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中国自主汽车研讨会 发展与挑战

中国自主汽车研讨会 发展与挑战

大家车网 2010-07-16 12:11 来源:网上车市网站 作者:

中国自主汽车研讨会 发展与挑战(2)

主持人:谢谢钱处长,我个人也有个体会,这次关于汽车下乡补贴,是在去年产业振兴规划中的汽车购置税减半,仅仅是1.6,他没有提心出来我们节能减排,那么这个3000块钱的补贴,一方面让我们消费者受益,同时使我们通过技术创新,通过技术进步,我们节能产品市场的推广,接下来有请徐长明先生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自主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徐长明:从机遇来讲我觉得未来我们自主品牌面临三个大的机遇,第一个机遇是国内市场还有十几年高速发展的时期。第二个机遇是一个国际市场的机遇,我们过去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连续五年时间出口量,连续翻番的增长,从两万辆一直增长到六十多万辆,金融危机以来有所下降,我们判断未来我们的出口还会保持比较好的发展趋势,那么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国内市场,以大市场做依托,只要有国内大市场的国家,都是汽车出口大国,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等都是有国内大市场,同时也是汽车出口大国,第二个是我们快速成长的这些地区,跟我们国家的很多方面同质化,比如购买力的水平,标准法规,包括购买的注视点等等,人均收入水平基本上在四五千美元的国家是大多数,他们的市场高速增长,拉动我们汽车出口就会比较好,国际化已经成为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战略。第三个机遇,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们现在自主品牌的企业和跨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新能源加快发展之后对我们自主品牌应该说是很好的拉动,特别是我们国家最近出台力度相当大,超过任何国家,在新能源汽车上。

所以我们感觉新能源汽车发展,对自主品牌企业也是一个机遇,所以我们未来自主品牌企业应该说面临着三个好的发展机遇。当然也有三个挑战,第一个挑战是低碳环保这些标准越来越高,执行越来越严,这是全世界的共同机制,我们国家也不例外,也加入了碳排放的标准,我们也承诺了。第二个挑战是由于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而且未来还有这么大的市场要增长的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已经转变理念,他们认为在中国成功才能保住他们在世界的位置,去年大众汽车公司在中国的产量超过本土,又会有本田、日产、现代,超过他们本土产量,所以他们对中国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状况下,他们针对产品的研发,就有很多已经跟我们自主品牌开始接触了,在价格上,在产品的性价比方面越来越碰撞。第三个挑战现在汽车行业越来越研究产业链,我们自主品牌在供应商这块,在制造、研发,在销售物流,在二手车的汽车金融整体产业链上的竞争力,合在一起相对来讲比较弱,我们和制造环节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前面的研发零部件的供应这些方面,包括汽车金融等等,整个产业链上来讲,跟合资公司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自主品牌企业面临的三个严峻的挑战,当然我对自主品牌企业还是比较乐观,我觉得机遇会远远大于挑战,最大的机遇来自于我们市场的机遇,市场机遇就给我们自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空间,所以我觉得未来我们国家,一定能成长起五六个强势的自主品牌企业。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讲还是乐观的。

我谈点建议,对自主品牌制造企业有三点建议,第一个是提升质量,稳住价格,消费者买车,大家比较关注的是质量也就是可靠性,性能差一点是没有关系,技术水平差一点也没关系,但是不能开在路上抛锚,不能经常维修,质量和可靠性的概念,所以我觉得我们未来一定要提升质量,但是价格还不能涨,那你就必须有牺牲,牺牲的东西我觉得就是在性能上,第二个是把握两个关键点,从低到高一个一个做。应该保证做一款成功一款,核心关键还是质量。第二个关键点就是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而不是仅仅把别人的产品变成自己的产品,现在真正把别人的技术变成自己的技术,这就是自主创新,这个做得比较少,自主品牌现在做得比较不错,但是自主创新还是不够。第三个建议就是国际化,我觉得必须要把两个市场一起做,因为我们目前有四分之三的市场是被跨国公司战略了,仅仅靠国内市场打天下比较难,把全球适合我们产品的市场也拿来一起做,对政府有两条建议,第一个要把握好标准法规提升,和自主品牌竞争力之间的平衡,如果法规提升太快,对自主品牌的竞争力,应该是有削弱的,今年这一次的3000块钱的节能车的标准提升对合资品牌更加有利一些,对自主品牌相对劣势一些。我觉得我们未来的这种标准法规的提升,这是大趋势,但是要平衡好跟自主品牌之间竞争力。第二个建议,就是建议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实质性的政府采购自主品牌车的,现在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就是我的几点建议,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长明主任,用非常短的时间,通过他的判断,很简短的,通过发展和挑战,他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汽车的机遇大于挑战,同时也说得非常好的建议,接下来有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董建平副秘书长做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自主汽车零部件的发展。

