粉丝量大于1万的共有7308个,占比为48.3%。
财经网科技留意到,在不少平台上的不少评测账号,都标榜自己为“第三方”,绝没有收取任何费用,相关的评测结果能够保证“客观中立”。但事实果真如此吗?实际上,第三方评测引起的乱象时常发生,进而扰乱了市场秩序。
中消协调查“第三方测评”账号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37.2%的消费者反映通过观看“第三方测评”所购买的商品出现过质量问题;35.7%的“第三方测评”存在涉嫌虚假测评类问题。
文心也表示,在自己看过的许多测评里,确实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例如,此前她想买一款素颜霜,关注的博主从美白、持久性、防水防汗等多方面进行对比,但打分标准并不统一,同样的产品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
夸大宣传则是博主们的另外一种表现。文心坦言,在平台上有些博主会使用一些绝对性的词语对产品进行描述,例如某款美容产品“效果很猛,一用就白”“适合所有的肤质”,但实际上她在电商平台上查看该款产品评价时,有一些消费者指出用了该产品导致“烂脸”,但这些情况,主播们并没有提及。
张天比较喜欢为家里购买一些家电产品。她告诉财经网科技,自己此前准备买一个投影仪,就在网上搜索了下关于投影仪的评测,发现很多博主在评测的时候播放效果不错,但大多都是用动画片做演示,“其实如果千元以下投影仪用来播放电影、综艺,大概率会出现过爆、偏色的问题。”
她还指出,也有一些投影仪被主播们夸得天花乱坠,底下的观众们也是清一色好评,博主还附带售卖链接,“我去电商平台搜索的时候,销量并不高,而且评价也不怎么好,想来大概率是收了钱的评测,底下的评论是水军。”
当然,张天也有通过评测挑到了需要东西的时候。去年,家里需要购买一台扫地机,这种标品具有一定的评测标准。在经过多家对比之后,张天选中了某品牌一款机型。“总体上来说,使用感受还行,但建模以及躲避障碍的功能也并不像博主说得那么完美。”
独立国际策略员陈佳告诉财经网科技,第三方评测乱象形成机理极为复杂,传染渠道十分迅猛,假冒伪劣问题相对隐蔽。他指出,第三方评测在发展初期,确实以较高的专业性和适应性满足了人们需求,但中后期一些头部机构或被收购丧失了独立性,或在表面上保持独立的同时引入大量战略投资者,其中就不乏被评测厂商,这些都造成了严重的治理结构问题,并持续引发企业信誉风险,消费者对第三方评测的信心开始严重下滑。
行业乱象如何扭转
“该选哪个品牌?”“产品使用感如何?”从选商品到选评测博主,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出现反而给部分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麻烦,并且这些第三方评测机构是否具有准入机制,是否真的靠谱?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对财经网科技指出,目前活跃的“第三方测评”并非鉴定、检测机构,准确来说属于“第三方使用体验测评”自媒体,这些媒体发布的各类“测评报告”性质也并非鉴定、检测报告,而属于对商品、服务情况的横向对比或使用体验,主观性很强,不需要特别资质。这类测评中,涉及到商品成分、含量、性能等可量化指标测评者也会委托专业机构鉴定或进行试验,因此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在进行横向对比时,由于试验偏差、测评者主观偏好等因素的存在,恐怕很难得出足够公允的结论。
财经网科技留意到,目前平台上有部分评测会明确指出,由某某品牌赞助播出,但也有很多评测并未露出标志,还附带了购买链接,“假测评、真广告”屡见不鲜。
此次,中消协曝光了一起典型案例,就被指明为涉嫌为商业性广告。夏海龙表示,“以商养测”首先明显会存在利益冲突的问题,尤其在直接涉及广告主的商品或服务时,测评很可能沦为变相广告。从法律角度看,如果测评结论明显含有对某一品牌的偏袒或否定性结论,有可能涉及虚假广告或不正当竞争,有很大的被诉风险。
他认为,自媒体进行的测评本质属于消费者评价,但如果测评者进行经营活动,则应严格遵守《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规定,保证测评结论的客观、公允,避免纠纷。
在陈佳看来,第三方评测的隐形门槛其实很高,例如对于手机而言,第三方评测机构能否尽早拿到样机至关重要,此时第三方评测是有求于厂商的,厂商很自然的会选择那些比较“友好”的评测机构,甚至不乏隐性的“商测一体”,利益勾连的情况下其评测科学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
另外,他还认为,由于国产品牌手机近年来创新乏力和公模设计越来越多,导致第三方评测在资本门槛提高的同时其技术门槛和干货含量反而越来越低,一些长视频评测质量低劣甚至被消费者戏言在“水时长、恰烂钱”。“归根结底,缺乏客观行业标准,过度依赖主观臆断,没有成型和有效的商业模式,都是乱象频发的根源。”
陈佳指出,第三方评测行业要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大做强,但全行业资本运作成功案例匮乏背后一方面是优秀商业模式缺失,另一方面则是有意融资的机构往往客观上存在道德风险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陈佳认为,需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代表的市场自发监管机制,与国家法治体系下的市场监管体制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从微观经济机制层面打破消费产业链中因垄断市场、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带来的市场失灵。以政府创新规制手段结合行业自律形成市场主动自发监管相互配合,协同发力,这是全球消费者市场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种必然趋势。
“第三方评测的出现源自技术进步,起于产业升级,与中国消费产业链共同成长,而今要系统性解决第三方评测的发展瓶颈,势必要依靠政策面、产业链和消费者三方群策群力,真正在机制上保障厂商、评测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现市场共赢,行业高质量发展。”他表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