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车网 2011-09-11 00:00 来源:网摘 作者:
酝酿多时的节能汽车补贴新政将入围产品的平均油耗门槛由6.9升提升至6.3升,单车补贴3000元标准不变,该政策将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行。此举一出,市面上七成享受节能补贴政策的原“节能车”将不再享受政策的优惠。
在消费旺季即将来临之际突然收到政策变动的消息,让很多车企及经销商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自主品牌,更将受到新政的正面冲击。一时间,车企和经销商都为之震动。
不过,有专家表示,虽然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让车商们头疼,但从长远来看,对车企的研发能力却是一种考验。
1
车企内部研讨促技术升级
面对即将调整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入围补贴目录的汽车企业纷纷表示均已接到通知,并在公司内部开始着手研究对策,以减少因补贴的退出而造成的市场损失。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合资品牌中,包括大众、奔驰、奥迪、福特、通用等在内的欧美系车企,几年前便开始在全球推行发动机小型化,更多新动力总成的技术已经应用在向中国投放的车型中,因此多数车型将轻松迈入更为严格的油耗门槛。
统计数据显示,在去年7月份第一次公布入围车型至今,共有6个批次427款车型入围节能补贴车型目录,而从10月1日执行新的入围标准之后,这些入围车型中将近70%的车型将出局,而在这近300款车型中,自主品牌车型所占比例达到了60%。业内普遍认为,自主品牌车型无疑要经受获取节能补贴门槛大幅提高的巨大挑战。
对此,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朗坦承地表示,提高单车油耗标准,让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感到很大压力。奇瑞入围的车型中,多数将面临出局,目前仅有搭载新一代发动机的奇瑞A3三厢能符合新油耗标准。
据了解,由于目前自主品牌车型大多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将油耗降低10%的困难非常大,而合资品牌搭载涡轮增压、缸内直喷发动机的车型则将轻松过关。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公司为降低油耗标准,预备技术升级展开新一代发动机研发的车企不在少数,其中比亚迪、长城等车企已着手开始了更节油发动机的开发。
2
经销商将面临更大困境
车企技术升级需要一定时间,但经销商卖车却是刻不容缓,因此,面对节能补贴门槛的即将提高,最难受的当属冲在市场第一线的经销商们。多数经销商表达了对新政实施后销售的担心,有经销商表示,这是目前汽车消费仅存的一个刺激政策,如果优惠缩水,肯定将加大消费者的观望情绪,卖车势必受影响。
“本来销售情况就不好,3000元补贴取消后,为了争夺客户,我们店肯定得自己加大优惠,那样亏损就更大了。”采访中,一位广汽本田4S店的负责人这样说。
此外,从目前的车市情况来看,仍然处于较低迷的状况,消费者持币待购的观望心态比较明显。这时候如果优惠缩水,对于大多数车型,特别是车市中所占比率很高的经济型车来讲,影响会很大,更有可能导致刚刚有所复苏的车市继续下行一段时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会长苏晖(微博)认为,新政策将对自主品牌产生巨大的冲击,包括奇瑞、比亚迪、吉利等在内的自主品牌汽车将无法进入国家鼓励补贴的范围。
不过也有经销商迅速做出反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多家不同品牌4S店已经开始利用各种手段通知消费者,明确告知消费者补贴截至时间,促使犹豫中的消费者尽快下定购车。
但是,这种赶在政策实施前多卖车的行为毕竟只是一时,未来没有补贴的日子怎么过,是眼下最让经销商头疼的事。而很多车企也已明确表示,尽管拿不到油耗标准的车型将在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但并不会就此推出单独的补贴。“毕竟每辆车3000元节能补贴的费用太大,企业单独补贴根本无力支付。”王朗说。
3
有利于车企技术提升
虽然10月1日开始提高节能补贴入门门槛,专家纷纷认为将有相当数量的车型退出补贴范围,对市场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促进我国汽车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技术的积极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节能补贴政策直接拉动了消费,这项政策还有效地促进了节能汽车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我国节能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同时推动了汽车油耗标准的提升。”苏晖表示,虽然他认为,提高单车油耗标准,压力最大的还是自主品牌经销商,但毋庸置疑的是,“新补贴政策可以迫使自主品牌车企技术提升,进行研发创新和营销创新”。
据了解,此前因一系列的国家鼓励汽车消费政策,令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同时也超出了靠其自身竞争力该达到的水平,节能补贴门槛的提高将促使国内自主品牌加快技术转型,真正实现节能减排。
董扬透露,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讨的新能源产业规划中,包含了节能汽车补贴的内容,这意味着开发更加先进的符合行业发展潮流的技术将受到政策资金的鼓励。
不过,对于自主品牌而言,由于技术改进困难重重,提高油耗标准后,市场份额注定会被合资车企短暂蚕食。对此,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直言,“由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升造成的企业竞争力下降,将是未来几年自主品牌车企需要面对的问题,在这个状态下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保护自主品牌的措施”。徐长明认为,“中国汽车市场70%的市场份额都被外资品牌占据,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让自主品牌发展起来,没有保护措施根本不行”。 (北商)
责任编辑: 杨小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