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光伏“印钞机”的硅料企业,在一次次涨价浪潮中刷新着自己的业绩高光时刻。
前三季度,硅料“老大”通威股份实现净利润217.3亿元,单季盈利在92亿元以上,超过其去年全年净利润82亿元。若按照此趋势,其全年净利润有望实现300亿元。
(资料图片)
这一成绩是什么概念?数据统计,2021年沪深两市逾4000家上市公司中,仅24家利润在300亿元以上。毫无疑问,硅料已跻身最赚钱的行业之一。
硅料环节攫取超额利润之际,头部企业也将视线看向A股阵营。目前,大全能源已登陆科创板,老牌硅料企业新特能源冲刺上交所主板,凭借颗粒硅重夺市场关注的保利协鑫能源,也于10月13日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发行A股的初步提议。若上市进程顺利,国内硅料出货量前四的企业将齐聚A股。
不过,业内亦有担忧声音出现。作为光伏产业最重的资产,硅料本质上属于化工行业,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征,价格曾经历过几轮过山车行情,最终沉淀形成现有的市场格局。
近期,硅料价格跌破30万元/吨的大关,加之与其关系密切的硅片企业主动降价,硅料价格松动初现端倪。
“硅焦虑”助推价格暴涨
硅料即多晶硅,由工业硅提纯制成,根据纯度可以分为冶金级、太阳能级和电子级,前者终端应用涉及建筑、纺织和航空航天等应用领域,有“工业味精”之称;后两者分别应用于光伏硅片和半导体硅片的生产。
图片来源:新特能源招股书
其中,光伏硅料是光伏产业链上游最重要的原材料,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每条产线前期投资在8亿元至10亿元/万吨。为保障成本优势,头部企业扩产幅度动辄从5万吨起跳,想要入门至少需有数十亿的资金储备。
除了资金壁垒,硅料的扩产周期较长,在18个月左右,且需要3到6个月的爬产周期。硅片、电池环节扩产周期为6-9个月,组件则只需要3-6个月。
因需求周期、扩产步速不同,下游企业“等米下锅”,使不少光伏企业患上了“硅焦虑”,动辄百亿元的长单合同,成为硅料涨价的“推手”。
据硅业分会数据显示,2021和2022年整个市场90%的硅料被长单锁定,仅剩10%的散单以竞价成交。
“复盘多晶硅三轮涨价周期,后两轮中长协单都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国金证券认为,近两年上下游签订的绝大多数都是锁量不锁价的长单,大量被锁定的硅料导致可以在现货市场交易的供给变少,在市场一致预期硅料紧缺且需求向好的情况下, 现货价格更容易被进一步推高。
2021年2月起,已经从6万/吨涨至8万元/吨的硅料,再度坐上涨价快车。当年11月最高攀至27万元/吨,一年内暴涨340%,让下游组件企业叫苦不迭。
面对在年末趋于“冷静”的硅料价格,今年年初,中信建投曾对硅料价格的走势做出预测:2022年硅料全年价格中枢在18-20万元/吨,四季度硅料含税均价将滑落至17万元/吨左右。业内也普遍认同,2022年四季度硅料价格有望下降的观点。
近日,更是有自媒体号称,硅料价格已经跌至25万,但是财经网从龙头企业了解的的信息是,目前硅料价格依然处在高位,但是缺乏交易量,处在一种“无量无价”状态。
头部企业齐聚A股
纵观硅料产业过往,曾发生过多轮“洗牌”。2005年起,受欧美国家补贴政策刺激,海外光伏装机需求爆发式增长,硅料供给出现较大缺口。2007年,包括通威股份在内的企业投身硅料行业掘金。最疯狂的时候,原本只有28美元/公斤的多晶硅疯涨到500美元/公斤。
好景不长,随着欧盟降低对新能源补贴力度,光伏市场绚丽的泡沫瞬间被戳破。2009年硅料价格一路跳水,被列为产能过剩行业。通威股份不得不将刚刚装入上市公司的四川永祥剥离,将重心回归饲料业务。
但有的公司却没有这么幸运。昔日光伏龙头无锡尚德,在2006年硅料价格暴涨之际曾与美国MEMC公司签署十年采购长单,合同约定的采购价格为80美元/吨。但2011年硅料价格已大跌至35美元/公斤。尚德电力不得不终止合同,并为此赔付2.12亿美元,为其后续的破产重整埋下伏笔。
到了2013年上半年,亏损严重的中小厂商陆续推出竞争,全国在产多晶硅的企业仅有8家。其中,协鑫旗下的江苏中能产量2.2万吨,约占全国的71%。通威股份自此发力,启动技改优化生产线,2015年公司产能由4000吨增至1.5万吨,跻身国内前三。
随着新建项目的落成,国内多晶硅市场格局基本形成,通威股份、协鑫科技、大全能源、东方希望、新特能源五家企业约占全国90%左右的产能。
图片来源:东吴证券研报
从上市情况来看,硅料企业的选择各有不同。通威股份是最早登陆A股的企业,市值超2100亿元;大全新能源曾于2010年在纽交所挂牌,其主要业务子公司大全能源于去年7月登陆科创板;新特能源和协鑫科技均在港股上市,分别计划登陆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实现“A+H”。东方希望暂无上市计划。
头部硅料企业相继回归A股,主要原因是港股及海外资本市场估值偏低、融资能力不足,同时国内政策对于新能源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率先“回A”的大全能源给出很好的范例。去年7月,大全能源IPO募资64.47亿元,超募近15亿元,总市值突破1000亿元。时隔不到一年再启动110亿元定增,用于扩建10万吨硅料产能。
迎业绩高光时刻
硅料持续紧平衡及行业高景气度,为头部厂商“回A”增添更多底气。
目前计划登陆上交所的新特能源,是特变电工的控股子公司,后者直接持有其64.43%股份。公司主要从事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11年收购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后,主营业务新增风能、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
2019年-2021年,新特能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4.73亿元、141.82亿元、225.23亿元;2020年、2021年营收增幅分别为49.71%、58.81%;归母净利润4.1亿元、6.35亿元、49.55亿元。2021年净利润同比大增近7倍。
