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抢黄灯扣6分 元旦将至史上最严交规深解读

抢黄灯扣6分 元旦将至史上最严交规深解读

大家车网 2012-12-28 09:53 来源:迪族车网 作者:

随着2012年12月18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发布了《公安部令第123、124号一百问 》后,关于自2013年起正式施行的新《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再次引起热议。新规将记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处罚力度也大大加强。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周期内(12个月),没有及时办理、交罚款,记分将累积到下一周期。那么在日常驾驶中哪些我们容易忽略的环节会成为扣分点?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深入解读新规。

遮挡号牌扣12分

一次记12分的项目 关键词:遮挡号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

1.酒后驾驶机动车

2.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或故意遮挡、污损或不按照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由之前的6分提高到12分)

3.驾驶普通机动车行驶超速50%以上的

4.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

5.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

6.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

7.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

一次性记6分的项目

一次记6分的项目 关键词:抢黄灯/闯红灯/不避让校车

1.抢黄灯、闯红灯(由3分提高到6分,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2.遇校车停靠上下学生时不按规定避让校车(并处200元罚款)

3.驾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超速未达20%

4.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超过核定人数未达20%

5.连续驾驶普通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少于20分钟

6.驾驶普通机动车行驶超速20%以上未达到50%

7.驾驶货车超载30%以上或违反规定载客

一次性记3分的项目

一次记3分的项目 关键词:不避让行人/超速/不按规定车道行驶

1.与人行横道不减速,有行人过人行横道不让行(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2.驾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等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超速未达20%

3.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不按规定车道通行(并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一次记2分的项目 关键词:未系安全带/行车中接打电话

1.在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驶未系安全带的

2.开车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看电视等等。

看了以上这些扣分细则,所有的驾驶员和准驾驶员们应该对即将到来的“新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小编在对这些进行罗列的同时,也是想给大家提个醒,“上路有风险 开车需谨慎”!

已经取得驾照的老司机们面对这种种的扣分、罚款、规定“怨声载道”的同时,那些准备跨入“司机”的新人们也在驾校的“大门外”打得火热。因为,自2013年1月1日起《驾照申领新规》将实施,届时,小型汽车将取消“桩考移库”以及“通过连续障碍”、“单边桥”等项目,改为倒车入库、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侧方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等更为实际的项目。此外,对于小型汽车抽取不少于20%进行夜间考试。这“更为实际的改变”可害苦了芸芸考生,自10月份开始,不少考取驾照的人们纷纷抓住这“最后的稻草”,企图在新规实行前拿下驾照,这也让各地的驾校市场一改往年冬季门庭冷落的局面。当然,当供不应求的时候自然要“水涨船高”,面对如此有热情的考生们驾校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驾校涨价成定局 需破垄断

记者电话咨询了天津地区某知名驾校,在1个月前该驾校给记者的报价还是3800元,如今再次咨询,已经涨到了4000元。

据一位在本月19号刚刚参加完“交规考试”的张先生爆料,“我10月份的时候报的名,现在才参加考试。我女朋友前不久刚刚才报了名,报名时交了4000,之后又让补交了800,这还是本地的,要是外地的得6000多。”

同时,记者还采访了某驾校的赵教练,她向记者表示说,新规实施后,考试难度加大,学员练车时间会延长,汽油的消耗、磨损等也都会增加,这些都要考虑在成本之内,适当的涨价是不可避免的。

记者也从相关新闻也得知,除了天津本地驾校涨价外,全国其他地方的驾校也都在抬价,平均涨价幅度在1000元左右。像广州C1牌驾考费用从2011年初的3500元起步,接连经历4000元、5000元、5500元“三级跳”,直至目前的5800元左右,明年就将跨进7000元门槛。有此观之,驾校涨价已成定局。法规从严我们无法改变,小编觉得缓解学员压力应从经济入手。譬如,可以考虑破除考驾照只有驾校“华山一条路”的选择。要放开驾驶学习市场,形成自由竞争状态,情况自然会好起来。

当所有的内容了然于胸后,我们在立志要遵守规则文明驾驶的同时,也不禁担忧在这样大的打击力度下,会不会有“冤案”的发生?这又会不会演变成相关部门新的敛财工具?小编只是希望,当驾驶者在严格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请监管者同样“遵守规则”。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