董建平: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来参加这么一个自主品牌的汽车研讨会,一年多过去了,我们的汽车在去年成为了世界产量最大,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今年举办这个展览会,大家会有更多的想法。大会让我在这讲的是自主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我想我们从一个汽车大国,到成为汽车的强国,没有一个强大的零部件产业根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想今天在这里讲讲我的一些观点,不一定对。

首先我想我们为什么要搞自主创新,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汽车产业,我们汽车工业原来是叫汽车工业,走了一条对外开放的一条路子,通过合资,通过引进技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个大家都有目共睹,在产品的数量上和品种上,基本上满足了我们现在汽车市场的需求,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了最大的汽车市场,同时也是最开放的,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是跨国公司的必争之地,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这么巨大的商机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自主品牌能不能占领这个商机,我们是通过引进技术,通过合资把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今天我们是不是还是要通过引进,通过合资来发展汽车产业,我觉得今天我们想合资,想引进技术都有很大的困难。为什么,我们当年买技术的时候,我们汽车产业非常的弱,我们才产几万辆,十几万辆,当时我们可以说是小学生,跨国公司把成熟的产品卖给你,通过合资,到中国来是为了占中国的市场,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市场成长得这么快,我们自主品牌又发展得这么快,我们已经对国外的跨国公司稍微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他就不愿意让自主品牌成为他的竞争对手,所以你现在要去买技术,他是不会卖给你的,尤其是核心技术,所以刚才李刚处长讲的我非常赞同,今天我们汽车产业发展成这样,我们自主品牌发展得这么快,尤其是我们的对外开放政策,我们的竞争又这么充分,市场又这么开放,他为什么要把技术卖给你,培养竞争对手呢?

他现在可以到中国来办企业,零部件他是可以放开了办,零部件企业是没有数量的限制,他可以随便办,他把他的独资企业办到你的家门口,办到你的隔壁,跟你使用同样的资源,同样的人力、土地还优惠,他为什么要把技术卖给你,所以我说今天我们必须要走自主创新的路子,不走自主创新的路子我们就没有出路了。他不会把关键的核心技术卖给你。再一个就是我们自主品牌进步非常大,发展很快,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走过的历程,再看到我们今天的情况,我们当年对汽车的认识非常的浅薄,今天我们对汽车的工业,对汽车整个生产的流程他的规律,我们还没有完全的掌握,或者我们认识的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和差距。实际上我们还处在组装生产的阶段,整个汽车从产品市场调研到汽车的开发实验,最后定型的大批量投产,我们还处在制造的阶段,我们对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尤其对零部件来说更弱了,这次展览会,刚才我去转了一圈,基本都还是整车,没有零部件。

所以我们还基本处于模仿、学习的阶段,还不具备根据市场的需求研发。从市场上看,我们自主品牌占三分之一,而且高端的车基本都是外国品牌,而且零部件也主要以外资的零部件,合资的有大批都是独资的零部件供应商,供给高端车的市场,我们自主品牌利用的可能都是我们自己的零部件,属于稍微低端的,而且有些技术我们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都要采用外资的零部件的技术。包括涉及到节能的,包括排放的,还有安全的,这些零部件基本都是由外国为主导的,或者来垄断的,所以我们有很多的零部件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如果我们在这方面,这方面的技术,尤其在排放法规和节能法规不断日益的非常严格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自主品牌在这方面的技术上没有突破的话,那发展就很难了。技术是买不来的,他是不会卖给你的,所以我们从这方面来说我们也无路可走,我们只有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

