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大家车网!
城市频道: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杭州 | 宁波 | 南京 | 郑州 | 西安 | 长沙 | 温州 | 金华 | 慈溪 | 舟山 | 台州 |
全部地区
当前位置:大家车网 > 资讯 >行业 > 行业政策 > 韩系车步入拐点尚早 摆正位置亦能大翻身

韩系车步入拐点尚早 摆正位置亦能大翻身

大家车网 2007-06-19 14:37 来源:爱卡汽车 作者:翟元

2.韩系车发展有大机会

  其次,保修期长,也是“韩系车”的“利器”。

  出口到欧美市场的现代、起亚汽车产品,大多有10年或10万英里的质量保证期。在中国合资以后,受利益的驱动,“韩系车”也就“入乡随俗”,在这方面也打了折扣。显然,“韩系车”这部分经验和能量一旦释放,也会具有较大的杀伤力,特别是对自主品牌产品。

  第三,“韩系车”的生产能力远未充分发挥。

  现代-起亚在华合资企业的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00万辆以上,与大众、通用、丰田等合资企业不相上下。在车型方面,伊兰特、凯越(来源于韩国大宇)依然统治着中级车市场;现代-起亚的中小型轿车、SUV、MPV大都引进生产,还有通用在华合资企业引进的从Spark,到凯越,再到景程的韩国大宇大多数车型。因此,“韩系车”的车型还是比较丰富的。

  其实,尽管销量出现下滑,但“韩系车”也是具有卖点的,这也需要开掘,需要发现。比如,尽管受到“地方保护”的质疑,遭到一些有关质量问题的投诉,但是,伊兰特在北京做出租车用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勇气的,也逐渐建立起较好的口碑。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某些企业出于种种考虑,而不敢涉足出租车领域。

共 2 条2/2首页 上一页 12下一页末页

责任编辑: 杨小枫

分享到: