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深圳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

深圳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

大家车网 2011-10-10 10:09 来源: 深圳商报 作者:

  一方面,非居住区公共停车场白天收费标准提高,路边停车将要收费,特别拥堵路段可能实行交通拥挤收费——小汽车使用成本将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班车、校车和9座以上客车均可使用公交专用道,BRT(路中式大容量快速公交通道)将逐步开建,公交服务继续优化发展——道路资源明显向公共交通倾斜。

  昨日(10月9日)上午,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示《深圳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关于进一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抑制机动车过快增长、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举措。作为深圳首个城市交通白皮书,《白皮书》提出通过十大发展策略,使深圳交通达到开放、畅达、可靠、公平、安全和低碳六项主要指标。而《意见》则提出25条具体措施,力图通过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加快各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等,通过行政、经济、科技等系列手段,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深圳市交委表示,至11月9日前,广大市民可以登录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www.sztb.gov.cn)或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网站(www.sutpc.com)下载《白皮书》和《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文本,若有任何意见与建议,可于公示期间采用信函、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到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传真0755-83168036,电子邮箱szjtghzx@163.com或baipishu@sutpc.com)。

  10大策略引领城市交通转型发展

  2015年中心城区车速维持现有水平

  2015年,深圳铁路交通圈3小时到达长沙、厦门,8小时到达长三角,12小时到达京津地区;中心城区和组团核心区路网高峰小时平均行程车速维持在现有水平,达到25公里/小时以上,其他区域维持在30公里/小时以上;轨道运营准点率达到98%以上,地面公交车辆运营准点率达到90%以上;全市机动化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56%以上。昨日(10月9日)公示的首个城市交通白皮书,对未来交通发展,给出了开放、畅达、可靠、公平、安全和低碳等6项主要指标。同时提出强化枢纽城市、推进区域一体、融合交通土地、持续轨道建设、升级公交服务、重构慢行网络、优化道路功能、引导车辆使用、提升交通运行管理水平、营造安全低碳交通环境等10大发展策略,引领城市交通转型发展。  

深圳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0) 大家车网

  未来深圳智能交通

  开发项目须同步实施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研究建立开发项目与配套道路、公交场站、人行过街设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制度。” 交通白皮书首次提出了开发项目与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实施的意见,同时提出推行大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将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及城市建设项目审批的依据,促进土地开发项目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这些举措一旦确定实施,将改变目前项目开发与交通基础设施不配套的问题。

  白皮书还提出,结合轨道交通和干线道路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计划,协调制定新城建设、城市更新等土地利用开发计划,与前海等城市策略发展地区开发建设时序,优化轨道交通、道路、公交等交通系统建设计划。确保在新建项目中,交通设施能与城市功能匹配。

  道路功能调整以公交、行人优先为导向

  优化道路功能是白皮书提出的10大策略之一。其中最大的调整,是优先安排公交、慢行交通的道路空间,实现道路功能由保障小汽车通行为主向保障公交、行人通行为主转变,使道路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调整的最终目标是构筑以公交、行人优先为导向,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相协调,支撑特区一体化发展,和谐、畅达、集约、安全的道路交通体系,实现道路交通路权的优化分配与交通品质的整体提升。

  “推广以公交、行人优先为导向的路网布局和道路功能设计。”白皮书提出,要以公交客运需求走廊为导向,优化调整路网布局和道路功能定位。开展绿色可持续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统筹交通与环境,优先保障公交、慢行交通路权,兼顾“人、车、路”多方需求,营造和谐、舒适的道路交通环境。  

深圳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1) 大家车网

  深圳注册机动车保有量每年不断攀升。

  通过综合手段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

  加强对机动车使用的引导与控制,通过设施供应、经济杠杆、行政管理和宣传倡导等综合手段,引导机动车合理使用,促进城市交通方式结构优化,维持道路交通状况在可接受的水平。

  同时,加强系统整合与统筹管理,加快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评估和发布道路交通运行状况,为交通拥堵应急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持续改善交通状况。

  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

  昨天公示的《关于进一步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意见》基本明确了调整停车收费、调控拥挤区域交通流量的政策,对拥堵费,也明确提出将“探讨交通拥挤收费的可行性”。