零部件很重要,如果零部件的技术跟不上,汽车整车是不会满足这些法律要求的,所以整车对零部件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尤其零部件电子控制化,模块化供应,从这方面如果零部件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整车的创新我认为无从谈起。第二个方面,如何促进我们国家的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一个就是我认为零部件需要整车的拉动,所以零部件和整车双方一定要形成战略的唇齿相依的关系,这方面我们自主品牌做得不是太好。而且我国整车的研发能力不强,对零部件的拉动也根本谈不上。

而且整车它的,我认为功利性比较强,他现在开发的产品马上要投放到市场上的,就要从市场上获取他的收益的,所以他要求零部件的技术是质量百分之百的保证,技术一定要可靠,要有先进性,不能有一点失误,因为他没有修改的余地,没有反复做实验的余地,所以我们现在自主的整车不像国外,他可以生产一代,研发一代,他有时间在那。我们的出来一辆车很快要投放市场,你找个不可靠的零部件他不信任你,他不可能把宝压到你身上,所以这也是属于我们国家整车所处在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我们还发展没有到我们自己有这样的研发能力去开发很多很多的车型,所以随着我们整车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这个问题我想会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步加以解决。

再一个问题,就是创新能力,我认为是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基础上形成的,技术是有连续性的,有承接性的,没有技术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的灵感,现在大家比方我们现在都在搞新能源车,全国各地热火朝天,我认为如果我们对传统汽车还没有真正的理解,还没有掌握他的核心技术,我觉得新能源汽车也搞不好,虽然可能有些东西是革命性的东西,发动机没有了,全部是电池,但是我觉得我们如果忽略了我们对传统汽车的技术掌握,忽然有一天我们突然掌握了电动汽车,就可以把传统汽车抛一边去,我觉得这样想太幼稚了。而且新能源洗车和跨国公司的产品比,我觉得如果我们不注意这方面的技术上的这种,忽略了技术上的承接性,我们估计新能源车也不会好,因为我们的市场是开放的市场,刚才说了补贴,三千块的补贴,那就是外资品牌车的质量好,他很容易就可以达到我们的油耗标准,我们的自主品牌车不行,所以我们的政策不可能是只补贴给中国品牌,不补贴给外资品牌,这方面对我们自主品牌的压力很大,我们一定要把这方面,把技术做好,提升上去。我们不能浮躁,也不能想象我们超进度,一定要踏踏实实的进行技术积累。

还有一个就是处理好模仿和创新的关系,有人认为模仿也是创新,我不是反对模仿,但是我认为模仿的本质上不是创新,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处在一个外观模仿的阶段,核心技术我认为是无法模仿的,尤其是电子技术,你根本就没办法模仿,模仿是可以的,要在模仿的基础上我们要创新,我们要消化他,我们要做实验,要积累,还是要技术积累,要创造自己的核心技术,你稍微做一点改动这个技术就是我的,不是他的核心技术就属于我,如果我们单纯的模仿,今天模仿这个车,明天模仿那个车,这样单纯的模仿,我觉得不叫创新,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青歌大赛一等奖,有些歌手不识谱就是模仿唱歌,我很惊讶,台下都是专家,不识谱,你模仿得再像,你没有自己的,你连谱都不识,你不看谱,你不知道原作曲者的情感,所以你不会有自己的,你只能是像谁谁谁,所以我们的车也是这样,今天模仿奔驰,明天模仿大众,你就不会有自己的东西,模仿是我们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手段,一个过程,通过我们模仿第二轮我们就不要模仿我们要有自己的东西,这就靠我们的实验,靠我们的技术积累,我主要就谈这几个观点,对于零部件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我看主要是靠企业自己当然还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涉及的面很多。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讲得不一定对,请大家提出批评,谢谢。

