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谁合适 高档车“保价换购”的营销新手段

谁合适 高档车“保价换购”的营销新手段

大家车网 2011-08-05 14:21 来源:搜狐 作者:

近日,某欧系豪华汽车品牌在上海推出了“保价换购”的售车形式,针对旗下某一款售价在70万左右的车型,具体内容是:购车满三年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按照“购买价格”七折的金额在经销商处置换该品牌的其它新车产品。或者选择继续使用,经销商将在消费者购车满三年后补贴10万元现金。期间如果车辆出现车损或维修,导致无法按协议按期置换新车,也可以在三年后获得10万元的现金。

经销商;保价换购的利益点在哪里?

听起来很合算,是很多消费者第一次听到这一售车方式的感觉,但冷静之后会发现,经销商从来不会做亏本的买卖,羊毛出在羊身上,便是这个道理。对经销商而言,这一销售政策的推出,可以带动这款相对滞销车型的销量,其次,三年后会有不少消费者选择换购的方式置换新车,因为“七折”的换购价格会比消费者自行出售二手车合算得多,这也为经销商带来了更多的后续客源。

根据一些厂商与咨询机构的调查,中国售价在50-150万的豪车消费者换车的频率较快,在过去的五年中,这类车型的换购周期平均在3年左右,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在两年内便置换或新购产品,这也使得不少经销商都看中了换购、置换这一市场,一方面置换客户的品牌忠诚度可能高于一般客户,另一方面,这部分消费者再次购车时的消费金额会大于第一次购车时的金额。这类客户属于经销商眼中的绝对优质客户。

对经销商而言,采用这一“保价换购”销售策略,账面的“损失”约为10万元左右,即消费者三年后不换购,经销商要补偿消费者10万元现金。如果客户选择获得补偿金,客户对该品牌的满意度和品牌好感度也会好于其它品牌,未来换车时,选择该品牌的几率会更,消费者如选择推迟置换时间,未来经销商收购二手车时的价格也会更低,通过差价的形式,也能弥补回一部分差价;如果消费者选择置换,那么经销商便获得了更为优质的客户资源,并能以较高的价格成交;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边是消费者选择这一购车政策时,购车的价格可能会比其它方式购买的价格更高,车型的选择余地也很小。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将其看作是经销商销售“滞销车”的一种很聪明的方式,这种方式要比直接在终端售价上减去“五万八万”更有效果,也更能有效地保护品牌的价值和声誉。如果该款车型不采取这种方式销售,而是直接减去10万的售价,实际上对产品和品牌的伤害很大。同样是10万元的“让利”,换一个营销思路,带来的效果与口碑完全不同,对于豪华车品牌而言,这种营销思路的变化值得同业思考与学习。

从资金链的考虑上看,经销商也是这类营销方式的赢家,10万元的“补偿款(优惠款)”选择在三年后支付给消费者,实际上也让经销商目前获得了更多的现金销售收益,如果以经销商每年售出100辆车计算,3年沉淀的现金为3000万,300辆新车的占资也可降到最低,算上资金占息和通胀因素,对于经销商而言,这一销售策略的利益点很多。

消费者如何甄别营销策略背后的玄机?

首先,消费者的选择余地非常小,仅有一款车型,置换时,也必须在该品牌旗下的产品中选择,具体的换购对象,相信届时也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其次,按照一般的二手车保值率计算方式,三年和六年这两个时间点是出售二手车较为合算的时间点,经销商选择三年后置换,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笔者认为,对于私人用车的消费者而言,除非对该品牌有特别的亲睐,否则无需因这类“保价换购”的营销策略而选购该产品。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经销商不会做亏本的买卖,将来这些费用也可以通过维修、保养等限制条件来赚回。当然三年后10万元的折旧补贴款还是较有吸引力的,相信会引起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

对于一些企业客户而言,这样的购车方式可能更加适合,三年时间的折旧成本变得非常明确,这也是一些企业在核算运营成本时所看重的。三年后通过置换再购新车,三年中的折旧成本会低于通常的会计折旧计算方式。这也有助于一些企业或公司客户选择这类销售策略的新车型。

小评:对于售价较高的豪华车产品而言,中国消费者的换车较为频繁,对经销商而言,通过一些新的营销手段与方式,确实可以获得不错的市场效果,尤其“回头客”的数量对经销商和厂商而言最为关键,如何留住置换和新购买家的亲睐,可能是未来三五年国内豪车经销商们最需要做好的功课。从这一点上看,“保价换购”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促销措施,无论对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类促销方式值得业内关注与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 张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