  除了调整停车收费,《意见》还提出完善中心城区主次干道布局,优化调整停车分区和配建标准,加强机动车出行管理,加大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力度,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等多条具体措施,以“组合拳”形式缓解交通拥堵。

  “组合拳”1

  提高非居住区公共停车场收费

  为适当提高拥挤区域机动车使用成本,调控拥挤区域交通流量,《意见》提出,按照一类区域高于二类区域、二类区域高于三类区域(一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相对充足、停车严格控制区,二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相对较好,停车较严格控制区,三类区域为轨道、公交设施供应一般,停车一般控制区)、路内高于路外、峰期高于平期的原则,研究提高非居住区公共停车场白天的收费标准,减少小汽车交通的上班使用;保持居住区停车收费相对稳定;实施路内停车收费。政府投资建设的停车场、占用市政用地的临时停车场和路内停车的收入上缴财政,纳入交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按照区域差别供应的原则,在现行三类区域划分的基础上,扩大一类区域、二类区域范围(具体区域划分另行颁布)。”《意见》提出,结合新的停车分区,按照加大居住地、平稳商业区以及降低工作地停车规划供应的分类供应原则,进一步优化配建标准。

  特别关注:

  1、公务车停车费定额管理。意见》提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车停车费实行定额管理制度,额度外停车费,由个人支付。

  2、办公楼停车场在非办公时间对居民开放。市交委表示,办公楼停车场在非办公时间将对周边居民开放,但还需要解决体制问题,还要制定详细的收费标准。

  3、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或将出台。《意见》提出应以大运会“绿色出行、停用少用”的成功经验为基础,研究制定小汽车停驶奖励办法等政策,建立健全“绿色出行”跟踪检查和后续评估机制。

  4、倡导弹性工作制。《意见》倡导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采取弹性工作制、错时上下班等措施。

  “组合拳”2

  建BRT形成快速公交通道

  昨日(10月9日)公示的《意见》再次提出加快建设“路中式”快速公交通道,其具体布局、模式、办法已在制定中,将在稍后时间公布。

  在联系原特区内外的二线通道走廊,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单向双公交专用车道快速通道,新建的坂银大道等二线通道研究试点设置“路中式”快速公交通道。

  特别关注:

  1、扩大公交专用道覆盖。有条件的道路上设置单向双公交专用车道,以公交客流为主的主次干道,考虑设置全天或高峰小时公交专用道。要在城市主要客流干道扩大既有公交专用车道规模和站台设施容量。同时结合公交专用道布置,实施“多站台、深港湾”公交车站改造,整体提升公交专用道运行速度和服务能力。

  2、校车、班车及9座以上客车可走公交车道。鼓励发展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和单位班车服务。逐步允许单位班车、校车、9座以上客车使用公交专用道。

  “组合拳”3

  打通多条道路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至2015年,力争完成原特区内61项普通主次干道建设和改造工作。”《意见》提出,为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应继续完善中心城区路网格局。打通梅林布心通道、玉泉路东延,分流北环路短距离交通;打通红荔路西延段,缓解深南大道交通压力;打通田贝二路,缓解笋岗路交通压力;打通福民-福田通道,分流滨河大道短距离交通;打通华富-福田、华富-八卦三路,缓解皇岗路交通压力;加快侨城东路北延工程建设,缓解香蜜湖路交通压力;加快科苑路北延、沙河东北延的工程建设,缓解沙河西路交通压力;打通学府路、创业路,缓解桂庙路交通压力。

  特别关注:

  1、推动地铁站接驳停车场建设。《意见》建议,推动城市外围地区轨道站点的停车换乘小汽车停车场建设,以减少进入中心城区车辆。

  2、规划建设12万个夜间路内停车位。改善旧居住区的停车条件,因地制宜建设简易式、机械式停车库。近期在全市规划建设约12万个夜间路内停车位,约3万个全天路内停车位。

  “组合拳”4

  发布道路交通拥堵指数 引导公众合理出行

  《意见》提出,制定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和拥堵分级标准,建立热点及重点片区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测机制。通过门户网站、手机、广播、交通信息屏、移动传媒等手段向社会发布路况信息和交通拥堵指数,引导公众合理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线路。

  特别关注:

  易行网。市交委联合相关企业开发了深圳易行网(www.e511.com)。易行网以一个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八大服务板块为支撑,为公众提供权威、专业、全面、实时、便捷、实用的交通信息服务。