主持人:谢谢董建平副秘书长,据我所知,董建平副秘书长在汽车行业里面从事了至少有三十年,曾经担任过司局级的领导,他是一个资深的汽车行业专家,他从零部件的自主创新,提示我们汽车工业,汽车整车是基于零部件,同时零部件在创新的时候也离不开整车企业,第一环节我们的演讲重量级的嘉宾就到这里,时间可能稍微的演唱了一点,接下来也会很精彩,下一个演讲的单元有我们的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些经验交流,首先有请东风汽车公司的李绍烛副总经理来做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

李绍烛:题目也稍微改一改,自主汽车发展的挑战,这个主题我觉得非常好,前面听了政府领导还有行业专家的演讲很受启发,我在东风集团里面二十多年的从业经历,搞自主品牌搞了三年,我想结合我的工作实践,谈三个观点,提一个实质性的问题,第一个观点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什么样的状况,现在是一个大的汽车市场和一个大的汽车制造厂,每年产销1300万,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是一个汽车的消费和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一个汽车的强国。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合资合作,产品国产化发展了很多年,当然这个是基于,在过去我们曾经是计划经济没有改革开放之前的发展状态,那么在这种改革,就是市场化,开放就是全球化,这两个前提条件下,看看我们的发展,中国我们有什么优势,两大优势,一个是很大的市场,第二个是非常便宜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生态资源和环境资源,我们就有这两个东西,在国际上有什么优势,一个是先进的技术,充裕的资金资本,所以我把市场、资源、技术和资本这四个称为产业发展的四要素,任何一个产业只要这四要素具备他就可能发展,所以这四要素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提下,中国资源、中国制造,还有全球消费,技术是国际技术,外来技术,中国资源、中国制造,中国消费。那么我们现在面临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自主知识能力不足,自主品牌自有知识产权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结合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合资合作国产化的国家,我现在要提的就是技术自主化,是我们当前发展最重要的关键点,这是我的第一个基本结论。

第二个结论就是未来我们自主汽车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现在全世界都是新能源汽车,我们媒体采访我老问我都是新能源汽车,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自主应该在四个基础方向上去加快发展的速度,我们怎么样在技术自主化的概念上把我们传统车,在节能减排安全方面做得更好,这个还是有的。第二个技术方向就是信息技术,我觉得就是汽车电子技术,包括IT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汽车和人的关系上继续发展的空间依然是巨大的,而在这个方向上,我们中国的自主汽车依然是差距很大,很多的这些电子化的匹配还是外来的。第三个技术方向就是新能源,还有商业模式的变化,取消发动机,全用电的这种模式。第四个就是低成本技术,中国制造是在低成本这个概念上发展的,现在中国的资源已经越来越少,外依度越来越大,我们怎么实现低成本技术。

第三个结论性的观点,我认为确实面临着大好的机会,第一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是一个多元多层的市场,奠定了我们发展最好的机会,第二个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的市场的变化,资源的流动,产业的重组,企业的变革,以及技术的进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对我们国家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这个机会使我们更加容易的获取技术资源,包括人才资源这么一个机遇,所以现在我们看到国家的政策上面也都在出这方面的东西。第三个从政府政策上来说,扩内需调结构促转型的发展过程里面,我觉得政策是比较好的,去年的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二手车市场开阔,等等一系列政策对于扩内需确实起到很大的效益。去年他们一系列的政策,对我们平安度过金融危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再一个就是调结构过程中看到一系列政策,低碳要求,关闭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等等一系列的政策我们也看到。这是我的三个结论。

下面还有一个实质性的问题,也算一个建议,第一点关于对政府,政府怎么实现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促进企业技术自主化,我觉得应该把过去那些招商引资的政策,把产品国产化的政策转化到引进生产,转化到技术自主化这方面,我觉得这很重要。再一个对企业来说,中国的企业还有一个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什么时候我们的知识能力转换成知识产权,这个知识产权能够变成企业的股权,我相信有那么一天,咱们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成果转换成产品,转换成产业化,才能够真正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可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