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内,通威股份已两次宣布大手笔布局组件。
12月12日,通威股份公告,拟投资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约40亿元。
(资料图)
公告显示,该项目位于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通威股份将与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推进,计划于2023年开工建设,并力争于2023年底前投产。
通威股份表示,投建该项目,适当拓展组件环节,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在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领域的领先优势,形成更具竞争力的光伏产业结构。
通威股份以饲料产品起家,2015-2016年通过收购永祥股份、合肥通威进入光伏行业,逐渐在硅料与电池片两个环节建立了核心优势,且凭借在周期相对底部进行多晶硅大规模扩产,引领行业实现光伏用多晶硅国产替代,成为目前光伏企业中最“赚钱”的企业。
2022年前三季度,通威股份实现净利润217.3亿元,单季盈利在92亿元以上,超过其去年全年净利润82亿元,全年净利润更有望实现300亿元。
虽早在2013年,通威股份就通过并购合肥赛维,拥有部分组件产能,并积累了一定的组件技术与市场基础。但这位市值1800亿的“光伏老大”近期突然加速组件环节布局,外界不由开始担心可能造成的市场冲击。
9月22日,通威股份公告将在江苏盐城经开区投建年产25GW高效光伏组件制造基地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才正式宣布向垂直一体化方向发展。仅两个多月,通威股份就在江苏的另一地复刻了“40亿元、25GW”的组件布局。算上已有的14GW产能,全面达产后通威组件产能将达到64GW。
据全球组件市占率前五企业(晶科、隆基、天合、晶澳、阿特斯)2022中报,到2022年底组件规划产能分别为65GW、65GW、85GW、50GW、32GW。可以见得,通威股份此次出手,“野心”不小。
不过,进入2022年,硅料、电池片、硅片和组件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出现一轮扩产潮,光伏组件产能在不断扩大,而市场上也存在对光伏组件产能扩张过快,产能利用率低的质疑。
此外,有分析也指出,通威股份入局组件,再次体现了一体化的势不可挡。越靠近产业链上游盈利水平越强,靠近下游盈利水平越弱,一体化布局均衡了这种落差。尤其是在供需矛盾较为激烈的2022年,一体化企业各环节匹配程度较高,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有分析亦指出,当前光伏行业上游硅料价格下跌,组件等下游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环节利润有望回升,这也是通威股份加快布局组件的重要背景。
信达证券认为,光伏行业中长期成长性确定性强,公司凭借在多晶硅、电池片业务上的规模、成本优势,叠加垂直一体化快速发展,有望在多晶硅价格下行周期保持盈利平稳。预计公司2022-2024年实现营收1360.59亿元、1896.98亿元、1999.32亿元,同比增长114.3%、39.4%和5.4%,归母净利294.50、294.88、296.55亿元,同比增长258.8%、0.1%和0.6%。对应PE为6.8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