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公车管理出台新规: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

公车管理出台新规: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

大家车网 2011-03-08 09:34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公车管理出台新规:省部级以下官员不配专车(0) 大家车网

   省部级官员升迁“车随人走”

  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透露,新办法出台前将停止公车配置审批,公车编制将重新审核。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原副书记李宏透露,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分别针对省部级和省部级以下单位做出规定,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车随人走”。

  中办发文规范公车

  据了解,这份文件已下发到各级党委政府,但尚未向社会公布。3月初,财政部根据此办法出台《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从预决算关口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管理。

  另外,各省份就此办法正在修订地方法规,在新办法出台前,一律停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的编制和配置审批,并重新核定公务用车编制。

  公车购买数量将下降

  李宏说,这次公车改革启动后,公车购买数量应会有一定下降。另外公车改革需要一个过程,逐步进行。

  之前公车改革提了多次,但中央和地方,发达地区和边远地区情况不一,牵扯面大,数量也多,一些地方有畏难情绪,另外也可能触动很多干部切身利益。

  据李宏介绍,公车改革肯定要推,这次中办和国办的文件下发后,地方再据此进行调整。今后还将通过市场机制、货币化的方式改革。

  亮点

  1 省部级官员配车延至8年一换

  据李宏透露,公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省部级官员配车,使用年限从5年一换变为8年一换,8年后车若还能用,将继续使用。省部级官员配车排量要求未降低,但费用要求降低。

  省部级官员提升职务后,也不能换车,不管升职还是平级调动,车都要跟人走。以前,一般干部提升,或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都要报备、请批购买新车。

  2 省部级以下单位车辆不固定到人

  对于省部级以下单位,新办法除规定排量和价格外,还要求按人员编制定车辆的多少,但车辆不能固定到人。

  厅局级以下干部,就按以前的规定也是不配专车,但现在很多县乡一级干部配备专车,“那是违规”。

  ■评论

  公车改革:节省的数据在那儿摆着呢

  公众不仅需要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公车改革的决心,更需要在信息公开上看到公车改革的进步。像叶青代表“一个人的公车改革”那样,一切用数据说话。

  据报道,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自2003年从中南财经大学调任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之后,随即实施了“一个人的公车改革”:自购私车自行驾驶,上下班油费单位每月补贴1000元,出武汉公干则实报实销。据计算,他“一个人的公车改革”每年可省下少则8万多则10万元。

  基于个人的亲身实证,叶青连续8年就公车改革上交议案,但收效不大,自己虽因率先车改被网友称为“用车成本最低的清官”,却“只影响到两个半人效仿”。

  叶青“一个人的公车改革”虽然鲜有效仿者,却给我们认识公车改革之必要性与可能性,提供了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范例。

  设想一下,假若一个公车、一个官员能年省8万,全国加起来将会是怎样惊人的一个数目?按照叶青的算法:“就算公车一年的开支3000亿元,如果我们进行改革,最保守的估计也可以节约1000亿元。”这个数字,让我们轻松窥见当前的公车消费造成了多大的浪费,公车改革为纳税人节省钱财的空间是多么巨大。

  叶青的亲身实践还证明,公车改革丝毫不影响公务活动的开展,他“自购私车”出行之后,工作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由此可见,公车改革说到底还是利益因素阻挠。公车改革喊了二十多年,却一直挂“空挡”,始终未能真正实现起步,超编配车、公车私用、车轮腐败等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如果不能把这些“腐败需求”和真实的公务用车需求公开,接受外界的监督,公车改革依然会“只闻楼梯响”。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1年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等支出原则上零增长,切实降低行政成本。而根据财政部今年初公布的数据,目前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对比之下,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原则上零增长”,显然是一个不小的承诺。

  近日,财政部还出台了公务用车预算决算管理办法,公务用车购置费用和运行费用将单列预算,不再埋进“公务开支”的大账本里,公车开支也将不再是一笔糊涂账。

  然而,无论是“原则上零增长”还是加强公车预算管理,如果离开了公众的知情、参与和监督,最后仍有可能落入内部关门改革的窠臼。如果此前的数据不能公开,那今年是否真的“零增长”,公众也将无从判断;这些年来,地方性公车改革其实也不缺少实践,可大多只是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赎买,既缺乏严格硬约束的人大预算,也少见公众监督。与叶青代表“一个人的公车改革”相比,不透明不公开是地方公车改革普遍的弱点。

  在目睹二十年公车改革无成效之怪现状后,公众不仅需要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公车改革的决心,更需要在信息公开上看到公车改革的进步。像叶青“一个人的公车改革”那样,一切用数据说话,只要完全公开,政府补贴公务员用车的油钱和其他费用民众也能够接受。期待“原则上零增长”成为一脚有力的刹车,公车改革的大幕能够真正由此被拉开。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