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该公司硅料销售额大幅提升158.12%至112.23亿元,主要原因是销售单价从2020年的5.82万元/吨提升至15.03万元/吨。
2022年硅料价格维持在20万元/吨以上,为其业绩增长再添动力。上半年,新特能源实现营收145.76亿元,同比增长87.8%,净利润56.17亿元,同比增长357.37%。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约57.14%,较去年同期提升25.30个百分点。其中硅料业务毛利68.34亿元,毛利率约65.96%,提升21.71个百分点。电站建设业务毛利约6.02亿元,毛利率约24.47%,提升13.74个百分点。
同时,硅料产能通过技改已达10万吨/年,其内蒙古10万吨多晶硅扩建项目预计将于4季度投产,预计年末产能可达20万吨/年。加上此次IPO计划投建的20万吨产能,公司规划硅料产能将达到40万吨/年。
协鑫科技也借助本轮硅料的涨价业绩“翻身”。
2020-2022年上半年,协鑫科技分别实现营收149.07亿元、201.65亿元、156.86亿元;净利润-56.68亿元、50.84亿元、69.09亿元。
与市面上普遍采取改良西门子法生产硅料的企业相比,协鑫科技重金押注颗粒硅。上半年共生产1.12万吨颗粒硅,预计至2022年底,其颗粒硅总产能将达26万吨。
此外,协鑫科技与近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乌海的两大10万吨级颗粒硅项目相继举行开工仪式。加上此前协鑫科技布局在江苏徐州6万吨项目、乐山10万吨项目已顺利投产,协鑫科技运营及在建总规划产能达70万吨/年。
从签署长单情况来看,两家企业目前均有千亿级长单,合同期限在4年到8年之间。
经财经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9月起,新特能源先后与晶澳科技、隆基绿能、上机数控、高景太阳能、双良节能签署锁量不锁价的硅料销售合同,共计77.09万吨。
今年7月份以来,新特能源接连拿下3笔长单,分别与双良节能、晶科能源达成合作,订单数量合计68.79万吨。若按照合同签署期的硅料价格测算,涉及金额达1942.53亿元。
而自去年以来协鑫科技也已拿到双良节能、隆基股份、中环股份、晶澳科技、上机数控等多家头部光伏企业的数个百亿级硅料采购长单,在手订单超80万吨。
价格拐点已至?
“作为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在最近两年迎来了利润大爆发。业内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为300万吨/年,若包括海外供应,共计可以满足全球1000GW左右的装机量需求。”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乡村振兴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人士袁帅对财经网表示。
他预计,2025年和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将达到400GW和1000GW,折算成多品硅需求量将达到130万吨和300万吨,即从2021年底的52万吨/年产能到200万吨/年以上,须有150万吨/年产能增量实现新建或扩产,产业有着相当可观的增量前景。
近年来,硅料的赚钱效应吸引着众多玩家跨界“淘金”,百亿级项目频现。
有自上而下进行扩张的合盛硅业,从硅片、组件环节向上延伸的企业,如天合光能、中来股份、东方日升、上机数控、润阳股份;从光伏玻璃等辅材介入的企业,如信义光能、南玻A;以及跨界企业,如宝丰、江苏阳光。
随着新老势力纷纷加码,新增规划产能有超出预期的迹象。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此前介绍,根据各多晶硅在产和新建企业规划产能统计,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多晶硅产能将超过500万吨/年。这一数据已远超此前预测。
可以预想的是,伴随新增产能的释放,硅料价格有望进入下行通道。另外,监管层面也在着力推动硅料价格回归理性。
继今年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后,三部门于10月初集体约谈了部分多晶硅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引导相关单位加强自律自查和规范管理。
尽管硅料价格回落已经为大概率事件,但业内对于拐点何时出现仍存在分歧。
彭博新能源财经光伏分析师江亚俐认为,硅料价格天花板很难说,在现在的供应形势下,能往下传导就可能一直上涨。
“上游硅料价格上涨什么时候是个头?实际上我们觉得这个头已经到了,价格下跌已经开始发生。”中信建投万炜认为,今年底和明年初,会有大量的新的硅料的产能投放出来,上游硅料的供给紧张情况会得到缓解。
近期,硅料价格已出现“松动”。据PV infolink 12月1日数据,多晶硅致密料均价为295元/kg,降幅2.3%。
另一方面,头部企业的新动作似乎也向外界释放着某种信号。
继以1.942元/W的最低投标单价,成为华润电力公示第五批3GW光伏组件第一候选人后,9月22日,通威股份宣布将于江苏盐城投资40亿元建设25GW组件产能,正式入局光伏组件。
谈及通威股份进军组件的事项,一位光伏产业人士曾对财经网分析称,硅料曾长期处于不赚钱的状态,如果后续硅料产能饱和,可以自用硅料做电池片、组件,进而保障其硅料的利润。
或从侧面反映出,硅料将在未来出现过剩。而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垂直一体化格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滑各环节利润,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主流趋势。
李璐/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