  “组合拳”5

  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

  白皮书指出,将“积极引导市民短距离出行选择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中长距离选择‘公交+步行’或‘公交+自行车’的出行方式。”为此,深圳将规划建设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网络,满足市民日常出行与休闲健身的需要。在以轨道站点为中心500米半径范围内,完善步行通道;在以轨道站点为中心3公里半径范围内,完善自行车通道。

  《意见》提出,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在轨道站点周边、商业区、旅游区试点推行公共自行车系统。

  竹子林试行路边停车收费时间尚不明确

  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交委副主任于宝明表示,选择竹子林试行路边停车收费的原因是:竹子林片区相当拥挤,该片区的地铁和公交是比较齐全,停车场也较多,但路边停车现象仍然比较普遍。希望用政策引导市民多用公交,并提高停车场的利用率。目前没有明确的实施时间和具体实施办法,要等具体措施政策出台后才会实施。

  深圳将有八大

  对外铁路通道

  枢纽城市战略是此次交通白皮书提出的未来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之一。白皮书提出,深圳将构建国家级铁路枢纽,打通至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铁路八大通道,提高对华南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铁路交通辐射能力,提升作为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功能和地位。

  白皮书提出,深圳市将加快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与厦深铁路深圳段,以及深圳北站、福田站、布吉站和深圳东站的建设,与已建成的罗湖站一起形成深圳地区“两主三辅”铁路客运枢纽布局。加快平湖集装箱中心站及东西港区办理站建设,形成“一主两辅”铁路货运枢纽布局。

  “依托铁路、航空、口岸等规划建设,发展复合型交通枢纽,新建深圳北、机场客运站,预留深圳湾客运站。”白皮书提出,要完善公路客运枢纽体系,进一步巩固深圳国家公路主枢纽地位。

  到2015年高快速路

  总里程将达699公里

  完善城市快速路网体系,加强组团间快速交通联系,至2015年,全市高快速路总里程将从目前的425公里增加到699公里。昨日(10月9日)公示的交通白皮书提出了加快特区交通一体化、港深莞惠融合发展的多项举措。

  南山、宝安将增加5条衔接通道

  白皮书提出,要加快推进宝安留仙三路-南山留仙大道、宝安前进路-南山朗山路、宝安湖滨路-南山茶光路、宝安公园路-南山中山园路,宝安留仙二路-南山北区二号路等5条衔接道路的建设。5条衔接通道建成后,将大大增强宝安中心区与南山北部片区交通联系。

  为加强二线通道规划建设,支持特区交通一体化发展,白皮书还提出要加快推进新彩、坂银通道的建设,加强中部区域交通联系。加快前海与宝安片区道路衔接规划,支撑前海中心的发展。开展罗湖布吉片区道路衔接规划,缓解主要干道交通压力。

  未来将着力加强原特区外主次干道建设,以支持原特区外城市化发展。

  增加深圳、香港跨界通道

  “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东部过境高速公路等道路建设,实现深港跨界货运交通西进西出、东进东出”。为加强深港的跨界联系,白皮书提出了完善深港跨界轨道设施和道路设施的建议。深港跨界轨道方面,加快深港西部快速轨道及前海枢纽规划建设,与既有的中部福田地铁口岸(连接深圳地铁4号线与香港东铁落马洲支线)、东部罗湖口岸(连接深圳地铁1号线与香港东铁)共同形成西、中、东三个方向上的跨界轨道网络。

  深莞惠交通一体化提速

  “加快推进沿江、博深、东部过境、外环高速、清平二期等高速公路的建设,以及梅观、水官、深汕、惠盐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加快开展深中通道的前期工作。”白皮书提出,深圳要加强与国家、省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的衔接,构建深莞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

  白皮书具体提出了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道路交通衔接和跨界公交三方面的建议。轨道交通方面,白皮书提出协同推进珠三角城际轨道网络规划建设,与东莞、惠州合作开展城际轨道专项规划研究,协调穗莞深城际线、深惠城际线、虎龙城际线等城际轨道规划布局、建设及运营管理方式。加快穗莞深城际线规划建设,积极推进轨道站点配套交通设施、沿线道路和公交线路优化等相关工作。

责任编辑: 林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